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 崧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关于连词“或者”与“或”的意义和用法,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争议主要集中在下面三类句子中的“或者(或)”:
与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无论(不论)/不管”相搭配的“或者”的语法意义(作用),《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认为“表示选择”,“表示包括所有的情况”,举例是:
(1)(序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无论城市或者乡村,到处都是一片兴旺景象|不管刮风或者下雨,他从没缺过勤(吕叔湘2003:283)
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也认为“表示选择”,“表示包括所有的此类情况”,举例是:
(2)无论同意或者不同意,我都要去。(2006:257)
侯学超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3]也认为“表示选择”,“表示无一例外”,所举例子是:
(3)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1998:290)
该词典认为,与“无论(不论)/不管”相搭配的“或”也是表示选择关系的,所举例子是:
(4)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鲁迅)(1998:288)
而下面两本虚词词典的看法则相反:
北大中文系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4]将“或者”注释为与义项“二、表示选择”[注]该义项是:“表示选择,一般要求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或者’,提出两种或多种可能性,结果必居其一。”(249页)这样的解释范围过窄,排除了只用一个“或者”表示选择关系的情况;而且所举的四例全部是选项不相容的情况,把选项相容的例句排除在外了。相对立的一个义项:
“四、和‘无论’相呼应,连接并列成分,表示一种周遍性。例如:
(5)无论是地主或富农的剥削行为都是可耻的。[第二例同(3)的前一句]。”(1982:250)
曲阜师大的《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5]也将“或者”注解为与义项“一、表示选择关系”相对立的一个义项:
“二、表示并列关系。……2、跟‘无论(不论)’、‘不管’相搭配,表示并列,这种并列表示包括所有的情况,具有周遍性。例:
“(6)不管它用毒刑和虐杀的办法也好,或者用欺骗软化的办法也好,都是为了达到压迫人民的目的。[第二例同(3)的前一句]。
“3、跟‘不是……就(便)是……’相搭配,形式上是表示选择,实际上是表示列举[注]这里的“列举”其实是“并列”的同义语,委婉地否定了“或者”所表示的选择关系。如此措辞,好像表示选择关系就不是列举,其实不然,无论选择项是多是少,排列在线型序列,都表现为是在列举选项。以(7)为例,从整体看是在列举(形式为“a+b+c”),从“或者”这个局部看是在选择:三选一(一次只能对应于一种情况),也就是说,“或者”表示事项的选择,与事项的并列(罗列)并不矛盾。因此,后两句不如改为“表示从几种情况中选择一种”。。例:
(7)我每次来,不是碰着他在涂墙壁,就是在整地面,或者在庭子里点种几株丝瓜、栽几种瓠苗。”(1992:226)
那么,与引领无条件的关联词“无论(不论)/不管”相搭配的“或者(或)”的语法意义(作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赞同《八百词》等三部词典的看法,表示选择。其理由是:
