张琼,黄德志
(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2.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后殖民视阈下的巴尔加斯·略萨
张琼1,黄德志2
(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2.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身份”与“后殖民话语”已成为后现代文学批评关注少数族裔作家及其作品的习惯性视点。但西化的思想、流寓的状态和文化的杂糅还不足以对巴尔加斯·略萨的身份盖棺定论,因为后殖民视阈下的他是多重矛盾的结合体:对祖国秘鲁有着坚定的“根”认同情结,却在国愁家恨的无奈中自我流放;出生于社会特权阶层,却拥有社会底层对各种独裁的反抗精神;从反民族主义出发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却因为欧化的教育和思想在创作中使用后殖民话语。
西化;流寓;杂糅;后殖民话语①
秘鲁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在漫长的发展史中由于各种原因,逐渐拥有数量庞大的境外移民和多个种族。20世纪,英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依靠高科技和资本垄断在拉丁美洲形成新的殖民结构。来源于旧殖民体系中的宗主国文化,移民浪潮中的亚洲文化、欧洲文化、非洲黑人文化,本土的印第安土著文化等主要成分被投入拉美这座熔炉冶炼成为一种新的文化。[1](P345)略萨眼中的秘鲁是一个军事独裁、落后、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富人欺凌穷人,贵族蔑视底层,底层之间又恃强凌弱;种族歧视现象普遍;受教育仅是少数人的特权……略萨所构筑的文学空间是以秘鲁为内圆,以拉美为外圆的双层结构,其时素和地素固定了一个秘鲁乃至拉丁美洲近一百余年的历史空间。后殖民理论发展到今天不再仅仅声讨“温文尔雅”的文化殖民,而更多地因为当代不断增加的民族、语言、社会、移民及亚文化的问题而出现多重的边缘,本土化、西化、杂糅和身份的探讨。略萨身上具备着拉美文化的善纳特质,这使得他的书写在具备南美特色的同时又洋溢着世界性。
巴尔加斯家族家道中落前原本属于秘鲁白人社会中的上层,而略萨家族一直门第显赫,因此略萨的早期教育使得他在进入莱昂西奥·普拉多士官学校之前一直以为秘鲁是个只说西班牙语,属于白人中产阶级的国家。略萨对西方存有与生俱来的热望:“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巴黎,因为法国文学在我眼中绚烂无比。我相信,住在巴黎,呼吸着巴尔扎克、司汤达、波德莱尔和普鲁斯特呼吸的空气有助于让我变成一个真正的作家。”[2](P36)略萨在创作实践追求繁复美学、技法多变,这主要受到了福克纳的启发:多角度叙事、多线索并置、时间参照丧失、解构传统的一维直线型。略萨创造性地将电影艺术的画外音技巧引入小说,超越了由逻各斯、二元中心和整体结构所组成的理解的固化框架,这是后现代艺术一直力求的境界。他使小说影视化,除了文本固有的叙事语言还丰富了听觉语言、视觉语言和对白语言。《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是加入影视元素的代表作;《绿房子》是注意了切合点的时空变异(略萨称之为“连通器法”);《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则是并置结构运用的范例……几乎哪两部作品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相同的手法。略萨借鉴意识流、碎片化、立体空间、蒙太奇这些西方文学的先锋派手法,并逐渐在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叙事策略:对话波结构、连通器法、中国式套盒、平行蒙太奇等。如果文本主旨是作品的内心,叙事结构是作品的骨架,情节文字是作品的血肉,那么叙事技巧就是作品的外衣。略萨的作品中总是跳动着让第三世界共鸣的心脏,身披着符合西方审美的外衣,这无疑是他具备的世界性,也是他能轻松走入西方视野的原因。
赴欧洲求学期间,略萨坚持以拉美的社会现实与政治为主题投身职业文学创作。1987年略萨归国正式涉入秘鲁政坛这池浑水。《水中鱼》如实反映了略萨在国策思考上的全盘西化,其实这与秘鲁的发展现状脱离。从某种意义上说,略萨的治国方略与空想社会主义并无轩轾:过度提倡私有化的改革方案是略萨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奢望套用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来改变秘鲁不尽人意的现状,但却由于并不真正了解秘鲁社会,从而没有正确、完全、深入地思考秘鲁经济的客观水平和自身的发展规律,最终将大多数平民的权益置于资产鸿沟的另一边。这直接导致略萨第二轮总统大选失败。秘鲁的现实情况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下,且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印第安人还尚处于刀耕火种的蒙昧状态,而其人口占全国的5%,且有自己的聚居区);教育水平低下,受教育的普及率低,2300多万人口中,一半以上是文盲或半文盲;封建、落后、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频繁的政权更替从未治愈甚至只是缓解秘鲁政治意识上所感染的痼疾(独裁统治和为命是从的长官意识长期存在,奴性在底层人民身上根深蒂固)。他对秘鲁本土社会的认识除了理论上的误区,文化上的疏离,更有感情上的隔膜和对立,反映了后殖民作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3](P20)略萨长期生活在中产阶级家庭,1958年即定居欧洲,他对秘鲁下层百姓的了解用他自己的话说“几乎从零开始”。从踏出国门伊始,略萨在他的祖国已经也必然会沦为“精神贵族”。
