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艳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程 艳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信阳464000)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护理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病情易反复,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笔者对12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7例全部为2006年10月至2011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患者,通过临床检查、痰检查、变应原检查等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其中男91例,女36例;年龄38~76岁,平均(57.6±5.2)岁;病史6~31年,平均(19.4±3.1)年。
1.2 护理方法
1.2.1 营造舒适的环境 注意不要在室内放置容易产生异味或刺激性气体的花草、皮毛或羽毛用品,避免诱发哮喘;保持环境整洁、安静、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有利于患者放松和休息。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这也可使患者情绪放松、心情舒畅[1]。
1.2.2 做好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酒;减少与变应原的接触;做好患者饮食指导,避免因过敏性食物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同时还应嘱患者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1.2.3 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对症护理患者易因咳嗽、喘息等引起发绀、呼吸困难等,因而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同时做好对症护理,如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防止呼吸道堵塞或肺部感染;哮喘发作时,血氧饱和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遵医嘱给予吸氧;拍背、高频雾化吸入、促进排痰等。
1.2.4 用药观察和护理 哮喘患者常用药物有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在缓解患者症状上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但两种药物常见并发症也较多,如β2受体激动剂可使患者头晕、头痛或心律失常等,还可出现耐受;茶碱类药物可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失眠、兴奋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出现合并感染等;只有医护人员认真做好用药护理才能避免或减少这些药物并发症的发生。
1.2.5 中医辨证施护 支气管哮喘在中医学属“哮证”,多为浊痰阻于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而发病[2]。单纯的西医护理难以取得理想护理效果,因而笔者建议应采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护。
1.2.5.1 风寒犯肺 患者受风寒之邪侵扰,卫表受袭,致肺气失宣,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痰多清稀。治则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应注意患者饮食宜清淡,应以面食为主,不增加其消化系统负担。②根据中医辨证,可采用散风驱寒、化痰止咳的姜、葱等敷脐;③如患者轻度发热,勿轻易降温,根据中医理论,可适度发汗,以辛温解表;④中药文火慢煎,热服。
1.2.5.2 寒痰阻肺 患者多白色粘痰、喘鸣、畏寒,治宜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平喘。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清淡饮食,忌生冷食品,忌油腻辛辣食物[1];②忌烟忌酒。③患者多畏寒,因而护理人员应嘱其保暖防寒,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认为肺俞穴疏发肺脏之热,寒邪也易从此侵入肺脏,因而应特别留意此处的保护[3]。
1.2.5.3 肺气亏虚 患者久咳不愈、劳伤过度以致肺气亏虚,多表现为畏寒、气短、无力,治应以补益肺气为主。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病室清静,避免外界烦扰患者心神;②可给予黄芪、人参辅助食疗,以安神、益气、固表、补脾益肺;③五倍子敛肺降火,能除痰饮咳嗽、枯矾解心肺烦热,消痰,可取二者等分研成细末,以水调匀后敷脐;④身体条件许可时可采取气功锻炼。
1.2.5.4 肺气阴两虚 患者肺气虚弱,干咳无力,气短,喘息,治应益气生津、降气平喘、止咳化痰。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饮食以清淡为主,营养丰富足矣,忌肥腻,以免增肺热、生痰涎;②黄芪为补气佳品,能益血补气固表;胡桃能补气养血,温肺润燥化痰;可将二者与人参一起煲汤辅助食疗。
本组127例患者,治疗好转125例,2例合并感染、呼吸衰竭转院,好转率98.43%。
支气管哮喘病发病情况复杂,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肺部组织结构出现病变越来越多,患者病情会越来越重,严重者可能合并感染、呼吸衰竭等;对于该病,单一的西医治疗护理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在中医学该病属“哮证”,与外邪侵入、机体气血损耗相关,因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护理时也应在做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根据患者不同发病机理,辨证施护,从环境、饮食、药敷、食疗、穴位保护、身体养护等不同角度进行护理。本组127例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后,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对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王波.哮喘的中西医预防和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0):72-73.
[2]袁敏.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2002-2003.
[3]严满红.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5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83
1672-2779(2013)-21-0112-01
吴义红
201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