第一,由“或者(或)”连接的两个或几个事项都是表示“结果”的“无条件”的,而且都是充足条件(一个就足够)。其所在的全句的意思是:无论哪个条件都能满足结果的实现(或出现),并不要求两个或几个条件加在一起才能满足结果的实现(或出现)。如果拿电影作比,“和”表示两个对象共一个画面(镜头),“或者(或)”表示一个对象一个画面(镜头),但只需选择一个画面(镜头),或者说要由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比如例(1)的前一句,作者的视点或感知图式是偏指城市和乡村中的一个:只须观察城市就足够说明问题了(是一片兴旺景象);或者只须观察乡村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是一片兴旺景象)——由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又如(1)的后一句:作者的视点是偏指刮风和下雨中的一个,即只是刮风的天气他就不缺勤,或者单是下雨的天气他就不缺勤,并不是刮风加上下雨他才不缺勤。所以“或者(或)”表示的是选择关系而非并列(加合)关系。
其次,这里的“或者(或)”相当于表示选择关系的“还是”[1](吕叔湘2003:255),或者说可以用“还是”来替换。比如(2)可以替换为:无论同意还是不同意,我都要去;(4)可以替换为:……无论它在岸上还是在水中。
而且,“或者”还可以用于表示选择关系的格式“不是……就(便)是……”的后面,如例(7),就算“或者”不表示选择关系,也会被同化为选择关系。
正因为可以用表示选择关系的“还是”来替换,即使在“或者(或)”的位置换上“和”,也仍然表示选择关系。下面四部虚词词典的注解可以支持我们的这一看法:
《八百词》把与“无论(不论)/不管”搭配的“和”仍然理解为“表示选择,相当于‘或’”,所举例句是:
(8)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不管是现代史和古代史,我们都要好好地研究|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1](吕叔湘2003:266)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侯学超本,还特别强调了使用条件:“这种用法的两项必须包举全部可能和不被包含”,所举例句是:
(9)所有前线的军队,不论陆军、空军和地方部队,都进行了英勇的抗战……;买和不买都在你,又没人强迫你……[3](1998:273)
张斌本,还特别作了提示:表示选择关系的“和”“目前大都用‘或’”,所举例句是:
(10)无论刮风、下雨和下雪,他都是第一个到校|……不管同意和不同意,你总得先表个态[2](2006:242)
曲阜师大本,明确指出了“其意思和用法相当于‘还是’或‘或者’”,所举例句见(8)中的后两句。还补充说明了一点:“不过,现在一般已不把‘和’作为选择连词使用了。”[注]比较例(6)(3)与(8)的后两句发现,曲阜师大本的注释有自相矛盾之嫌。似乎含“周遍”义句子中的“或者(或)”就不表示选择,这是误解。(9)(10)就含“周遍”义,其中的“和”都能表示选择关系,何况“或(者)”?[5](1992:211)
唯独北大本没有把“和”注解为选择关系。
从这几本词典的提示、说明看,“和”的这种越俎代庖表示选择关系的用法是弱势用法,正在逐渐萎缩。数据的统计,基本可以验证我们的看法,我们在北大语料库中搜索到“无论……和……”727条,“无论……或(者)……”1730条;“不论……和……”416条,“不论……或(者)……”887条;“不管……和……”192条,“不管……或(者)……”302条。可见,用“或(或者)”与“无论(不论)/不管”搭配是强势用法。现代汉语教材几乎没举“无(不)论……和……”这类例句是有道理的,因为教材对语言运用具有规范示范作用。
其三,语法学家对“或(或者)”的语法性质或意义的认定,是重要的理论依据。当“不论(无论)/不管”后面的并列项中间没用连词的时候,如果要添加连词是添加“和”还是“或者(或)”呢?二者的语法性质或意义又是什么呢?许多学者或教材都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这里仅以邢福义的论述为代表。他在谈到“无论p,都q”句式时指出:“无论(不论)”的后面的列举项之间可以添加“还是、或者”之类的选择性词语。所谓列举的形式,包括:“a+b+c”并举式,“a+不a”然否式,“a+z”对立式。分别举例如下(括号里的词语是引者添加的):
(11)不论整顿领导班子,[还是]整顿作风,[或者]整顿政治机关,没有一股子劲头不行。(《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119页)
(12)不管你信[还是/或者]不信,他做到了!
