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峰
(国立敖德萨海洋大学 研究生教育和技能发展培训学院,乌克兰 敖德萨 65029)
1972 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其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至今已经30 多年了。30 年相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仅是沧海一粟,但时间和实践确以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增长极限的束缚,面临深入发展的困境。
在现阶段人类科技发展还远未达到改变由近现代西方国家确立的发展模式,即工业主导物质资源投入式模式的情况下,问题的出路或解决办法,从理论上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改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达到改变粗放型上层建筑的目的,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能动的反作用,通过主动促进上层建筑的发展,促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核心是实现人的“再现代化”。
智利知识界的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1976 年在维也纳发展研究所举行的“发展中的选择”讨论会上,在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坎坷道路时,曾深刻地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1](P3)正在走向或继续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在逐步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在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进行这种移植现代化尝试的国家,本来怀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以把外来的先进技术播种在自己的国土上,丰硕的成果就足以使它跻身于先进的发达国家行列之中。结果,它们往往收获的是失败和沮丧。原先拟想的完美蓝图不是被歪曲成奇形怪状的讽刺画,就是为本国的资源和财力掘下了坟墓。”[1](P4)
各种先进制度本身只是先进国家的空壳,最根本的是执行制度的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心理和国民精神还深深处于传统意识即非现代化意识的牢固深锁中,正是这种深锁,使得各种貌似先进的制度和方法在这些国家追赶现代化的历程中“变形、走样”。在后发国家追逐现代化的历程中,由于历史局限性的作用,往往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仅是单纯集中于“器物”现代化的阶段,国民素质、心理的现代化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器物”现代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政府的主导、投资就可以达到一个或见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另一方面国民素质、心理的现代化需要更长的投资周期才能见到成效,有时需要几代人甚至更久的努力才使社会风气得到一个大的变化,从而使社会发展的主导者不愿意将社会的资源更多的投放在这一方面,影响了社会发展政策无法持续性,同时也为“器物”现代化设置了后继发展无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障碍;第三,“器物”现代化深入的本身也在发挥着一种不自觉“历史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国民素质、心理的现代化,例如我国近代已来的一些知名学者,走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人物,有的也是借助了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而成为“睁眼看世界”的人。可见,“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历史不自觉地工具。这时后发国家的国民在获得基本现代化的启蒙以及后发国家自身摆脱殖民的、半殖民地的影响之后,面临普遍的国民素质、国民心理再现代化的阶段和历程,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
作为后发国家,在追逐现代化的历程中,中国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历史性课题。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费孝通先生弃理而研习社会学、人类学,最根本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是人的思想,人的现代化问题。当然,近现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不会给国民素质、国民心理的现代化提供任何的时代和历史背景,首要解决的历史问题是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决问题。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期,由于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底子,发展首要解决的是新生共和国的巩固、人民的吃饭、国民经济体系的健全等物质发展的层面,国民教育的推行在艰难的环境中,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但旧有传统思想的依旧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横生了“枝节”,影响了中国追逐现代化的历程。
经过30 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为国民素质和国民心理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在正是处于这样一个中国人国民心理和国民素质再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国民素质和国民心理的再现代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构建:其一是国民人文精神的重塑;其二是国民人性价值的回归;其三是中国传统思想优秀价值的复兴。