如果没有荒唐的士官学校生活和那段放纵而又短暂的小记者生涯,略萨的肉体和意识会一直偏安一隅,那里几乎屏蔽了秘鲁下层社会所有的现实状况。闭塞视听之后,震惊于真实的秘鲁,他选择了口诛笔伐和旅居欧洲。作为后殖民客体中的精英,略萨主动走进西方世界求学而不是留在本土被迫进行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汇、同化或异化。从略萨的家庭出生、所受教育和政治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分别从身份、社会阶层和文学创作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客观定性:他是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政治原因定居欧洲的前政治家;是一位饱受西方教育的秘鲁原住民和西班牙殖民者后裔;是一位有着治国抱负的秘鲁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是一位饱含乡愁国爱的流寓作家。这三重身份使得西方评论界早于1994年就有专著将其纳入到后现代作家之列。[4](P239)
近十年来后殖民主义批评大有把所有流寓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少数族裔的获得者收入囊中之势,流散理论中的国籍、种族、文化、身份等概念必须在跨民族的背景下加以研究。流寓文学的跨文化、跨国界、跨种族色彩无意间迎合了世界文明多元、融合、互文、模仿、杂糅的总体趋势。当普世化的约定俗成开始自我解构时,文化的同质化也就露出了裂痕,受到肯定的异质性不再被扭曲、统一成固定、独特的主体形式出现,而是被视为以各种被语境化的身份在流动。[5](P81)流寓文学依据成因分为被奴役者的流散、民族流亡、作品为政治环境所不容被迫长期寓居海外三种。略萨于1963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城市与狗》为他奠定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很快就有超过二十几种语言的译本在世界各地出版,但也很快被秘鲁军政府当局查禁,逾千册的作品曾被堆积在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的广场上焚毁。略萨从留学到政治出走都为自己的写作和作品出版寻求到稳定的环境。政治生涯中的失败句点使得他在欧洲的旅居变为定居,国籍一栏由“秘鲁”变为“秘鲁和西班牙”。略萨的自我放逐使他超越了单一的审视世界与自身的视角。
流寓作家不论身处何处总是执着于激扬文字,追溯历史,批判黑暗。相较于对艺术手法的不断革新,他们在二战后的创作主题则更为默契地保持着一种共鸣:揭露后殖民本质,客观再现二战的惨绝人寰,书写本土女性境遇,思考国家现状和民族出路……满怀着后现代主义解构意愿的流寓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却秉承着现实主义的镜像原则和反映现实的意图。作为他者世界中的公共知识分子,不可否认,欧风美雨的洗礼对略萨的影响深刻,但却无法改变他创作的原动力——略萨“根”意识中本能产生的爱国关切:
我觉得在我和秘鲁人之间有某种无论好坏——特别是坏——似乎把我和他们以一种难以割断的方式捆在一起的东西……我时时刻刻都把秘鲁记在心头,无论我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它都是折磨我的常在原因。我无法摆脱秘鲁:它不是叫我生气,就是叫我伤心往往是既生气又伤心。[6](P57~58)
家国之间,去留之时,在拥有流寓作家共性的同时,他还保有自己的特点:作为自我离散的移民作家,他非常关注秘鲁乃至整个拉美,对根的认同从不游离。他很自然而然地融入西方社会,但没有任何活跃的社会行为,没有强烈的身份诉求,单纯只是为在国外找到栖身之所,然后继续书写秘鲁、书写拉丁美洲。
“文化杂糅”理论的创始人霍米·巴巴认为“文化认同不是凝固的(fixed),而是流动的(performative),对差异(difference)的解读应该是复杂的不断行进中的(on-going)的对话行为(negotiation)。对话打开一片罅隙性空间(interstitial space),打开了文化混杂(cultural hybridity)的可能性,反对本质主义的身份观。”[7](P183~201)罅隙性空间似乎是为那些像略萨一样自愿或被迫流寓的学者专门打开的缺口,这个缺口处于萨义德所说的东西之间,通往他们向往的“先进”的一端,又依然连接着在他们心中“落后”的母体。在两极徘徊的过程中,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充当了传播或交汇两极文化的载体。
略萨出生于基督教表征的殖民者文化与本土传统宗教表征的被殖民者文化混杂的情境中。他所接受的教育也体现着混杂性,本土文化和外来欧洲文化在其受教育的过程中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成长的文化语境既有传统元素,又有殖民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有后殖民特征,这种混杂性往往催生出新的文化身份。他作为本土特权阶层对前宗主国和西方中心的语言与文化有着深刻的认同感,但作为正义且极具反抗精神的知识分子对于不论何种殖民中所出现的压迫和剥削有着本能的反感和抵制情绪,所以字里行间也会出现对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批判锋芒。对帝国宰制下的“中心”话语或思维进行模仿,同时反殖民话语又因为爱国情感与生俱来。在《绿房子》中的这种话语或思维的碰撞是略萨创作的矛盾所在,更是文化杂糅的实证:略萨抨击德聂瓦小镇传教所对土著孩子的强制教育是属于反对内部殖民范畴的。但是他不经意地多次对印第安土著及其语言使用了非人化的描述。作为殖民主义的批判主体略萨拥有看透后殖民本质的见地,但中心世界的多年教育又决定他无法真正使用被压迫者的语言发声。当他站在第三世界“边缘”言说时总要不可避免地混合一点来自“中心”的杂音。
