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思考

2013-01-31 06:25
职教通讯 2013年2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岑 建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其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只有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技术服务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职业院校必须与其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深度合作,才能发挥好服务功能,进而提高其服务能力,使二者在合作中共同发展,在发展中深化合作。目前,职业教育本位的校企合作过分强调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尤其是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不强,难以满足企业的基本利益诉求,导致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如何通过主动服务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并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是现阶段职业院校推进内涵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服务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然职能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的社会价值随着生产技能专用性程度的增强而不断提高。而且,职业教育与经济结合的程度越高,其社会吸引力就越强。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和成熟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20世纪初,在我国经济发展贫弱的背景下,教育家蔡元培极力倡导“实利主义”,认为发展职业教育“一为生计,二为事计”,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既能提供发展实业所需的有技能的劳动者,又能把丰富的地产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达到富强国家的目的。[1]在国外,无论是二战后为改善民生还是金融危机后为恢复经济发展,美、英、德、日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把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利器”。因此,我国著名学者张楚廷认为:“与普通教育相比,比较靠近经济的莫过于工学院、商学院了,最靠近经济的莫过于高等职业教育了。”[2]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上看,一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而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生产和服务的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研究发现,1985~200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与经济增长趋势一致,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每扩大1%,经济增长18.7%;[3]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率(1996~2004年)增长速度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本科以上教育的1.1倍和2.0倍。[4]另有计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以上事实。[5]正因如此,《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可见,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既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又承担着在岗、转岗及下岗职工的技能提高和就业培训的任务,同时,还要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产品开发和工艺改造。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既是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也是其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二、校企合作能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

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指出: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很显然,校企合作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技能人才成长的特殊性表明,仅仅靠职业院校这些理论知识丰富而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不足的专任教师,难以培养出符合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能手,只有校企共同打造的专兼融合的教学团队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方面,通过与企业进行专业人才合作,职业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精英,建立专兼融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专兼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师还能得到更多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对一线职业知识、技术要求以及就业信息的把握;另一方面,来自一线的兼职教师,能把企业对技能人才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引入到学校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

(二)强化职业教育财力支撑

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投入标准和缺乏法律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政府投入到职业院校的资金难以保证其充足性和稳定性。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生均支出要比普通教育高出很多,而研究表明,浙江省2007年一个高职生的财政拨款为同等学力普通高校生的70%。[6]而与国外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捐赠及学校其他形式的创收所占办学费用比例都非常低。因而,企业的资金支持是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我国不少职业院校通过吸引企业捐资助学、合作办学、合资办学以及奖教奖学等多种形式向职业教育注入资金,有力地支持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发活动。

(三)增强职业教育物资力量

不言而喻,职业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企业职工的培训、应用研究等都需要大量的设备设施,对于任何职业院校来说,在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仅仅靠学校的财力根本无法配足、更新各专业所需的设备设施,尤其像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软硬件设备,价格昂贵而且更新快,对于以教学为主、不进行盈利性生产的学校来说购置大量的设备不仅无法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还会造成大量社会生产资料的浪费。一些特殊的专业,如火车、飞机乘务服务专业,如果没有企业的支持,学生就不可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职教资源,既可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职业教育成本,又可利用最先进的设备设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畅通职业教育信息渠道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增加就业数量、提高就业质量,就必须最大限度地缩小育人与用人、研发与应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职业院校对来源于企业的教学信息、就业信息、职业信息和技术信息的把握至关重要。职业院校与企业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地把生产一线的新产品、新工艺、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把企业用人的数量、类型、专业、岗位等信息用于专业建设和就业规划指导中,把企业对职工职业道德、态度、观念和意识等方面的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中,把企业对产品开发、工艺革新、设备改造、员工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反馈到职业院校的应用研究和社会培训计划中,形成服务的“供”与“需”的信息对称,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的效率与针对性。

(五)扩展职业教育育人空间

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基地,如“教学工厂”、“仿真车间”等,引进企业的生产线、工艺流程、生产制度、管理标准,实行生产化教学模式。但与企业真实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现场相比,设备、设施数量明显不足,布局、管理不够合理,生产流程、工艺的前沿性较弱,指导教师的生产、管理经验不足,信息来源渠道较窄,尤其是缺少浓厚的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而这些却是培养技术人才最为重要的条件。通过校企合作,把学校的实训空间延伸到企业,把学生放到真实的生产和服务现场中培养,不仅可以使他们的实践技能得以快速提高,更能够让他们接受效益、敬业、合作、创新等企业文化的熏陶,提高其职业感受性及岗位适应性。

三、校企深度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策略

目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部分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浅层状态,不能有效地通过上述途径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主动服务企业发展,把培养学生和培训职工、锻炼专业教师和培养企业技术骨干、教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生产和教学集成起来,实现校企从资源的共享到共有、从专业人员的互派到互融、从责任的分担到共担、从管理的分离到一体、从文化的多元到融合,把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主要思路是“做中学”,即通过学校的主动服务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同时,在深度合作中提高学校的服务能力。