过度依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在社会领域造成的直接结果是物质主义至上和国民人文精神的缺失。社会处在浮躁的追逐财富的简单化思维状态之中,衡量社会各方面成绩的评价标准更多的是定量的分析,人们的感性思维明显的超过理性思维,社会处在转型的巨大变革之中,发展缺乏继承性。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理性思维的探索,关键是要摆脱“短视”效应,树立长远的继承性发展理念,留下历史的“遗迹”。重塑国民人文精神价值核心在于对国民心智的启迪。
第一,重塑大学的人文精神价值。大学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普鲁士因柏林大学的精神价值而实现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和跃升;彼得大帝游历欧洲后,为推行改革,改变俄国人落后的思想面貌,改革的第一项政策就是建立莫斯科大学;晚清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中,建立京师大学堂折射出,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看到了大学在民族精神价值启迪和传承上的重要力量;在美国,更是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之称。
大学的精神价值,尤其是大学中先进思想的传播是民族脊梁的体现,往往预示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和勃勃的生机。近代以来,每当到民族危机存亡的时刻,首先起来的是中国大学中的学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大学生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更加豪迈的热情参与到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首先在大学中开始,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在大学中诞生,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大学中出现,五四爱国运动首先发端于大学之中,大学真正是中国国民精神价值的重要依托所在。
但,现在中国的大学,大学的精神价值似有遗失的危险。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在20 世纪30 年代曾言:“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当代的大学只见大楼,未见大师。大学精神的缺失、错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文价值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中国大学精神的重构重点在于:一是重新明确大学建立的目的。建立大学在于大德化人,起传承思想的作用,体现“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亦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2](P36)而不是,开“公司”。
二是树立大历史角度。一个真正有历史积淀,为人类思想作出贡献的大学,不是投入多少钱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一个学派的形成,一家思想的诞生是要经历世事沧桑的,只有在大历史的关怀中,才能抚平躁动时代带来的短视效应。
三是发扬“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大学之所以成其大,是因为它有海纳百川的博大精神情怀。大学是思想畅游的海洋,更是学术独立的归所,在大学的治理中,必然要经历的就是大而化之精神的重拾。
第二,激发更为开放、自信的民族精神价值。“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支撑,是该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文化传统陶冶下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3]开放、自信的民族精神是融入世界,走向不同民族、种族、文明对话的前提和保障。开放、自信的民族精神更体现为一种代际传承的永继性和文明精神面貌的传承性。
首先,开放的民族精神价值是大国民族心态的体现。谦和、包容是大国民族心态最直接的特征。当代的中国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在中国和睦相处,中国人没有歧视的思想和观念,人们可以互相融洽的生活在一起,这是国民心态中开放性的价值体现,展现的是中国人自古便蕴含的礼仪之邦的文化价值。
其次,自信是激发开放民族精神价值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国民心态的自信一方面来自于千年文明的传承,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家实力的增强。开放是对我们民族自信力的考验,更是国家间软实力的直接对抗,核心是要“走自己的路”。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关键就是在开放借鉴各国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自信和坚毅的走自己特色发展道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科文在接受《参考消息》报社的采访时指出“听美国人的话,中国转型就不会那么成功。”[3]
当代的中国社会,“浮华”之风日甚,人们追逐财富,追逐名利的心态处于更加迷失的地步,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人性的价值让位于财富的价值、欲望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异常的脆弱。一方面我们在为高楼大厦、GDP 欢呼的同时,另一方面横向上区域的不平衡在加剧,纵向的不平衡在扩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却切实存在在我们身边,“弃婴”、“死婴”现象的不断发生,慈善事业捐款的乏力,公众利益的漠视,“矿难”、区域性污染事件的频发,……都在预示着一个影响中国未来成长的深刻问题,就是人性的淡薄和冷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我们越来越不认识我们自己。卢梭在《关于人的知识》中曾言道:“更不幸的是,人类的一切进步既是不断地与其原始状态相背离,所以我们愈加积蓄新的知识,我们就愈益失掉获得重要知识的手段,即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之所以不认识人类,正是由于研究人类的缘故。”[4](P86)
没有人的“再现代化”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发展。人的发展的焦点就是人性价值的回归,如何才能做到人性价值的回归?人性价值回归的条件是否具备了呢?
