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杰
(贵州省黔西桦晨医院,黔西5515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饮酒和高脂类饮食的增加,胰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胰腺炎是病情相对凶险、并发症多的胰腺疾病,可并发脏器功能衰竭。本病以发病快、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 “杀手”。我院采用抑肽酶结合中药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自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 “急性胰腺炎”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抑肽酶结合大承气汤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1岁;对照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41.1岁;2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临床表现等无明显差异 (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禁食禁水、抗休克、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抑制胰腺外分泌、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保护脏器,必要时手术治疗。其中,抑制胰腺分泌药物选用抑肽酶,治疗1、2天,1×106kpU/d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第三天改为每日2×105,持续12h静脉滴注。
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大黄 (后下)40g,芒硝20g(药液使用前加入并搅拌),枳实30g,厚朴15g,煎煮药液30min,保持药液温度为39℃左右。灌肠方法:将药液加入输液器,末端连接一次性硅胶管25cm;嘱患者清空大小便,取侧卧位,抬高臀部,使用无菌石蜡油润滑硅胶管使其缓缓插入肛门15~20cm,胶布做简单固定,药液缓缓推入结肠内。灌肠完毕后,协助病人选取适当体位,使药液在肠内保留2h以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 (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辅助检查恢复正常时间 (血常规、淀粉酶),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
2.1 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 (19.3±3.7)天,平均住院时间 (23.4±4.1)天;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 (16.7±2.6)天,平均住院时间 (21.1±3.5)天,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症状及检查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两组症状及检查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见下表,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S,h)
表2 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S,h)
白细胞下降时间治疗组组别 n 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血淀粉酶转阴时间27 5.26±1.8 2.2±1.5 1.82±1.2 4.2±2.1 4.5±2.1对照组28 6.7±2.2 3.5±5.1 2.56±1.5 5.1±2.4 6.7±2.3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28例中有7例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为25%),其中胰周囊肿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对照组27例中有6例发生并发症 (发生率为22.2%,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周囊肿2例,心功能衰竭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伴有炎症、出血、渗出性病变,其特点为典型的全身炎症综合症。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波及周围脏器而出现的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初期可有腹腔积液,渗出液中含有多种被激活的酶类和有生物活性的毒性物质,可以激活血中免疫细胞,释放各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相继出现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肝、肾、消化道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等,常常危及生命。
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抑制胰酶,影响胰腺外分泌功能,其泻下作用利于肠道毒素的排泄,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采用灌肠治疗可以刺激肠蠕动,松弛胆管口括约肌,降低胰管压力,减少胃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可见采用该方法治疗,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