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13-01-29 07:23张合林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经济区河南省因子

张合林,赵 明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当前形势下,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各个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经济社会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探讨中,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高友才以中原经济区城镇网络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断裂点理论及主成分分析法并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优化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促进中原经济区协调发展提供了战略构想。[1]

张合林从加快中部地区政策回填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角度出发,以破解二元经济结构为突破口,促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崛起。[2]

陈秀山、陈斐认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重点是: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一方面,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建立和健全区域之间共生、和谐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等区域经济协调互动机制。[3]

二、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6年提出,他认为:一个区域的所有地区并不是以同样速度增长,而往往是在某一点或者几点发展最佳,这些经济高速增长的点即是所谓的增长极,它们一般是城市或者大型工业基地,在整个区域发挥支配作用。

中心-外围理论。弗里德曼在考虑区域不平衡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中心区发展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从而呈现出二元经济结构。

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从客观上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差,有经济梯度就会有空间推移。因此区域经济学理论要求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客观水平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处于二、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4]

三、河南省主要经济区域概况

按照《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四个经济区。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豫北经济区由安阳、鹤壁、濮阳3市组成。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市,位于河南西南部。黄淮经济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市。四大经济区域GDP、人口比重如下:

表1 河南省四大经济区GDP、人口比重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GDP比/人口比高出黄淮经济区近两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会扭曲各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助长各区域的利己行为、短期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剧矛盾,导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协调,进而影响整体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为研究影响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率、科研投入、运输量等13项指标对18地市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表2 河南省各地市统计指标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

将表2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个因子特征根、方差、累积贡献率如下:

公因子的抽取个数取决于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方差贡献,方差贡献越大,公因子越重要。一般认为,当重要性居于前几位的因子的总体方差贡献率达到或者超过85%时,后面的公因子就可以不考虑了。[5]由于公因子3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2.688%,因此选择抽取3个公因子,用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公因子载荷矩阵如下:

表3 公因子载荷矩阵表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

由表4可以看出:公因子1为经济规模因子,GDP总量,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在其中承担较大载荷。公因子2为城市化及生活水平因子,城镇化率、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在其中承担较大载荷。公因子3为能耗因子,GDP能耗指标在其中承担较大载荷。已知三个因子特征值,可计算出相应的因子权重如下:

表5 公因子权重表

已知三个公因子得分,及其相应权重,则综合得分即是公因子得分和权重的线性组合F=a1x1+a2x2+……+aixi(i=1,2……m);a为公因子得分,x为相应权重。最终计算得到18地市经济综合水平如下:

当研究对象的特征比较多而又不能综合分析时,简单的定性分析显然不能承担,因此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几种类型,进而分析不同类型的特点。将18地市各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结果冰柱图如下:

表6 河南省各地市综合得分表

图1 聚类分析结果冰柱图注:以纵轴刻度为聚类个数依据,相邻的城市归属同一聚类。

由以上分类可以明显看出,郑州作为全省的中心,其增长极作用非常明显。其辐射范围内的地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聚类分析结果上表现为这些城市归属于高阶聚类。而京广线以东的部分地市,尤其是黄淮地区,由于距离较远,且交通网覆盖范围较小,经济指标在区域内表现趋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当群集数为5时,分类情况如下:第一类:郑州;第二类:洛阳;第三类:焦作、安阳、济源;第四类:南阳、许昌、新乡、平顶山;第五类:开封、鹤壁、信阳、濮阳、漯河、三门峡、周口、商丘、驻马店。

以上结果表明:区域规划应当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以焦作、南阳、新乡、济源、许昌、平顶山等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借助周围城市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也较为互补的优势,不仅能够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也能够放大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河南省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区位的比较优势在弱化。河南省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然而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中部六省呈现齐头并进形势。同为中部地区,安徽地处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连接地带,占有承东启西地位。湖北省武汉都市圈占据长江这一黄金水道。江西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结合部,相对于河南省以上地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这一结果将导致河南省区域经济竞争压力增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

当今,经济环境比较复杂,经济运行效率差。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且充满了变数。国内市场受到美、欧债务危机冲击,市场信心动摇,由此引发的经济波动势必较为频繁。中部地区能耗指标整体偏高,河南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以及单位GDP电耗都在中部地区排名倒数第二。如何使河南省从粗放低效的“速度型、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结构合理、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方式应当是发展的重心。[7]

表7 中部六省能耗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统计公报

城镇化水平低。虽然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增速很快,并且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然而城镇化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到2009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在全国倒数第5位,中部地区倒数第1。并且由前文因子分析可知,城镇化率已经成为影响河南省区域经济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按照《2010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河南省2010年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在全国居于第26位。河南省是GDP大省,但是由于农业负担过重,财政收入有限,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R&D投入强度长期在低位徘徊,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8 中部六省R&D经费内部支出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

按照钱纳里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人均GDP达到2400~4800美元之间,就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如表8所示,按照此标准,河南省政府投入的R&D经费所占的比例应该在45%~50%之间,而实际离这一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河南省对R&D活动还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省属科研机构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六、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建立合理高效的经济布局。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产业的集聚,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规模集聚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按照中原经济区以及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五级现代城镇体系,以城镇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引导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2.通过政府干预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历程为:低级型、极核型、点轴型、网络型。如果任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始终停留在极核发展阶段,极化效应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极化效应起着主导作用,核心区域的涓滴效应难以带动外围地区发展,反而需要外围地区支撑。要改变这种情况,缩小区际差距,只能依靠政府进行政策干预。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区域经济学就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3.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支持中心城市优化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城镇和功能区为经济腹地的空间格局。增强城乡二元联动协调发展。继续发挥中小城市促进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从而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周边地区劳动力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推动城乡之间经济资源的均衡分配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拓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高友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多中心多层次城镇网络构建研究[J].中州学刊,2012(1):50-54.

[2] 张合林.从中部地区六省比较看中原崛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40-43.

[3] 陈斐,陈秀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重点——x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J].生产力研究,2007(9):140-144.

[4] 刘荣增.区域经济系统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59-93.

[5] 喻新安.中原经济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12):23-29.

[6] 刘荣增.区域经济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6.

[7] 范炳良,田霖.引导社会资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学习论坛,2010(4):75.

猜你喜欢
经济区河南省因子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