首先,物质财富的极大发展奠定了人性价值回归的经济基础。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透过媒体的报道不断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人类内心灵魂深处不断进行反思,从而引发理性思维的回归,理性思维的回归是人性价值回归的前提。物质的发展将人从单纯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之所为人”的问题,当代的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理性思维回归的时代。
其次,教育是实现人性价值回归的重要手段。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教育、历史教育,关键是对教育的投入。小平同志在谈到办教育时曾说:“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而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比如说,改革的决定,在你那个地区、那个部门,怎样贯彻落实?校舍和教学设备不够,怎样解决?学校经费不足,怎样筹集?师生的伙食,怎样办得好一点?师资培训,怎样组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改进等等。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5](P121)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文化传承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尽管在这块土地上历尽分分合合,但文明的进程和历史主体性的延续却从来没有间断过。中华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极大的吐故纳新性,东来的佛教文化与传统儒教文化的交融体现了这一点;二是文化的融合性,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铸就了今天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基础;三是文化的主体性,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谦忍宽和的儒家文化就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加之汉民族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可见,中华文化“它既不像其他文化随文明的中断而中断,又不像其他文化因固步自封而覆亡……。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吐故纳新……的精神价值体系。”[6]
但,今天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在物质主义的映衬下,加之文革的影响,似乎已然成为一个符号,而没有任何的教化于人的作用。相较于“韩流”火热带来的传统家庭价值观念的回归,对纯真生活的追求,“汉风”的复兴似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中国人“心智”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遥想中国历史上隋唐那个自信开放、文化璀璨、灿若星河、诗情竞逐、个性奔放的时代,展现的传统文化的张力,绘成了人类历史上一幅壮丽的篇章。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赫伯特·乔治·威尔士在他的《大国的崛起》一书中,这样写道:“在这几个世纪里(隋唐时代),欧洲和西亚的人口不断减少,他们生活在茅屋、城墙矮小的城市或是蛰居在恐怖的强盗的城堡里;与此同时,在中国,人们则过着稳定、繁荣、安详的生活。当西方人的思想因神学思想的蒙蔽而变得黯淡时,中国人的思想则是开放、宽容和不断追求进步的。”[7](P119)
当代中国人在再现代化中如何才能打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从而实现人性的回归、人文精神的重塑?
第一,在人性的回归中提升自我意识,用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荡涤自身的“腐朽”。既不要患得患失,也不宜妄自菲薄。
第二,士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追求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在物华大发展的时代,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修身”、“立身”,基业常青的关键。一方面士的要求可以更好的将国家、集体、个人的命运统一在一起;另一方面士的要求更能激发人的悲天悯人之心,使社会良知知识分子的心态得以回归,民众的心智得到荡涤。
第三,实践人的价值。由于中国历史长期处于农耕文明的时代,由此而衍生的朴素的思想,也多与农耕文明和经济相适应。其中表现最显著的便是民本思想,透过这种简单的民本思想,透射出来的是简单而朴素的人的价值思想。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是人性价值的存在,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关于此的探究,以及中国人注重家庭伦理的代际传承构成了人再现代化中再教育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能力的激发是空前的,但这种激发往往是“硬”条件的,需要传统文化的“软条件”去抚平“硬条件”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的硬伤。
第四,回归中庸之道,提高公民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国人的立志方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国人的基本公民情操,就是将个人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利益统一在一起。公民意识是最基本的公德意识和公众利益意识,公民意识“强调国民应忠于国家,有义务为国家作贡献,强调要成为一个好公民,为在世界上维护自己国家的声誉和利益尽一份力。”[8]
第五,借鉴“韩流”经验,推动“汉风”的规范市场化运作。市场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价值传播性。透过“韩流”的成功经验,不难看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运作,在蕴含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传承的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对国民潜移默化影响。“韩流”描述的都是韩国国民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正是这种朴素的平民生活更能引起共鸣,达到力量渲染的目标。反观国内的题材电影,不是金枝玉叶,便是武侠英雄,只能起到娱乐无极化,文化荒漠化,封建思想复活化的作用,推崇的精英理论,而不是平民理论,歌颂的是少数人的贵族生活,而不是贴近群众的平民生活。传统价值的回归,首要的是平民化思想的回归。
[1](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曾建平,韩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国伦理学会第12 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4,(12).
[3]刘洪. 听美国人的话,中国转型就不会那么成功[N].参考消息,2007 -01 -04(14).
[4](法)卢梭.卢梭民主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马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与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初探[J].中华教育纵横,2005,(2).
[7](英)伯特·乔治·威尔士. 大国的崛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王缉思.与其强调大国意识,不如强调公民意识[N].报刊文摘,2007 -05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