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洁
(1.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市 200020;2.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市 201701)
在传统经济理论界,专门研究产业转移及产业转移效应的文献并不多,与之相关的代表性理论包括:基于分工视角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提出的“雁行模式”理论,[1]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提出的劳动密集型理论,[2]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的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3]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1966年创立的“两缺口”模型,[4]基于跨国公司视角的美国跨国公司研究专家弗农(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基于国际投资视角的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ojima)提出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6]以及基于空间视角的梯度转移理论等。这些相关理论对解释产业转移现象的意义在于:一是产业转移的具体行为仍然是贸易与投资;二是产业转移的要素载体仍然是企业;三是产业转移的空间载体仍然是区域。因此,虽然这些理论并未直接论述产业转移,却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路径、机制等。
从分析来看,学者们对产业转移效应一般持肯定态度,但论述较为笼统,缺少较为细致的梳理归纳,没有对产业转移效应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更没有建立起清晰、完善的解析产业转移效应的框架。
产业转移效应是一个历史的动态体现过程,其作用具有双向性,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本文仅就产业转移中的承接地效应展开讨论。
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进行要素的空间优化,以改善要素配置的效率。产业转移承接地作为要素的接受者,其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将受到影响。
转出地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最初往往会与当地企业合资或合作,这些当地企业就是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承接地企业。产业转移对承接企业产业的影响是由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注入而直接带来的,因此有学者称之为直接效应,也有学者称之为注入效应,其途径一般有两个:一是资本要素的注入,二是技术要素的注入。对企业来说,资本要素的注入使企业实力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动,如生产、研发、市场等,也因此能更为顺利地开展,而技术要素的注入使企业技术得以更新升级,获得产品的生产、研发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这两点都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赢利能力。企业赢利能力的增强,是其他产业转移效应发生、发展的基础。
生产要素的大量移入是否能够为承接地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或使承接地陷入产业级差的陷阱,抑或在产生集聚不经济后再整体转出,从而出现产业空心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
(1)正面效应: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一般观点认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效应。海伦·麦凯恩(Helen Mckeon)等肯定了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升级的作用。[7]卢根鑫也认为,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结构成长效应。[8]陈刚等通过建立模型指出,产业转移具有产业结构优化效应。[9]
(2)负面效应:产业级差、产业陷阱与产业空心化。在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将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留在本国进行,而将低附加值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由此产生的产业级差是十分明显的,并且可能会对我国主导产业体系发展构成更大的威胁。[10]张为付、郑胜利等总结了承接地产业空心化的原因,即移入产业与当地经济关联度差、流动性强等。[11]、[12]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都意识到了产业转移与转出地和承接地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虽然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能会有一些负面效应,如转移产业与本地产业关联度不够,对承接地而言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承接地与转出地之间可能存在产业级差等,但产业转移能够带来转出地和承接地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产业转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技术扩散,包括技术转移与知识溢出。技术转移表现为技术要素的注入,特别是在产业转移初期,转出方为了使承接地企业具备生产经营能力而有意进行的技术交换行为,而知识溢出则是技术转移过程中发生的非市场交互行为。如果承接地没有充分利用知识溢出的外部性,无法形成学习—模仿—探索—创新机制,其所得到的技术转移的好处是有限的,会陷入对转入方技术的严重依赖。
(1)正面效应: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中技术扩散效应的考察与研究比较丰富。布罗斯壮姆(Blomstrom)[13]等认为,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会带来技术的进步。不同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存在的。[14]陈刚、陈红儿也指出,产业转移往往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区域,具有梯度性。[15]严薇等则指出了技术溢出效应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16]
(2)负面效应:技术级差、技术依赖与技术陷阱。有关学者对承接地进行考察时发现,承接地在转出地技术扩散效应的带动下,有实现技术进步的可能,但也有加大技术级差、产生技术依赖、落入技术陷阱的可能。产业转移的固有属性可能会使移入地与转移地之间形成固定的技术级差。[17]余慧倩也提出,产业转移会使产业承接地在垂直型国际分工格局中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18]戴宏伟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和吸收消化发达国家的技术逐步缩小差距。[19]
显然,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资金投入有限、技术基础薄弱、技术人力短缺等约束。因此,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走技术引进之路,就成为大多数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应避免形成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逐步加强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和自主研发,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产业转移伴随的技术转移对缩小双方差距的巨大作用,产业转移本身并不会加剧双方的技术和产业级差。
外地产业移入势必会引起当地同一产业市场竞争的加剧,那么这一竞争能否改善当地产业的市场结构,转让部分市场,或者形成新的垄断,甚至挤出本地企业,则不仅要看当地企业的承接能力,也要看承接地本身的消化吸收能力。
