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兴起的产业转移潮

2013-01-30 10:31项枫
浙江经济 2013年24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浙商浙江

文/项枫

当前向内地梯度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向境外资本输出共同形成了一股浙江产业转移的浪潮,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的境内主体数和境外企业数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浙江人均GDP于2008年达到了6000美元,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一方面,产业结构提升的要求趋势日益增强,在实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迫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很自然地要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工业向内地转移、扩散,其本身则由工业生产中心转向工业调控中心。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浙江企业开始“走出去”,实现资本的境外扩张。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上普遍认为,人均GDP达到2600——5600美元之间,将会出现资本净流出的现象,即大规模的资本输出。目前,向内地梯度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向境外资本输出共同形成了一股浙江产业转移的浪潮,并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与特点:

一是规模庞大。据2007年6月底的统计显示,浙商在全国各地的投资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其规模相当于2005年浙江全省的GDP。另据浙江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2月底,浙江省经审批和核准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5907家,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153.507亿美元,覆盖141多个国家和地区。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的境内主体数和境外企业数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一些制造业企业通过“增量”意义上的跨地区发展,把在浙江当地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技术、装备、管理和人才等要素整体移植到其他区域重新组织新的产业生产基地,从而腾出空间和生产要素发展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根据调查显示,全省有68.1%的外迁企业从事加工制造业,其中从事服装加工业的占11.5%、低压电器制造业的占10.1%、其他制造加工业的占46.5%。

三是产业群集体转移,同时要求承接地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这次的产业转移潮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块状经济集群化“走出去”。很多企业突破单个企业经营模式,实行产业链异地重构,发展新的产业基地。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出去”发展到集群式规模开发。如奥康集团在重庆市壁山县投资建设“西部鞋都”工业园区等。

四是产业转移从以“被动”为主到以“主动”为主。过去产业转移以“被动式”为主,因浙江的产业升级或资本、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偏紧,不得不转移;现在产业转移以“主动式”为主,有转移意向的大部分企业既考虑生产要素,更考虑战略发展,而且这部分企业大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资料显示,从浙江实际来看,省外投资14%是进行资源投资开发,产业扩张占20%,开拓市场的占70%以上,浙江正从产销地变成销地。

五是产业转移的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但这也成为浙江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的好时机。境外投资呈多样化趋势:设立国际营销机构。通过开展终端销售,可以绕开中间商,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部分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设立国际营销网络,可以变贴牌出口为自主品牌出口,提升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根据对40家境内重点企业在外设立的124家境外营销网络机构的初步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境外营销网络机构带动企业出口557万美元。企业并购。借助资本力量积极“走出去”,国际并购、海外抄底已成为浙商海外投资的一项新武器。从2008年底开始,浙商开始频繁出手并购国际名牌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到资源富聚地投建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成为浙商发展的另一个新空间,到2009年3月止,浙江经核准的境外资源开发项目有43个,总投资2.4亿美元,分布在俄罗斯、南非、老挝等22个国家,涉及铜矿、铁矿以及森林资源等领域。境外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已有不少浙江企业不惜重金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国外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如萧山的浙江佳力公司在德国设立“佳力德国研发中心”,聘用德国专家,研发新项目、新产品,再拿到国内生产,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水平。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浙商浙江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从新闻报道看“浙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评读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新时代浙商走向新天地
劳动密集型企业缴纳社保费情况调查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外部激励因素对浙商政治参与动机的影响及其途径分析——基于五个地区浙商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