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特色“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探析

2013-01-31 09:05唐秋根徐旭珊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内容德育

唐秋根,徐旭珊



构建高职特色“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探析

唐秋根,徐旭珊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与艺术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构建高职特色“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是适应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大德育教育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内容上,要重新整合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七大教学内容模块,遴选核心教学内容组织编写特色教材;具体实施上,需要整合教师队伍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从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其教学效果。

大德育;课程体系;高职特色;整合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中国大陆任何一所高校都必须牢固树立的基本理念,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承载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就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设置问题,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中宣部、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2005年联合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规范,学术界称之为“98方案”和“05方案”。

“05 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思政课建设在理顺管理体制、强化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更为突出。

一、高职院校现有思政理论课存在的弊端

1. 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体系相同,教学内容千篇一律

虽然,高职高专的课程只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门。除《形势与政策》外,其余两门主干课程,全国都统一使用一本教材。从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方面的要求看,高职高专与本科基本相同。

2.高校德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过高,偏离实际问题明显

现有的德育目标,过分重视国家政治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被教育者作为社会个体的道德需要,更多地重视人才的思想政治方向,而忽视了学生时代的人格发展、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专业人才及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道德需要。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及生源的素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政治素养、较高职业素养的职业人,不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不是一个研究政治理论的“学者”。此外,如今的大学生已经是“90后”,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不全是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道理”说得通的,理论课不仅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更要贴近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高职特色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管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理念上,还是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实际改革上都出现了颠覆性的变革。作为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也应该在教学模式、内容、手段等方面,充分应用这一变革的成果: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有反映“企业文化进课堂、工业文明进校园”的职业素养、职业伦理教学模块;在教学环节上,应该延伸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厂矿、车间等职场环境中;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具有高职特色教学法得到充分的运用。

4.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时间、内容上无法满足“大德育”的教育要求

大德育是针对狭义德育而言的。大德育是指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包括思想(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大德育应具有下列四个特征:一是德育覆盖的全面性。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活动。二是全员参加的德育。需要师生员工及各部门的广泛参与。三是全过程的德育。从学生的入学、学习到毕业,走入社会,都应该坚持“系统道德教育”。四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通过各种道德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是德育的基本方法。

然而,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除了《形势与政策》象征性地贯穿大学生涯全过程以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基本上只在大一阶段就完成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普遍开设职业指导、心理健康、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与伦理等各种课程,既出现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又挤占有限的教学资源。

二、高职特色“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体系内容的构建

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改革,不只是需要研究和解决课程与学科的对应关系问题,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新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建立问题,以及广大教师对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适应性问题,等等。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已经成功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构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笔者认为,对原有的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进行解构,并结合其他“大德育”教学内容,重构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该“整合式”的课程体系包含七大教学内容模块。

1.新生教育。主要包括国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校规校纪校史教育等。

2.养成教育。主要包括文明修身养成、理论素养养成、学风养成、读书习惯养成、安全与健康意识养成等教育实践内容。

3.企业文化与职业伦理教育。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认同感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等。

4.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挫折教育、生命教育、恋爱婚姻观教育、感恩教育、劳动观教育、网络教育等。

5.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党团员先进性教育等。

6.社会适应教育。主要包括生涯规划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创业教育、成才与就业、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等。

7.形势与政策教育。

以上七个模块的整合,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问题,而且通过梳理与重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不同课程因在内容上大量交叉与重复而造成学校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的时间浪费问题,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构建新课程体系难题与破解的关键

1.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需要严格论证。目前,除《形势与政策》课全程开设之外,其他两门课程只是在新生一年级开设。而按照新的“整合式”教学内容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涵盖三年时间,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开课时间是个难题。同时,哪些内容要放在大一、哪些在大二、大三讲授,也需要谨慎处理并加以论证。

笔者认为,构建新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要打散原有的三门课程的学科界限,按照学生由“新生——毕业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重新取舍并构建新的教学内容模块,形成“整合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新的教学内容,使新的教学体系更具高职特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教师队伍搭建与整合的问题。从“大思政”或“大德育”的角度来说,职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学内容涉及到其他部门的职能划分。在我院实际工作中,这三大内容分属于公共教学部、学生处、招就办和保卫部门管辖。今后,要把研究成果付诸行动,必然要涉及到这几个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

由于“整合式”教学体系涵盖的面比较广泛,单纯靠思政课老师来进行授课,肯定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基本需要。因此,要大量吸收辅导员、政工干部、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

为此,笔者认为,应该把职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安全教育的实际工作与理论教学进行分离,但凡实务性的工作,由学生处等管理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各司其责;而涉及到这些理论教学工作,由学院的“思政部”来统筹管理,具体包括教师队伍的遴选与认定、培训与考核等等。确保“整合式”课程体系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实施,也确保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教学质量。

三、如何有效实施高职特色“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有学者曾经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改革上要主动适应两个转变:一是教学主体的转变。要从以教师为主体思考问题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思考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根据学生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二是教学模式的转变。要由以往专业理论知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为主的模式朝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过渡。

笔者认为,有效实施高职特色“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1.遴选核心教学内容并组织编写特色教材

邓小平曾经精辟地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内容较为繁多,哪些该重点讲,哪些要略讲甚至不讲,应该要根据学生的思想、思维及学习、生活实际来作研判和选择。因此,在学生深入地调查研究,摸清学生的内心思想实际。之后,通过召开集体备课会或研讨交流会等形式广泛地征求意见建议,厘清教学核心内容,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编写系列特色教材并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2.开展形式多样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要使“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实施更富有实效性,就必须形成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和讲座、社团活动指导等多层次施教平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展包括大课堂主题讨论课、读书活动、网络教学、师生对话、课外沙龙、组织理论学习兴趣小组等全方位式的教学;尤其是将实践教育教学纳入教学环节,把“整合式”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教学立体化的模式。

构建高职特色“整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从理论上说,是对高校“大思政”、“大德育”思想及其工作体系的进一步探索,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的有益探索,尤其是能结合高职实际,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运用到理论课的改革中。从实践上看,该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必将在实际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意义重大。首先,该课程教学体系能够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思维及学习、生活实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解决学生的思想、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其次,该课程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需要,而且能够延伸到就业及职业成长需要,甚至能够惠及终身;第三,该课程教学体系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和时间安排,由三门课整合成一门,由一学年延伸到三学年,在课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大大丰富,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1] 大德育. 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8LrbZW8PsiBce1Jehwsm4oQ1AKl9VhJtRiTzTdGiiaT CRiVohvEw0A3nOoL9BlgX1VR6IoqRkoCH4bjTXPcfK.

[2] 杨瑞森. 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5):25-30.

[3] 张峨建.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2):175-177.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egrat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System

TANG Qiu-gen,XU Xu-sha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ijian, 363000, China)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egrat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system is adapted to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big mo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teaching system, in content, to re-integrate to develop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seven teaching content module, the core 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 specialty organizations to prepare teaching material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he need to integrate teachers and related functions departments,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thus enri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tent, and enhance thei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Great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egrated

G718.5

A

1673-1417(2013)03-0066-05

2013-07-15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科研课题(ZZY1118)

唐秋根(1969—),男,福建龙海人,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科研工作。

(责任编辑:马圳炜)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内容德育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