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赛梅
空故纳万境——论唐诗的空白艺术
伊赛梅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漳州分校,福建 漳州 363000)
“空白”是我国古典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内涵极其丰富。唐诗中运用空白艺术的作品非常多,主要有空灵的意境、虚淡的画面、语义的含蓄、结构的缺省等几种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唐诗;空白艺术;内涵;表现;美学价值
“空白”在我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空白”艺术是诗人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唐诗中的“空白”艺术就像绘画上的留白、音乐中的休止符,别有一番蕴味。严羽的《沧浪诗话》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1]其实何止是盛唐诗,在唐诗中运用空白艺术的作品比比皆是。
“空白”本是绘画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作画时,不将整幅画面涂满,而是留下一定的空间,以“空”寓“象”,从而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而唐诗作品中的“空白”,是指诗中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而是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去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内容、思想及情感;它渊源于道家哲学,吸收了魏晋玄学的“贵无”思想,融汇了佛教禅宗的“空”观,并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空白即指不着笔墨处。就是以最少的笔墨从侧面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如李白的《将发》,在众多辞乡将行的景物中,不写家人、乡景,只写了两个细节:“秋白遥遥空,月满门前路。”令人感到吃惊的是,那些没有写出的愁绪和情思,我们反而能够十分强烈的感受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诗人只不过就眼前景物略施点染,“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已悠然不尽。
其次,空白代表自由的审美空间。唐诗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往往通过创造空白,突破有限而生成无比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含蓄蕴藉,给人难以言传的审美体验。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只有一位泪流满面的老者在苍野中呼喊,其余一片寂静和空无,而那种具有强烈震撼力的艺术境界,正是源于“空白”的艺术效果。
再次,空白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即追求一种自发自由的生活态度,一种平凡闲适的生活趣味,追求一种心灵上的超越。禅宗“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以及“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空灵隽美的意境给仕途坎坷、人生际遇苦痛的诗人心灵以美的享受和安慰,成为其孤独痛苦中的寄托。在禅宗顿悟的最高境界中,世界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存在物,时间和空间都静止了,呈现出超越一切后的澈明境界。但是,这个“空”不是死气沉沉的空寂,而是充满了灵气和动荡,生命的气韵环绕其中。所以,空更是诗人追求的一种高妙的境界。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2]水穷尽处,自然也就是深山空寂无人处,人无意而至此,云无心而出岫。诗中富有象征性和暗示性的语言指向一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悠然、空寂的境界,让读者心领神会,恍若置身禅家的最高境界。[3]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正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
创造“空白”是唐代诗人们孜孜以求的艺术理想。围绕这一审美理想,诗人们往往采取多种方法来追求实现“空白”的艺术效果。
空白是创造意境的一种方式。意境的解读则需要广阔的想象空间。诗人心境空明,所以往往能以虚运实,在飘渺虚空之中见出生命绸缪往复、优游徘徊,从而使诗歌具有空灵淡远的意境。[4]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
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空旷的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改革失败后处境孤独的写照,而周围荒凉空阔,万籁寂静的意象,更突显了渔翁“绝”、“灭”沉寂后的抑郁与苦闷;空灵渺远的江面似乎展示了一片虚空,但是空明中有一点觉心,容纳万境。在这虚空中,诗歌的意境极大地扩展、伸延,映照出诗人洁净畅达、纯净空明,无限空阔的精神境界,诗人用平静淡泊之心来消解各种人生遭际,俯仰天地而后回归自我,在自我胸怀中包容天地。诗中意象意境和主体情感均超越自身而升华,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由舒畅境界。
盛唐诗人常建游览江苏常熟虞山脚下的破山寺,写下了游览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2]
诗人惊叹、陶醉于破山寺幽静美妙的环境,只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清清的水潭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此时,古寺万籁俱寂,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那回荡在寂静山林中的阵阵的钟磬之音,更加使人感到了禅院生活的宁静幽寂。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说的奥妙,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愉悦的境界。“空”字乃此篇关键,惟心境空灵,方可赏玩世间万象;惟性空入定,方能领悟钟磬禅意;惟虚以待物,澄怀味象,才能写出这样意境优美而又兴味盎然的作品。此篇在唐代传颂一时,宋代欧阳修欲仿效 “曲径”两句,竟不能得,以为憾事。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也是正面表现空灵冲淡境界的极好例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
作者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深远幽静、云雾杳渺的景象,呈现出一幅空灵悠远的意境。云雾杳渺,已让人感到一片迷茫,一个“不知处”,更把寻访者强烈的欲望扭曲截断,推入那深邃莫测的云山雾海之中,只留下寻访者深深的怅惘之情。
唐代诗人很喜欢直接把白云、空山、青冥、苍天等自然意象引入诗歌当中,使诗歌呈现出一幅悠远虚淡的画面。李白诗歌中更是大量运用白日、浮云、碧空这一类空阔高远的自然意象构成画面。如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