(1)竞争引致。产业转移有可能使移入产业打破欠发达区域原有产业低效垄断的局面,引致内外产业间竞争,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20]产业转移有助于增强承接地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1]魏后凯指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来说,通常会提高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集聚经济效应。以我国的金融业、零售业、物流业等为例,国外移入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大大改善了原来缺乏活力的市场结构。同时,面对移入企业的竞争,迫使原有企业不断更新观念,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竞争力。[22]
(2)承接市场。对于承接地是否能够在承接产业的同时承接市场,我们必须根据产业转移的类型来讨论。一是撤退型产业转移,这类产业转移是转出地退出该产业所进行的产业转移,产业转出地在转出产业的同时,也将产品市场转让给了承接地。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这样的产业往往已经处于衰退期,如我国承接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地在承接这类产业的同时,可以得到市场转让的好处。二是扩张型产业转移,即转出地企业并不退出该产业所在的市场,只是在市场扩张或成本降低的因素下,将原企业或企业的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复制到承接地,承接地企业受到跨国公司整体战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承接地所获得的市场转让就是有限的。以我国为例,目前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加工环节为主,得到的利润非常有限,根本谈不上承接市场。
(3)挤出效应。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外来企业大量进入,与承接地企业争夺市场资源,加剧市场竞争,势必会导致效率较低下的移入地企业因为竞争的失败而倒闭,从而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23]我国当前有相当多的产业存在过度竞争、过度进入、多余生产能力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经济学界主要从“结构—行为—绩效”,即SCP的理论框架出发,将之解释为市场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2000年以来,我国外商投资独资化倾向严重,国外企业采用股权合并的形式强势介入,要求绝对控股,拥有并限制中国品牌,拒绝不良资产,全面确立在中国相关行业的垄断地位,并使中国企业成为其全球战略下的制造业基地。比较著名的案例如南孚电池、三一重工、鼎名密封、小护士、徐工机械、苏泊尔等。因此,我们在引入国外优质资产的同时,务必要注意保护民族品牌,把握好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大量资本与技术要素的移入,能够充分利用承接国本身闲置的劳动力要素,从而提高承接国劳动力就业的数量。同时,根据一般转移产业的产业分布,特别是在产业转移的初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承接地的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并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1)就业数量。对承接地而言,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就业数量的影响一般来说是积极的。海伦·麦琪恩认为,产业转移往往是增加移入地劳动力就业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24]卢根鑫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会引起国内贸易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展、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变化。[25]陈建军在对浙江企业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产业转移对增加承接地就业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另外,产业转移能够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也可以从侧面促进承接地就业数量的增长。[26]严薇、龚雪等也认为,承接地通过吸收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解决本地就业问题。[27]、[28]
(2)就业结构。产业转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积极的技术扩散,往往能够较为有效地优化承接地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卢根鑫认为,产业转移通过新建产业,可能引起承接地就业结构的变化,但其影响程度可能取决于一国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以形成新产业的规模与水平。[29]龚雪提出,移入企业可以通过技能、职业培训等来改善移入地的就业质量。由于移入企业往往具有比承接地当地企业更高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因此客观上可以促进承接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承接地就业结构的改善和就业质量的提高。[30]另外,有关承接地移入产业当地就业人员的收入,也有学者提到了收入差距的问题。但对于收入差距的指责,其中的道德因素和感情因素可能远重于经济因素。[31]
(3)人力资本。对于产业转移能否促进承接地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形成,很多学者认为,产业转移一方面能增加移入地劳动力的就业量,另一方面能提高移入地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如海伦·麦琪恩就认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就业会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就长期而言,不仅仅可以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力素质。[32]这也是很多国家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都有积极吸纳产业转移动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产业转移在促进承接地劳动力素质提高方面的作用,不仅在于劳动技能的提高,更在于思想观念的更新。产业转移伴随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新管理方式和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与扩散,这种软资源的传播与扩散将缩小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在管理经验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差距,进一步融合、更新、改造承接地的传统观念,同时推动承接地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33]、[34]
城市化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就业结构的调整是城市化形成的基础条件。产业转移可以通过多种路径促进移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1)非农就业岗位的提供促进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非农就业岗位的增加,优化了承接地的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从而促进了当地的城市化。毛新雅等以及联合国的研究指出,外商投资和产业移入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创造就业岗位,影响移入地劳动力的迁移,产业转移将对移入地人口迁入起到正面推动作用。[35]