(13)认识的,不管事急[还是/或者]事缓,都要坐下喝口水才去。[6](2001:345)
邢福义明确指出:应该添加“或者”之类,其语法性质是“选择性词语”,而不是“并列性词语”,虽然由“或者”所连接的各项是列举项或并列项。
至于为什么会把与“无论(不论)/不管”相搭配的“或者(或)”理解为并列(加合)关系(相当于“和”),不认可它所表示的选择关系,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其一,与对范围副词“都”的误解有关。
诚然,“都”要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的事项搭配,并列项中间或最后两项之间要用连词“和”,例如:
(14)小李和小王都去|老虎、狮子和豹子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小李都去|*老虎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
也许有人认为,如果把“无论(不论)/不管……或者(或)……都……”中的“或者(或)”理解为表示选择关系(二者选一或数者选一),就与“都”的语法意义相矛盾了,于是,就认为“或者(或)”只能理解为表示并列(加合)关系,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无论(不论)/不管……或者(或)……都……”中的“都”,虽然也要求其前面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项,但并不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项同时出现[不是“并存”,而是“单存”——出现一个即可:一个台前一个(或几个)幕后],也就是说,两个或以上的事项之间是并列(加合)关系还是选择关系,“都”是不管的。
以(3)为例,当说话人选择前一项(处于台前)时,后一项便处于幕后,当选中后一项时,前一项便处于幕后,即“无论(不论)/不管……或者(或)……都……”格式蕴含着两个供说话人选择的命题:
A、大汉族主义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B、地方民族主义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
选择A时B处于幕后,选中B时A处于幕后。这不由得令我们想到了认知语言学上经典的“主景”与“背景”的关系——花瓶与人脸的图景,当说话人选择A(即A为主景——花瓶)时,B为背景——两张对视的人脸;当说话人选中B(即B为主景——两张对视的人脸)时,A为背景——花瓶。
其二,把语法上的选择复句等同于逻辑上的选言判断。逻辑上的相容性选言判断包含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从两个或几个选言支中任选一支(仅出现一种情况);一是两个或几个选言支都选中(两种或几种情况都出现)——等于没有选择,此时的“或(或者)”相当于“和”。
而语法上的选择复句一般不要求全部选定,即不存在不选的情况。从我们掌握的近20种现代汉语教材来看,明确表示数者选一和二者选一的还是占多数。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是这样解释选择复句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未定选择,内部又分数者选一(又称任选)和二者选一(又称限选)两类”[7](2007:125)。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下面一些现代汉语教材: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冯志纯主编的《现代汉语》(第六版)(西南师大出版社2008);
杨贵雪、翟富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徐青主编(张斌主审)的《现代汉语》(修订版)(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张静《汉语语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吴启主主编《现代汉语教程》(湖南师大出版社2003);
司徒允昌、刘莉芳《新编现代汉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邵霭吉、冯寿忠主编《现代汉语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胡习之、高群主编《现代汉语课程导学与考研辅导》(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等等。
明确指出相容性选择复句可以选一件或几件甚至全部的有:刘焱、汪汝东、周红编著的《现代汉语概论》(留学生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王汉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实用教程》(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等。只是笼统地表示选择的,有邢福义和汪国胜主编的《现代汉语》(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等。
还有的教材对不相容性选择复句的解说有误,比如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重订本)在谈到“选择未定”时说道:“用‘或者……或者……’一类关联词语,可以表示在两样事情中选取一样,也可以表示在多样的事情中选取一样,不排除第三种可能性。例如:
“/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是用实践来检验认识,还是用认识来检验认识,还是用认识来检验实践?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斗争的焦点。”[8](1995:362)
上述两例只能表示“在两样或多样事情中选取一样”:前一例要么选择前项,要么选择后项,“二者必居其一”已经把话说死——没有第三种可能性(虽然客观上存在既不把老虎打死,也没被老虎吃掉的可能性,但说话人没有这一层意思,因为这是用的《三国演义》中的武松打虎之典);后一例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说,只能选择“用实践来检验认识”,没有第二种可能性,更谈不上第三种可能性。即使是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也会只选择其他两项中的一项。因此,“不排除第三种可能性”之说与两选一和多选一是矛盾的。
我们浏览了许多学者对选择复句的解说,发现“中逻辑之毒”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乏名流。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还特别提醒读者注意:“‘或者’表示的选择关系,有的是相容的,有的是不相容的,要看词义句义而定。如‘吃鱼或者吃虾’(X)可作三种选择:只吃鱼,只吃虾,吃鱼又吃虾[注]我们在农学专业的四个班的学生中作了问卷调查,设计的题目是:当说话人说“吃鱼或者吃虾”时,其意图是:甲、含二种选择:要么吃鱼,要么吃虾;既吃鱼又吃虾( );乙、只是一种选择:要么吃鱼,要么吃虾( ) 。统计结果是:选甲的11人,占8.3%,选乙的122人,占91.7%。(第三种情况等于不选择,此时的“或者”相当于“和”——引者按),因此是相容的。而‘去’或者‘不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去,要么不去,因此是不相容的。”[2](2006:258)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朱德熙,他说:“或、或者、或是”“表示选择关系,但也不排斥兼有,例如:
“你上这家铺子去,总能买着牛肉或者羊肉(Y)。”
“这是说两种肉里总能买着一种:有时能买着牛肉(甲),有时能买着羊肉(乙)。不过这也不排斥有的时候两种肉都能买到(丙)。”[9](1984:158)
我们觉得,选项的相容与否,与“或者”表示选择没有关系。其实,选项相容是从客观实际说的,即使选项相容(两种或多种情况可以同时发生),说话人在主观上也是表示选择的,比如X句,虽然在客观上鱼和虾可以同时吃,但并不等于说话人就含有这个意思,说话人仍是表示从两项中选择一项。如若不然,何不就说“吃鱼和吃虾”?如果X句还表示“吃鱼又吃虾”,那么,有时说成“吃鱼或者吃虾,或者鱼虾都吃”,又怎么解释?
