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发展轨迹分析

2013-01-31 07:05:40高葵芬
职教通讯 2013年4期
关键词:技术型技能型高技能

高葵芬

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中指出,全国有高职院校1297所,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但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表述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从开始提出的“专门技术人才”、“高级技艺性人才”到“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再到“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培养目标。这反映了我国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也反映了高职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

一、突出“技术型”人才培养(20 世纪80 年代-2003 年)

从20世纪80年代的职业大学到之后的“三教统筹”(即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办高职,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大同小异,即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实用性人才”或“专门人才”等。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大学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1995年,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表述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1999年,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提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从“技术”到“技能”的转换(2003 年-2011 年)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2003年-2006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从“技术应用性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转换。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对高技能人才概念进行了新发展,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银领’,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显示出了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认识的提高和态度的变化。

(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提出(2006年-2011年)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了高职教育的技术性、基层性和应用性,强调学生职业精神和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及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成为了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将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明确定义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3]。16号文把价值观、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教育作为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使培养目标发挥出整体功能。“高技能人才”突出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技能劳动者数量和改善技能劳动者结构,有利于实现教育所培养的技能劳动者在总量和结构上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高端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2011年-2012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升级、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调整人才结构,大力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能力、管理素养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2011年8月31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4]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出现“高端”字样,突出高等职业教育“高端引领”作用,重点体现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端”层次,以区别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

三、强调“技术”与“技能”并重(2012 年-)

(一)“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我国人才类型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其中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理应由职业教育来培养,综观各国高职教育,主要承担培养了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任务,并以技术教育为主。我国提出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其提法有其合理、适时的一面,但忽略了高职教育同时承担着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两大使命,忽略了技术型人才培养。由于高职培养目标没有把培养技术型这类人才涵盖进去,造成以下几方面负面影响:(1)在普通高等院校还不能培养技术型人才情况下,必然会造成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真空;(2)我国由于没有直接衔接的技术教育,不利于技术型人才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并将对今后职业生涯造成极大的障碍;(3)高职教育过于一味强调技能人才培养,则会出现人才培养单一性,不能满足国家的生产、服务、建设需要。

因此,《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提出:“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本科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5]这为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进行了顶层设计。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融合发展趋势,提高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2012年年底,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2-2020年)[6],提出到2020年,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这将为培养21世纪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高端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赋予高职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更,反映我国在不同时期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赋予高职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以及高职工作重心和任务的变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1)应正确理解高职培养人才的“高端”性,高端人才是相对的,它是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在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领域范围内相对应的掌握核心技能的劳动者。而产业或行业的一般技能从业者,则不宜称其为高端技能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岗位技能,能对岗位工作提出策略性方案并组织实施这一技术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2)高职教育应重视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型人才要有一定理论基础,专业知识面要宽广,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技术型人才是各国所不可或缺的,我国发达地区特别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积极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是多层次的,应该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应为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4]1号,2004-04-02.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2005-10-28.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4]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Z].教职成 [2011]12号,2011-09-29.

[5]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第14稿)[Z].高等职业院校校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专题研究班,2012-10-18.

[6]现代职教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2-2020年)(党组会后修改稿)[Z].高等职业院校校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专题研究班,2012-10-18.

猜你喜欢
技术型技能型高技能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创新教育与学科竞赛相融合模式探讨与实践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8:47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焊接(2016年6期)2016-02-27 13:04:58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59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6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