(2)经济的全面增长带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1980年以来,亚洲城市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外资的移入,外资企业的移入改变了城市的增长方式,而城市经济增长不仅带动了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殷存毅、李胜兰等学者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考察,认为国外产业移入和外资企业的安家落户,对促进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功不可没。[36]、[37]龚雪通过建立模型,对我国各省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产业转移对我国各省的城市化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8]
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意识的淡薄和环境保护法律的缺乏,向经济发展落后国家转移一些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业,虽然这些产业在短期内会给经济落后国家带来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其对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这些污染产业所带来的往往不仅仅是环境的污染,另外还会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39]环境综合效应其实也是集聚不经济的重要表现之一。王道臻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和工业污染排放量整体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然而弹性绝对值显示,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导致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长并不明显。[40]同时,我国也有学者提出,产业转移对环境既有污染效应,也有保护效应。污染效应一般来说是随着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而转移的;保护效应其实是产业转移带来的间接作用,是指由于产业转移使得承接地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从而使当地政府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去,同时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环境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
在产业转移中,除了其对承接地的一般影响外,国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国的整体效应也应该作为我们考察承接地效应的一部分内容。一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引进资本与技术,从点到线,由线到面,通过关联效应、示范效应、辐射效应等一系列复合效应的作用,将推进本国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1)经济增长。产业转移效应的体现需要各种作用机制,只有转入产业对承接地企业、区域及国家能够起到一系列的带动作用,经济增长才能够实现。因此,经济增长是产业转移复合作用的结果。产业转移能否带动承接地的经济增长,其实是产业转移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转移能否带动出口;二是产业转移能否通过国内市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一般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区域经济起动、发展的良好契机,[41]它不仅对提高转移产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总量、带动地区经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朝着一体化方向协调发展。[42]虽然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微弱,甚至呈负效应,但这并不影响大部分学者包括经典理论的结论,即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但这也可以提醒我们,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具有动态性和主观性,与评价的方法、时间、主体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2)国际地位提升。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依托国际产业转移,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地位得以不断提升。这一现象在南美、非洲以及亚洲地区都得到了体现。在部分国家国际地位提升的带动下,整个域的国际地位也得以不断提升。以东亚地区为例,东亚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并成功启动了现代产业的成长和经济腾飞。而东亚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又进一步引起了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并带来了东亚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东亚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正伴随着其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此外,东亚地区国家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影响也不断加强。[43]
(3)一体化效应。一体化效应最初体现为区域合作加强。在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中,东亚各国与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直接投资网络的扩大、地区内相互贸易的深化以及新型国际分工网络体系的形成等,使得各国(地区)之间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区域内各经济体在产业结构演化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也进一步加强,最终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国际一体化的发展又加强了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各国在对外行为和对外决策中越来越重视寻求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国家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因此,东亚产业转移在积极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也将对东亚地区合作的发展以及合作的机制化建设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此外,台湾学者林崇城运用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理论来考察两岸关系,认为产业转移能够促进两岸经济的相互依赖,而经济的相互依赖又促进了政治的相互依赖,提高了政治的安全系数。[44]
对承接地来说,产业转移效应的发生及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转移后其要素配置的效率是否改进;二是要素流动外部性发挥的路径是否通畅。因此,我们把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发生的约束条件归纳为:一是承接地是否具备承接产业的能力,并能持续提供较高的要素报酬率;二是承接地是否具备识别并利用要素流动外部性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承接地产业转移效应发生的约束条件进行如下分解:
移入产业能否与承接地当地的产业建立起较好的关联关系,是决定承接地在承接产业转移后,能否实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能够避免产业空心化、产业级差与产业陷阱。为使转移产业能够很好地融入当地,承接方应根据以下条件对自身承接能力进行衡量:
(1)自然资源禀赋。指承接地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比如能否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材料、土地,或者拥有独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节约物流成本等。