同理,朱德熙举的例子虽然客观事实上可以两项“兼有”,但说话人在主观上仍是有所偏指的。我们觉得“和”与“或(或者)”的语法意义应该明确分工。以上面甲乙丙三种情况为例:Y句用“和”(A)对应于丙[注]“这家铺子总能买着牛肉和羊肉“系联言判断,而逻辑上的联言判断要求两支都真。,Y句用“或(或者)”(B)对应于甲和乙。如果说,用“和”也可以对应于甲和乙,那是越俎代庖,抢了“或(或者)”的戏;用“或(或者)”也可以对应于丙,也是越俎代庖,抢了“和”的戏[注]只有说成“这家铺子总能买着牛肉或者羊肉,或者两样都能买到”(C),才能涵盖甲乙丙三种事实。当然,就反映客观事实而言,A对应于丙,B对应于甲或乙,C对应于甲乙丙三句,这是最准确的表达。可是,语言表达毕竟不是逻辑的真假值——非真即假,有时反映客观事实可以打点折扣:用A句来反映事实甲或乙,用B句来反映事实丙,就是通常说的“基本正确”或“基本属实”,如同“基本合格(满意/同意/完成)”之类。。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种语言事实:有时在Y句之后还有一句“或者两种肉都能买到”,本是正确的表达,岂不成了脱裤子放屁?再看一个实际语例:
(15)这个作品在思想性方面有缺点,或者艺术性方面有缺点,或者兼而有之。
这是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10](1979:116)中的一个例句,按照该教材的理解,前两支可以相容,即存在三种可能性:某作品仅思想性方面有缺点;仅艺术性方面有缺点;两个缺点同时存在。果真如此的话,“或者兼而有之”一支岂不多余?这类例子媒体上随处可见(我们在北大语料库中搜索到24例),信手拈来几例:
(16)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流通商品量增加,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减低,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流通手段量就会增加。(《资本论》第三章)
(17)国家采取减免税收或增加开支的办法,或者这两种方法兼而用之,以提高需求和生产,使经济恢复充分就业。(《近墨居》142期)
(18)若第二次或者屡犯,将被处以5000新元以下的罚款或12个月以下的监禁,或者二者兼施。(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19)向“金星落处的天空”(雪莱语),结果成了诗人,或者成了疯子,或者二者都是。(杨静《蒲松龄的情人》)
(20)这些结果可以在具有相似损伤或相似病症(或者二者皆有的)病人之间进行比较和对照。(淡然《宇宙和生命全集·惊人的假说》)
上述判断的选言支都是相容的。如果说两支之间还蕴含了第三种选择的可能性——二者同真,那么,第三支(画线段)岂不都成了画蛇添足吗?有这么多的蛇足语病吗?