西化的民族观反而使略萨更从容地对待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他内心和笔端的交汇。尽管略萨的生活、信仰、思想甚至语言都被欧化,但秘鲁和拉丁美洲那鲜活的集体历史在他的内心和作品中从不会终止于零。略萨的模仿不是单一的同质性建构,而是蕴含了双向解构的运作过程。略萨在巴黎没有客居异乡的孤独感,因为他就是在那时陆续结交了或侨居或旅行于巴黎的阿斯图里亚斯、博尔赫斯、卡彭铁尔、富恩特斯、马尔克斯和科塔萨尔等拉丁美洲小说家。他们把酒论政治,文学诉衷肠,彼此砒砺支持,后来共同成就了“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他的西化和本土化在每个时期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只不过是程度的变化而已。更进一步地说,略萨的创作虽然始于对欧美文学能动性地认同和模仿,却终于殊途同归地杂糅和多元化。略萨的“流动”打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所规定的疆界,有助于他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主义的时代徜徉。反民族主义的思想使他灵活地选择和穿梭于本土与西方、现代与传统、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两极关系之间。略萨从不避讳去承认自己对西方文化的渴求:
我当时贪婪地、以不断增强着的敬佩之情阅读着一系列作家们的作品,其中有亨利·米勒、乔伊斯、海明威、普鲁斯特、马尔罗、塞利纳、博尔赫斯,特别是福克纳等人的作品……福克纳对我来说,是第一流的作家。每当我重读他的作品之时,我都愈加相信,他的作品是个“小说写作技巧大全”。[2]
同时他也骄傲地谈及世界和本土对拉丁美洲文学的认可——在50年代,拉美人喜欢阅读欧美作品,本土作家几乎无人问津,而现在拉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认可。
发轫于“消解中心”、“杂糅”等理论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发展至今,“流亡”正在逐步失去其早先的政治批判意义,不再仅仅意味着战争与殖民所造成的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也不再仅仅指涉政治、经济或个人因素所造成的移民,而是涵盖了真实与隐喻的双重情境。国力间的此消彼长、文化的流行元素和人的多方面真实需求成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移民的指挥棒。“流散”成为世界性统一进程的初级状态。这个状态诚如略萨所乐见的,要消除了民族或国家的界限,使得“根”文化不再拘泥于实物形式,真正上升到精神需求的境界。日益发达的交通和逐步融合的文化填补了疆域之间、形式之间、家国之间及语言文化之间的鸿沟。于是,“那些知识分子可以不会轻易被某个政府或某个集团收买,因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认为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是要去代表所有那些经常被遗忘、被侵权或弃置不顾的群体,大胆地提出那个群体不敢提出的议题”。[8](P48~49)略萨拥有这样的正义、果敢和反抗精神。这位从思想深处接受西方的教育、经济、政治体制的民主斗士,当他身处于想投注一腔热血的祖国时,精神世界中的流散身份却赋予他更加真切的孤独感。于是他立于秘鲁政治的局外和西方世界的边缘,用今天欧美所谓的主流文化来思考土著、女权、独裁、暴力革命、秘鲁现代化和西式民主等问题,积极推进拉丁美洲现代文学的发展。
[1]郝名玮,徐世澄.拉丁美洲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水石译 .献给阅读与虚构的赞辞——略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J].蓝弩文艺(电子期刊),2011(2).http://www.lanoo.cc
[3]周明燕.从略萨看后殖民作家与本土文化的疏离[J].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M. Keith Booker, Vargas Llosa Among the Postmodernists[M].Florida: Florida University Press, 1994.
[5][加]琳达·哈琴著,李扬、李锋译.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赵德明译.水中鱼[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
[7]Bhabha· Homi, Between Identities:Migration and Identity, Trans. Ed. Rina Benmayor and Andor Skotn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4.
[8] [美] 萨伊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M].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7.
I054
A
1004-7077(2013)06-0047-04
2013-10-19
本文是2011年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基金项目(编号:CXLX11—0901)、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BZW112)、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0YJC751034)的阶段性成果。
张琼(1982-),女,江苏宿迁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黄德志(1970-),男,江苏丰县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
张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