(一)强化服务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服务水平

在相关文献中,不少研究者把校企合作描述为学校积极主动、企业消极被动,归因为企业过分追逐利润,缺乏社会责任感。事实上,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国校企合作长期难以深化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建立企业的利益机制,[7]企业合理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即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优质的技术服务等利益在校企合作中体现得不够。因此,要保证校企合作持续深入地进行,职业院校必须充分重视企业的实际利益,自觉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主动服务企业发展,实现其利益诉求。(1)积极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从单纯的资源输入型合作转向资源共享型合作。职业院校应主动与企业分享教育资源,承担起培训企业职工的职责,既可增强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又能减少企业的培训费用;(2)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我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而占全国企业总数99.8%以上的中小企业更是缺乏自己的技术研发力量。[8]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院校可利用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挑选优秀专业教师与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科研团队,就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等问题联合立项攻关,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3)通过文化宣传服务,以植入广告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如一些职业院校在承办大型研讨会、毕业生招聘会、毕业作品汇报展览,以及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入合作企业品牌的宣传,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在主动服务企业,与企业合作育人、联合科研和技术推广等系列活动中,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职业素质比在校内基地的训练更加全面,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更加深刻;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会得到更大的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对企业在人才规格、层次、职业素质、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企业对技术变革的需求把握得更加准确,服务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逐渐增强。

(二)拓宽合作领域,变片面为全面,提高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尽管职业院校与企业已努力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但总体上仍然是基于学校本位的人才培养一维合作,如引入企业设备建设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教师到企业锻炼操作技能等,职业院校为企业服务的范围相对狭窄,服务的层次不高、质量较低。

虽然职业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但却不能仅限如此。校企要深度合作,首先应超越传统的局限于人才培养的观念,拓宽视野、扩展服务领域,充分利用职业院校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与企业进行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更深内涵的合作。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扩大到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能考证、技术咨询、产品开发、工艺改造等服务,从教师、学生到企业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到请企业职工到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从服务制造业到服务现代农业、服务业、金融业和信息产业等,不断拓宽合作的领域。同时,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然关系入手,创新合作机制,更大程度地开放优质资源、共同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培养技术人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开展社会培训。如校企双方挑选骨干教师和技术精英共建专业技术团队,突破以往单纯地教学或生产,既参与教学又指导生产,并联合进行技术研究,把成功的研究项目开发成项目课程、提炼成教改成果,进一步用于指导生产和管理、教学实践和技术推广,真正实现校企相互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层次与质量。

(三)创新合作模式,变点状为块状,提高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多为“点对点”的合作,即一校、一系或一专业与某一企业的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尽管可以是双向的资源与信息的流动,但却局限在一个相对封闭、不均衡、欠稳定的小系统中,难以和更大的外部系统进行有效的物质与信息交换。热力学理论认为,这样的系统终究要“热寂而死”。而且,这种资源不平衡的合作还会导致校企利益的失衡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再者,我国职业院校多热衷于寻找大企业合作,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与我国产业分布的区域集中性以及产业结构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现状很不适应,校企合作的范围与规模将会进一步受阻。

校企合作应立足于区域资源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变传统的“点状合作”为“块状合作”,形成规模优势。职业院校可以把对应不同行业(或产业)的专业(或专业群)与某一企业或多个企业开展合作,建立由多方人员共同组成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由企业和行业专家为主体的咨询机构等实施统一管理和运作的实体学院或虚拟学院,建立政校企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以及就业、培训、科研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并创新合作的决策、统筹、协调、沟通、反馈机制,使校企的信息沟通、矛盾化解和利益共享能够得到高效地管理。这种1+n或者n+n块状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大地提高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范围,增强校企合作的稳定性,降低职业教育、企业运行的制度成本,提高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服务的范围和水平,增强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这种块状合作,才能改变校企合作零散性、主观性和短期性的状况,突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表面繁荣”,真正实现二者的深度合作。从长远来看,块状合作模式还有利于推动和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的引导和协调作用,以点带面,在多方合作和多种资源融合中锻炼职业院校的服务能力。

[1]张楚廷.论大学与经济的关系[J].新华文摘,2010(24):114-117.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2.

[3]郭新华,于骁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85-2007[J].科学·经济·社会,2010(28):33-36.

[4]谢海琼,杨映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成本效益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6):16-17.

[5]黎军.职业教育与经济耦合关系实证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0):102-106.

[6]陈建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8):56-57.

[7]庞世俊,庞少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驱动方式解构、问题与策略[J].职教通讯,2010(4):25-29.

[8]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43):28-61.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