同理,例(1)中的城市(是一片兴旺景象)和乡村(是一片兴旺景象)、刮风(没缺过勤)和下雨(没缺过勤)都是相容的选言支——客观上两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但这并不等于“或者”就是“和”(加合)的意思,作者在主观上仍然是选择的意思,二者选一。(3)(5)(6)(9)四例可作类推理解。
其三,拿广义释狭义。语法复句中与“偏正复句“并列、表示大类的“并列关系”,包括狭义的并列(平列)、递进、选择、承接、解说等五种。“连词‘或者’用于并列结构中”[4](北大1982:250),如果把“或者(或)”的语法意义理解为广义的并列关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种解释等于没有解释。
其四,认为含“周遍”义句式中的“或者(或)”不再表示“选择”,而是表示“并列”或”列举”,用“和”就更是如此。以曲阜师大本和北大本为代表。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无论(不论/不管)……或者(和)……”句式的“周遍”义(全都如此,无一例外)并不影响“或(者)”与“和”的语法意义——表示选择关系,因为,无论若干事项之间是并列或者选择关系,排列在线型序列都表现为列举或并列事项(参见前文邢福义的三种列举形式中间可以添加“或者”之类的“选择性词语”)。
“无论(不论/不管)……或者(和)……都……”是一种借代——以偏概全的用法,以例(1)为例,以“城市(一片兴旺的景象)”(局部)或者“乡村(一片兴旺的景象)”(局部)为例叙述祖国大地全都如此(全体);以“刮风(没缺过勤)”(局部)或者“下雨(没缺过勤)”(局部)为例说明所有的恶劣天气都是如此(全体)。
(21)国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土地实行征购、征用或者收归国有。
(22)这个班的许多情况和去年毕业了的那个班的情况相同或者近似。
(23)这些战争都是革命战争,战争所反对的对象都是反革命,参加战争的主要成分都是革命的人民;不同的只在或者是国内战争,或者是民族战争;或者是共产党单独进行的战争,或者是国共两党联合进行的战争。(《现代汉语虚词例释》250页)
上述例句,《现代汉语虚词例释》认为“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同时存在”(与“表示选择”的义项对立)。我们不敢苟同,我们以为,用于几个并列项或列举项之中的“或者”,“对于总体中的个体来说,仍然只能选择其中一项”[3](侯学超1998:290)。比如第一例的意思是:下面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可行的,三者选一即可:国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土地实行征购;国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土地实行征用;国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土地收归国有。并不是:国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同时对土地实行征购、征用并且收归国有,因为三个选项是不相容的: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针对同一个对象,采用了第一种情况,就绝不可能还采用第二种或第三种情况。此例就如同“(针对同一犯罪事实)根据刑法第X条可以判处有期徒刑X年、无期徒刑或死刑”,只能三选一。同理,第二例的意思是:说这个班的许多情况和去年毕业了的那个班的情况相同也行;说这个班的许多情况和去年毕业了的那个班的情况近似也可以。绝不是:这个班的许多情况和去年毕业了的那个班的情况既相同也近似,因为二者不能相容:是相同就不是近似。第三例中的“或者”也是表示(不相容的)选择的,与前两例不同的是,须进行两次选择:即两个二选一。当然,我们也承认,此时的选择义有所淡化,可以理解为“有的”或“有时”,这是“选择”义的一种引申。这种用法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就注解为“有的,有的人”[11](1981:109)。
其实,“有的”和“有时”也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前者表示从若干种情况中选择一种情况,“有的”是“有的情况(人/事物等)”的省语;后者是从一根无限延长的时间链中截取(选择)的一个时点或时段。有鉴于此,侯本把“或者”意为“有的”的解释仍归于“选择关系”的义项之下[3](1998:290),以别于曲阜师大本(归入并列关系)和《八百词》(既不归入选择关系,也不归入并列关系,而是另列义项)的解释(按:张斌本和北大本未注解“有的”或“有时”),是有道理的。
(24)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叫做世界观,或者宇宙观。(《八百词》例)
(25)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虚词例释》例)
(26)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虚词例释》例)
(27)老一辈人提起她(李双双),都管她叫“喜旺家”,或者“喜旺媳妇”。(侯本例)|猫熊亦称大熊猫,或熊猫|《红楼梦》或《石头记》,清人曹雪芹所撰。(侯本例)