诗人以绚丽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略加点染,呈现出一幅意境辽远、情思绵绵,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友送别画卷,整个画幅苍茫空阔、深邃浩荡。
诗人目送一片孤帆载着朋友顺流东去,渐行渐远,帆影逐渐模糊,终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之际消失。而诗人却仍旧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往之中,寄寓了诗人多少惜别之情啊!友人已不可见,惟有一江春水无语东流,浩浩潸潸流向远远的天边。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诗外的一片空白,一片云水茫茫的空白,也将读者的想象引向无限宽广、深远的浑茫世界。谁能说这是单纯的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深情,李白对扬州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往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这里“无言恰是尽言”,空白却是充实,不言情而情自溢。
王维也是运用空白艺术的高手。如《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2]
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特别是中间两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画面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5]“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水的流长邈远,江势的浩瀚空阔,从而生成了无比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在有限中寓无限,使诗歌如弦上之音、余音袅袅。诗人着墨极淡,画面却气韵生动。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历来为人们所激赏。颈联忽起动势,乍然波翻浪涌,“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磅礴的水势。诗人笔法飘逸流动,用心于虚、虚中有实,读者自然会从“空白”之中感受到无比丰赡充实的具象,追求一种高远的意境和情趣。
崔颢的《黄鹤楼》也是一首备受推崇的律诗破格之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
诗人登上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无限惆怅。“不复返”,更是蕴含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喟叹。“白云”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烟波飘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乡愁!末句写江上实景,虽未用空、白、虚、无之类的字眼,但“烟波江上”四字,却同样给我们呈现出一片暮霭沉沉、水波浩渺的虚淡画面。“白云千载”是虚中之虚,“烟波江上”是实中之虚。前句谓天人阻隔,怅惘不已,反形出天地的空旷悠久;后句谓客居他乡,归思难收,正推出乡关的渺茫虚无。本篇一气呵成而意境深远,堪称空前绝后。故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三》中击节赞道:“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唐诗讲究含蓄。诗的空白带来了诗的含蓄美,诗的含蓄美离不开诗的空白。空白造成了理解上的不定性和理解的难度,既指视觉形象、艺术结构的形式空白,又有寓寄的、情感的、意境的内容空白。
我们来看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2]
诗人由绮丽而哀怨的锦瑟发端起兴,引出年华之思,然后依次展现庄生梦蝶、杜鹃啼春、沧海珠泪、蓝田玉烟等一幅幅色彩绚烂光怪陆离的画面,有如梦境中若隐若现、刹那即灭的幻境,尾联则写如梦初醒,归结为一片怅惘之情。此诗用典多而含义模糊,又无一处透露点滴信息。全诗具体写的是什么?主题是什么?寓意为何?读者似乎领悟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获得。诗的意境与诗人的企恋一样的悠远朦胧,可望而不可即,欲求而难遂。所以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就连诗人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也感慨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许多诗论者说李商隐的诗有三境:诗人意境、诗歌意境、读者意境,不仅具有诗的潜信息,更具有“象外”的朦胧性。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2]这是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之一,此诗被称作古诗中的 “意识流”。首联写昨夜,次联却回到了今夕。颈联又写对对方处境的想象,尾联则再回到自身。诗中时空次序混乱,意象错综跳跃,实境虚写,虚境实写,使得这首无题诗显得扑朔迷离,读者也感到困惑不已。其实,随着这意识在空白中的流动,人们在困惑之中不就逐渐领悟到诗人对一度春风、旋成间隔的意中人深切的怀念之情了吗?
还有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2]此诗也是极为意蕴深长。寥落的行宫里,宫花开得火红、绚烂、热闹,却没有人观赏,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白头宫女,她们寂寞,无所事事,玄宗成为闲话的对象。她们说着玄宗什么呢?思念还是埋怨?回忆还是企盼?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了,但是那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淡淡的哀愁却深深把我们笼罩住了。唐代司空图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概括“空白”这种艺术的高格与极致。
有一些唐诗是通过诗人的艺术剪辑,故意删掉一些连续画面,在内容上大跨度跳跃,造成画面的省略与空缺。诗人往往运用跳跃性的语言,将一些场景或动作隐去,形成大段空白,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体味。
如前面提到的《寻隐者不遇》,诗人记录的是寻隐者与童子的一段对话,本该有问有答,但作者却将问话省略了,寓问于答,我们只能从童子的答语中逆推作者的问话,空缺处需要我们在阅读欣赏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去填充。如果说,《寻隐者不遇》还是有问有答,只不过将问话省略造成空白,那么,崔颢的《长干曲》其一则恰恰相反,有问而无答: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2]