(2)关联产业或企业。承接地是否具有一定数量的与移入企业关联或者相类似的企业,关联企业往往可以成为移入产业融入当地生产的重要支持,避免产业空心化。
(3)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移入产业能够顺利完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移入较为落后的地区,因为这类产业需要的是能力不高而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而现代服务业在进行产业转移时,往往更优先考虑能够提供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的区域。
(4)技术条件。承接地的技术条件往往决定了承接地的承接能力,本地技术水平高,就有能力承接技术先进产业的转移,本地技术水平低,就只能承接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现代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中,不仅有梯度间的剥离型垂直产业转移,也有发达国家间的扩大型水平产业转移,因此技术水平必然是影响产业转移效应的重要因素。
(5)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会直接影响移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自然也会影响到产业转移效应的发挥。
(6)投资软环境。这里主要指由承接地创造的整个投资软环境,一方面,政府所提供的政策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能够保障移入企业的正常经营;另一方面,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到位,是否能够保障移入企业经营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这里的公共服务包括当地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工商税务以及经营许可等服务是否健全等。以上六个条件,决定了移入产业能否顺利融入当地并开展经营活动,是影响产业转移效应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以接近消费市场为目的的产业转移,移入产业必须考虑承接地市场融入的条件: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规则,同时衡量自身的力量,能否在现行的市场结构下进入市场,并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以自身的力量改变市场规则。
(2)消费者条件。对消费者的考察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整个区域的消费层次进行考察,考察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决定产品有多大的市场空间;二是对该区域消费者行为进行考察,考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决定产品以怎样的形式进入市场,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市场融入条件不仅能够衡量承接地是否具备承接产业的空间,也能够衡量承接地是否具备提供持续的较高要素报酬率的能力。
移入企业的文化融入对企业生产经营同样至关重要。早期移入我国的外资企业有明显的“水土不服”的症状,对我国的风土人情、行事作风等了解得不深不透。这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层中的外方与中方在进行企业管理工作时,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与做法往往相左,外方一般讲究原则,有问题按规章制度处理,而中方比较讲究人情和交情,凡事喜欢讲面子,给自己留下后路,这样就容易造成分歧,引起企业内耗,降低企业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对外交往方面,在国外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往往是政府的资助者,有很强的话语权,而在中国,企业事事处处要听政府的,政府在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时,往往也是关系人情大于政策原则,这样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但在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也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通过企业以及企业员工不断地向外传输与扩散。因此,引入外资后,我们也不断地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与方法,取长补短,建立起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为外资企业尽快融入我们的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化融入条件决定了承接地是否具备识别并利用要素流动外部性的能力。
国家的产业政策是产业转移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石,更是产业转移能够产生并发挥效应的有力保障。产业转移是国家协调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决策。因此,顺应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产业转移将得到有力保障,产业转移效应将得以更好发挥,而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背的产业转移是难以顺利进行的。以国外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为例,在我国需要大量引进外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时,这些产业是可以顺利进入我国的;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与进步,在产业发展上具备了一定的鉴别与选择能力时,这些产业就被理所当然地禁止入内了。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承接了大量此类的国外产业,且大多放在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如今,发达地区已经不再接受此类产业的转移,同时要把已有的此类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为承接更为先进的产业腾出空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影响产业发展与变迁极其重要的因素。
在当前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一方面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大力承接国外移入产业,一方面努力推动国内区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在推进产业转移时,需要考虑多方主体的利益,在评价产业转移效应时,也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进行全面衡量。
我国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方,主要的目的是借助国际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发展本国经济。因此,对于移入产业,我们应持“引进融合,鼓励规范”的态度,注意发掘承接地自身的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引进外资企业的数量、项目数以及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都呈快速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社会不断进步,对外商投资我国逐步具备了一定的判断与鉴别能力,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放慢引进外资的脚步了。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资料,不论是从发达国家的整体来看,还是从单个国家的比较来看,发达国家一直都是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也可以说正是国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对外商投资这一推进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产生轻视甚至排斥的心理。当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相应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与政策是相当有必要的。