目前几乎所有的虚词词典都认为上述句子中的“或者”是表示“等同”的。其实,所谓“等同”是两个并列项所显示的关系(如世界观=宇宙观),跟“或者”没有关系。据此,我们以为,它还是表示选择的,表示一种事物有两种名称(说法),选择一种即可,“或者”相当于“或者说”或“也可称为(说成/叫作)”。如第一例的意思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叫做世界观也行,叫做宇宙观也可以;第二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辩证唯物论“的意思是,“辩证唯物主义也可称为辩证唯物论”:前两例中的“或者”用于两个等义词之间;后两例中的“或者(或)”用于同义词之间:第三例的意思是某一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叫它“修正主义”也行,叫它“右倾机会主义”也可以;第四例可作类推理解。
不过,《八百词》等词典仅注为“等同”,失之笼统,《虚词例释》作了进一步的解说:“即表示两种名称同属一个概念,或同属一类的概念”[4](北大1982:250)。只是“两种名称”也好,“一个(类)概念”也罢,都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就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而言的。
令我们欣喜的是,也有词典的注释一反常态,与众不同,比如侯学超本认为用于同义词或等义词中间的“或者(或)”“表示并列关系,被连接的两项所指相同”[3](1998:290),但“并列关系”之说过宽,在外延上涵盖了第一义项的“选择关系”,因为各个选择项之间也是并列关系。
“或者(或)”虽然表示选择,但有倾向性,排在前面的选项是表达者首选的,排在后面的是备选项,比如(24)中的“世界观”是首选项,“宇宙观”是备选项。有时,备选项以插说语(加括号)的形式出现。如例(20)中括号内的选项。又如(见括号):
(28)日本政府反思自己的社会政策,探索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途径,于1998年颁布了《特定非营利事业促进法》(或者称“NPO法”)。(人民网2008-11-16)
顺便提一下表示选择关系的几种符号:除了用汉字“或者”或“或”表示选择关系,还有斜线号(“/”)、括号、顿号及分号等形式,各举一例:
(29)如表达“变化”义的,一般可以变换成“把/拿……作为/当作……“结构。(《汉语学习》2010年第3期第6页)。
(30)该公司70名职工11月10日食物中毒,确诊为食用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的红烧肉所致。(中广网2010-09-02)
(31)无论是在中国、美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的证券市场,都不应该把价值投资和波段操作相结合。(和讯网 2011-01-22)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连词“或者(或)”在任何时候都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虽然有时可以理解为“有的”或“有时”。现将连词“或者(或)”的注释重新构拟如下: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1、单用,在所提供的两种事项中选择一种。连接词或短语:
寄纸质本或者电子本都可以|凭身份证或者学生证报名
连接小句:
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幅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侯学超本例)
2、几个连用,表示在所提供的几种情况中选择一种:
你拉着你妈妈,或者爸爸,或者祖母,或者哥哥,或者老师,请他们说一个故事(侯学超本例)
3、构成“无论(不论)/不管……或者……都……”的句式,表示从几个事项中选择一项,强调所列事项中的任何一项都是如此、无一例外;“或者”相当于“还是”。
见例(3)。
4、用于两个同义词或等义词之间,表示同一种事物有两种名称或说法,从中选择一种,相当于“也可以称为(说成/叫作)”;一般前面的一项是优选项,后面一项是备用项。
短语或者词组|青霉素或者盘尼西林|例(27)
5、几个连用,一个“或者(或)”引出一个事项,从中选择一项;可以理解为“有的”或“有时”。
每天清晨都有许多人在公园里锻炼,或者跑步,或者打拳,或者做操(《八百词》例)|她或者洗衣,或者做饭,或者喂鸡喂猪,一会儿也不闲着(曲阜师大本)
至于连词“和”,我们赞同北大本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新华字典》等普通词典的做法,仅注释表示联合(并列)关系,不认可选择关系——这是出于“和”与“或者(或)”分工明确而彻底、避免二者混用的考虑。
[参 考 文 献]
[1]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曲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6]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增订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胡裕树.现代汉语[M].重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9]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 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 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