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丽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中医院,濮阳457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刘瑞丽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中医院,濮阳457300)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西医主要采用化疗的治疗方法,但副作用较大。中医辨证施治,调理患者整体功能以缓解症状,作用虽慢,但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中西医结合疗法;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1]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侵润其他组织器官,而正常造血受抑制。本病可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白血病(acute leucemia,AL)和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CL)两大类,又可依细胞类型分为淋巴细胞性、骨髓细胞性、粒细胞性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白血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男性患者较女性多。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统计,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30万,死亡人数约22万,高居致命恶性肿瘤第九位。白血病的发病率在中国为2.76/10万,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但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居第一位,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化学因素、遗传因素有关。目前,西医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急性骨髓细胞性白血病治疗分为4~5期,每期约5~10 d,所用化疗药物药性较重,因此,出现的副作用亦较大,每期化疗相隔4~5周,整个疗程需时约4~6个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方案不同,整个疗程约需两年时间,首5周的缓解期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联合化疗药物在短期内把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接着4周的加强期用强烈化疗药物以进一步消灭潜伏在体内的白血病细胞,然后开始9周的巩固期的化疗药物治疗,此后开始另一个循环8周的加强期的强化治疗,整个重药治疗过程为期约7个月,最后便是余下的17个月轻药治疗[2]。该法能快速杀灭癌细胞,针对性强,作用明显,但副作用也较明显,会降低机体免疫力。
中医辨证施治,调理患者整体功能以缓解症状,作用虽慢,但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若能将中、西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定能提高疗效。
常晓慧[3]等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复方黄黛片和羟基脲联合治疗。发现接受羟基脲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的患者舌微循环改善明显,骨髓超微结构中出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而且还发现微循环状态良好的患者往往对化疗的耐受性更强。其中复方黄黛片是以雄黄、丹参为主要成分的纯中药制剂。现代研究表明,雄黄具有明确的抗白血病效应,机制与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密切相关[4-5];丹参具有祛瘀生血的功效,具有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提高常压和低压情况下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加快微循环血液流通和增加毛细血管网等作用,并能抑制凝血、激活纤溶。其机制可能与丹参影响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酶活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有关[6]。
高宏等[7]对化疗期急性白血病脾胃虚弱型的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配以健脾和胃的中药辅之如香砂四君子汤,经临床观察,以中药配合化疗,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也较单纯西医治疗者有明显减轻,尤其是许多患者未经输血,血红蛋白亦可维持在一定水平,个别血红蛋白低于50g/L的重度贫血者,其自觉症状的生理功能亦无明显改变,其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者。
张兴成[8]等在高强度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明显提高了患者的CR率和长期存活率,但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我们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养血、滋肾填精为主的中药,方中人参、枸杞子不仅具有保护和刺激骨髓再生功能,而且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抑制肿瘤生长作用;配伍生熟地黄、黄芪、当归、天冬、白术具有协同作用,可使化疗后机体气血阴阳得以平衡,脾健肾壮。明显缩短了骨髓抑制期,白细胞和血小板回升时间缩短,患者感染率和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扶正中药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对人体的NK细胞、T细胞亚群、LaK细胞、巨噬细胞有调节作用,可使机体产生干扰素、IL-2、TNF等起到主动免疫作用;对抗癌基因有促进作用,对癌基因有抑制作用。健脾益气中药有类似细胞毒药物作用,可破坏肿瘤细胞内的DNA结构,而补肾中药有诱导幼稚细胞分化成熟的作用;具有健脾、补肾、解毒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白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青黛、大青叶等,均可通过降低白血病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善膜结构及功能,逆转白血病细胞膜上的P-170表达,防治多药耐药的发生。补阳药淫羊藿能提高巨噬细胞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补阴药女贞子、枸杞子有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和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祛邪药白花蛇舌草、鱼腥草有提高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抗癌中药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为君药,能迅速杀灭白血病细胞;减少化疗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在维持治疗期还可持续杀灭残存的白血病细胞,使其不易复发或急变。
多年临床研究均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优于单纯化疗。在临床治疗时,根据不同化疗阶段及患者的不同证型,分别使用不同中药。如果将辨病与辨证相联系,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可望取得更好的疗效。但单用中药疗效欠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极大提高存活率,降低复发率。在化疗期间配合中药,以升提白细胞、血小板,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感染、止血的功能;在化疗缓解期使用中医药,可以促进人体各功能的恢复,同时巩固化疗的效果,延缓下一次化疗时间。众多例证说明,中药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是科学的、综合的,为现代肿瘤病学治疗提供了可依的新思路,给新药研制提供了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必由之路,将两者有机结合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为临床观察,回顾性总结等初级阶段,前瞻性研究较少,多数临床资料缺乏对照组及客观指标,应把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全面系统的实验研究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3.
[2]曹志成.白血病的综合治疗与新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8):1051-1054.
[3]常晓慧,魏艾红,刘晓宇,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舌微循环及骨髓超微结构变化[J].微循环学,2011,21(1):12-14.
[4]张晨,黄世林,向阳.雄黄对raji细胞凋亡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50-51.
[5]张晨,黄世林,向阳,等.雄黄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的促凋亡作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1):42-43.
[6]付辛芳,刘晓红.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6,15(1):76-77.
[7]高宏,霍河水,杨文华,等.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对急性白血病脾胃虚弱型患者化疗期的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946-1947.
[8]张兴成,史良荣,丁永昌,等.中西医结合对白血病化疗后血象恢复的影响[J].中原医刊,2005,32(16):28-2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9.102
1672-2779(2013)-09-0161-02
张文娟
20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