为此,承接地应参考我们前面讲到的转移产业发挥效应的一系列约束条件,在各个方面做好承接、配套与自我发展工作。
第一,在承接配套工作方面,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在硬件方面,包括建设基础设施、建立关联产业;在软件方面,包括持续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引导现代工作与生活模式等。
第二,在自我发展方面,应积极培养移入产业的关联产业,充分利用移入产业的关联效应、示范效应与辐射效应,鼓励当地企业自主创新,同时也鼓励内资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或跟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外资集体撤离,以免造成本地产业的空心化、就业短期内快速下降、当地人民福利降低以及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引进产业后,承接地可以利用优惠的制度和政策、有利的资源条件等,对外资企业在生产与经营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对关联产业、当地经济乃至周边地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效应有正负两个方面,移入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使当地产生诸如产业空心化、产业陷阱和级差、技术陷阱和级差、挤出本地企业、垄断国内市场、污染环境、大量消耗能源等负面作用。因此,一方面,我们在引入产业前,应站在全局、战略性的高度来进行决策评估,既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也不能优柔寡断,贻误时机,错过与国际产业发展接轨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引入产业后,要针对该产业制定相应的整体方案,既要很好地利用外资带给我们的积极效应,又要针对其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制定对策预案,合理保护内资企业,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保障社会福利稳定增长,全面而客观地衡量移入产业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内区际产业转移战略的初衷之一。但如果中西部地区过度依赖东部地区的转移产业,同样容易产生产业依赖与技术依赖。因此,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只有积极发掘自身优势与潜力,合理利用转移产业,促进移入产业与本地经济的融合,制定科学的地区发展战略,才能切实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以机械仪表工业为例[J].一桥论丛,1956(38):5.
[2]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2-86.
[3]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72-175.
[4]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吴奇,王松宝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135-155.
[5]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6(80):190-207.
[6]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108-116.
[7]、[24]、[32]Helen Mckeon,Kate Johnston,C.Henry.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s a Source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Education&Training,2004(46):8-9.
[8]、[25]、[29]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1994(4):33-42.
[9]、[41]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与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1(2):24-26.
[10]胡红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J].探索,2006(1):77-79.
[11]张为付.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基础、规律与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5(3):88-93.
[12]郑胜利.复制群居链——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集群”特征分析[J].特区经济,2002(7):34-36.
[13]Blomstrom,M.,Lipsey,R..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The Case of Mexico [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6(15):97-110.
[14]杨玉桢,尉浩,陈淑芸,刘景珍.FDI对河北省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3):58-63.
[15]、[33]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1(4):2-6.
[16]、[27]严薇,赵宏宇,夏恩君.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模型构建[J].商业时代,2009(30):99-100.
[17]龚雪,高长春.国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中国为例[J].管理现代化,2008(3):7-9.
[18]余慧倩.长三角需审慎对待国际产业转移[J].江南论坛,2004(6):9-11.
[19]戴宏伟.产业转移研究有关争议及评论[J].中国经济问题,2008(3):3-9.
[20]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10):91-96.
[21]、[34]陈计旺.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3):64-67.
[22]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11-15.
[23]、[28]、[30]、[38]龚雪.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福利效应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32-140、142-143、155-156.
[26]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37-44.
[31]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7(2):45-49.
[35]毛新雅.中国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121-128.
[36]殷存毅,姜山.外来投资与城市化发展——对东莞和昆山城市化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71-80.
[37]李胜兰.外向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15.
[39]李真.国际产业转移机理与衍生效应研究——一个基于贸易角度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分析 [J].当代经济研究,2011(6):82-88.
[40]王道臻.外国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59-89.
[42]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11):44-49.
[43]姚瑜滢.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8:19-31.
[44]林崇诚.产业与政治:两岸相互依赖的时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