这是一个攀谈问话的情节,就像一场独幕剧。寥寥四句,急口遥问,状出女子天真无邪而又情韵无限的心理,恍如画境。但认真咀嚼,却觉意味深长,余味无穷。此诗开篇就写女子的问话:“君家何处住?”在讲究礼法的古代社会,一妙龄女子主动发问,显然太过大胆率直了。接下来本该写小伙子的答话,但诗人却把答话剪辑掉了,留给读者一个空白,需读者展开想象去填充:或许小伙子回答了,或许水乡姑娘性格爽快又天真无邪,还未等对方答话就自报家门:“妾住在横塘。”读者都明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一般姑娘家的是不应该轻易把自己的年龄居处告诉陌生人的。作者这样写,用意有二:一是表现水乡姑娘的纯真无邪,二是透露了姑娘急于介绍自己的潜意识。正是“既问君家,更言妾家,情网遂凭虚而下矣”。又或许小伙子答完又反问一句,你问这个做什么?这就自然引出后两句姑娘的解释。当然,这只是我们根据空白想象出来的情形。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姑娘在大胆发问又主动介绍后,觉得自己有些唐突,怕对方误解,赶紧解释说,自己只不过是随便问问,看是否是同乡,绝无他意。猛一看,姑娘这样解释合情合理,既掩饰了她的羞涩,又表现了她的狡黠。但细加推究,就不难看出姑娘内心的秘密,只是姑娘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诗中剪辑省略形成的空白,反而产生了比充实拥挤的画面更神妙的表现效果。所以王夫之评此诗“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何处住’云,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
还有王维《终南山》一诗的尾联“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也是意蕴无穷。诗人游览山水,日暮时才下山,打算借宿一宿,隔水向樵夫询问,问什么呢,作者却戛然而止了。这样写看似突兀,但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艺术空白。樵夫是忙于砍他的柴呢,还是回答了作者的问话?樵夫是有口无心地随便答,还是热心殷勤的仔细答?甚至是自己当向导?“隔水”是指深涧大沟还是潺潺小溪?诗人是扯开嗓子问还是抱拳施礼文雅的问?其妙处全在设一“问”字,读者的想象力才可以在这宽敞空旷中寻幽探胜,流连忘返。
“空白”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介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既是艺术创作追求的美学境界,也是欣赏接受追求的重要内容。
诗人们总是力图把客观世界和自己的审美感受表现或再现得尽善尽美、淋漓尽致,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艺术和世界,总是存在着长长的一段距离。怎样缩短这种距离?或者说,怎样超越这种距离?唐代的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的“用晦”主张。认为诗歌贵在言近旨远,辞浅义深。唐代的皎然在《诗式》中更是道出“寄意于言外”的极致,“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因此,诗人在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时,就采取“以少总多”的方法,抓住生活中最富有包孕性的一点进行着力刻划。在创作激情汹涌而来的时候,诗人们开始学会节制。他们不再絮絮叨叨,清澈见底。在最需要尽情描摹的时候,他们别出心裁,只留下些许虚实合度又意味深长的空白。这些空白,足以包容任何纷呈的想象;这些空白,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的作品的意义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完成。”[6]比如《江雪》中的老翁究竟在钓什么?他可能在钓鱼,这是最浅层的看法;也可能在钓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是也有可能是在钓“趣”,这是一种别样的趣味,让人涵咏不尽。
艺术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不确定的背景,客观上增加了鉴赏的难度,但也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审美的趣味性。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诱发读者的审美再创造。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审美潜能蕴藏在空白之中。一首伟大的诗,必留下含义无穷的空白。在鉴赏过程中,读者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空白中驰骋自己的想象,赋予诗歌无穷的意义,由此感悟生命的真谛,享受一份属于自己的审美愉悦。一部作品包含的空白越多,审美价值越高,并且越能激发和调动读者阅读和参与创造的积极性。[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也会在自己的再创造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并延长着作品的生命。如唐朝诗人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枝上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2]这里的“停针不语”营造了一种“空白”效果,“不语”之中,自有无尽的潜台词,她在默默地想些什么?“停针不语”中好像时间停滞了,我们仿佛听见那沉重的叹息敲打着地面,仿佛看见一个含羞带怨的少女伤春的情思。这样的一种“空白”是一个立体的、幽深的,让读者欲罢不能的审美想象空间。
总之,唐诗是最善于留白的。正因为有了“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等诸多的空白,它才激发读者对作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不断的创造,从而获得一种不断超越、不断发现的惊异和乐趣,它使唐诗成为真正的经典,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1] 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 [清]彭定求.全唐诗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梁兆卫.空白与中国艺术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 黎德锐.论诗歌的“空白”艺术及“张力”效应[J].名作欣赏,2008,3.
[5]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6] [捷克]亚伯·恰彼克.惠特曼评传[M].黄雨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7] 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Art of Vacancy in Tang Poetry
YI Sai-mei
(Fujian Radio & TV University,Zhangzhou Branch, 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Art of vacancy” was a very important category in Chinese classical art. The expression of its intention was very rich. There were a lot of poems in which the poets applied the art of vacancy. There were several forms which mainly included graceful artistic conception, indistinct appearance of pictures,implicit semantic meaning,incomplete structure,and so on, All of them have very high value of aesthetics today.
Tang poetry; Art of vacancy; Intention; Expression; Value of aesthetics
I207.22
A
1673-1417(2013)01-0046-06
2013-01-14
伊赛梅(1972—),女,福建宁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马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