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制改革亮点纷呈

2013-01-30 10:31王小勇
浙江经济 2013年24期
关键词:科技体制高新区培育

文/王小勇

2013年,浙江紧紧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核心问题,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转型升级、技术市场改造提升、科技计划体制改革等领域实现重大进展

回望2013年,浙江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紧紧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理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转型升级、技术市场改造提升、科技计划体制改革等领域实现重大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亮点纷呈,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企业研究院

“三位一体”,扎实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

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浙江把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重大技术攻关和青年科学家培养“三位一体”为抓手,促进创新资源不断向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在全省优先选择具有较好研发基础、较强创新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安排每家重点企业研究院500万元或1000万元补助资金;并设立重点企业研究院重大专项,由企业提出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省里对每个技术攻关课题每年给予不低于100万元或150万元经费,连续支持三年;另外,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人才到重点企业研究院工作,任职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年。目前,已启动实施氟硅新材料、现代农业装备、“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等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累计培育89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对67项新兴产业技术攻关项目予以立项,资助研发经费达8100万元。

评点——企业是技术创新、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才能增强经济活力。浙江虽是工业大省,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但还不是工业强省,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浙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仅有0.98%,平均每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162万元,企业研发机构规模偏小,平均每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人员有34人,低于全国平均值58人。启动实施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以培育企业研究院为抓手,正是把握住了制约浙江经济发展后劲问题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通过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的有力举措,引导财政科技经费、青年科学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势必有效发挥浙江大型企业的创新带头作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然而,在扶持骨干企业创新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大中小型企业的开放创新与协同创新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二:高新区

优胜劣汰,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创新示范作用

述要——高新区是创新资源的集聚地、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浙江把高新区的提质增量和制度建设作为高新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引导高新区围绕一个主攻产业错位发展,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作用。今年,在省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新批准创建永康现代农业装备、湖州现代物流装备、宁波杭州湾高性能新材料、诸暨现代环保装备、萧山临江新能源运输装备等5家省级高新区,衢州高新区也有望批准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累计达4家,省级高新区累计25家。另外,还制定了《浙江省高新园区评价办法(试行)》和《激励全省高新园区争先创优建立摘牌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月度排序、季度分析和年度考核评价、末位淘汰制度。通过政策的激励和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充分调动市县申报高新区的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新区“四个带头”工作。2013年1-9月,全省省级以上高新园区规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76.2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高于规上工业2.2个百分点。

评点——高新区建设滞后一直是浙江科技发展的“短板”,不论高新区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低于广东、江苏等兄弟省份。目前,全省国家高新区仅有4家,广东、江苏分别9家、10家。近年新增的绍兴、温州国家高新区基础都还较薄弱。而且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打破高新园区限制,创新资源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使得一些省级高新园区也呈现出高新不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省政府把高新区建设作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适时识势的,并提出高新区的错位发展方向,既能避免重复投资,又能结合地方的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实现区域的专业化分工,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也符合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特色。下一步,高新区建设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推动摘牌退出机制的有效落实,在保证高新区质量的同时发展数量;如何推动高新区“四个带头”,真正发挥高新区科技创新的示范作用、培育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作用。

关键词三:技术市场

培育技术市场,加速促进技术成果交易转化

述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技术成果交易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2013年,省委出台的《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建立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大市场,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技信息和交易平台”。省政府专门制定了《培育技术市场和促进技术成果交易专项行动五年计划(2013—2017年)》,完成了51家技术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工作,推进技术市场的企业化运营和规范化管理;并研究制定了《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经纪人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法规,大力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组织举办第二届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2013年科技成果竞价拍卖项目174项、成交额达2.68亿元。

评点——浙江技术市场起步较早,在推动网上技术信息交互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2013年在推动网上技术市场的企业化运作、探索成果竞价(拍卖)机制、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等工作都可圈可点,把发展技术市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交易实际上一直存在,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高校院所的技术转移很多是通过私下渠道转化完成的,建设技术市场的目的是要通过专业化的技术经纪服务,降低技术供需方的交易成本,健全技术转移机制。这就要求从制度上保障技术成果的市场供给、探索有效降低成本的技术交易方式、发展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因此,如何促进高校院所的职务专利技术成果上市交易、如何探索专利技术的网上交易模式、如何培育专业化的技术经纪与服务公司应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四:科技计划调整

突出市场导向,调整优化科技计划体系

述要——科技计划调整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科技资源分配的导向性,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省政府对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撤并整合,此次调整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将企业作为资源配置扶持的重点,提高对企业资源配置比重;二是强化省级引导、省市县联动,将更多任务分解到市县,把更多科技资源配置到市县;三是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对于一些确实需要支持的重点研发机构,一事一议,采取项目、载体、人才“一揽子”扶持方案;四是优化竞争性分配程序,完善重大项目立项评审机制,建立项目立项集中审查制度;五是对原有的计划体系结构进行了优化,解决资源配置分散化、碎片化问题。

评点——此次科技计划调整是继2008年科技计划体系调整以来的又一次改革,此次改革充分体现了市场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绩效导向和基层导向“五个导向”的原则,注重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首次引入了“科技计划项目审查组”,小组成员由省内外专家、风险投资人、省行政主管部门随机产生,进一步体现了立项机制的科学性与公正性;首次明确提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任务赋予市县科技工作的重要职责,调动市县的积极性。此次科技计划的调整实施,势将对推动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科技体制高新区培育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以人才创新为主导推动科技体制创新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