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彩凤, 杨 蒙, 雷 妍
(陕西科技大学 轻工与能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目前,数码印刷已成为印刷业最热门的话题[1].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不断渗透到印刷业的各个环节,数码印刷正影响着全球的印刷产业格局[2].业内人士均知道市场上数码印刷机的数量正在增多,它们的生产效能也正在扩大[3].数码印刷最主要的特征是个性化印刷,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码印刷相关设备、材料、工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码印刷产品在色彩再现、印刷精度等质量方面也不断提升,数码印刷逐渐在短版印刷方面体现出了更大的优势.用客观数据表征彩色数码印刷品的质量特性将有助于推动数码印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彩色数码印刷品的网点再现规律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用数据表征其网点扩大状况,为今后数码印刷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或借鉴.
本次实验测试对象为180线/in(爱色丽测试版专用)的圆点构成的网点测控条,由C、M、Y、K、R、G、B、3C、4C组成一个测试单元,测试单元中的网点大小分布以印刷行业常规用的测控条为参考,将测试单元水平排列后沿印刷机纵向双联拼版形成测试版,目的在于检测数码印刷品的质量均匀性.如图1所示,CMYK从下到上网点大小分别为:
1%2%3%4%5%10%15%20%25%30%35% 40%45%50%55%60%65%70%75%80%85%90%95%98%100%.
图1 双联拼的测试版
选取彩色印刷中常用的、最具代表性的铜版纸和哑粉纸进行测试,共9种纸张,分别是: 128 g/m2、157 g/m2、250 g/m2、200 g/m2铜版纸,105 g/m2、128 g、157 g/m2、250 g/m2、200 g/m2哑粉纸,
目的在于检测不同品种、不同克重的纸张使用数码印刷时其印刷质量再现状况.铜版纸和哑粉纸通常用于印刷高精度的印刷品[4],因此,测试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1.3.1 印刷设备
HP indigo 3550.
1.3.2 印刷地点
西安美中兰克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1.3.3 印刷条件
温度25 ℃;相对湿度55.
1.3.4 印刷材料
纸张:105 g、128 g、157 g、250 g、200 g铜版纸,128 g、157 g、250 g、200 g哑粉纸;印刷油墨:HP电子油墨.
印刷时每种纸张分别连续印刷3张,共9种纸样,印刷27张.
获得彩色数码印刷样张后,使用X-Rite 530进行网点测试,以样张左侧为例CMYK网点值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纸张同侧网点测试值/%
表1续表
表1续表
表1续表
表1续表
对CMYK测出的网点值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同类纸张同一测试单元同一测试部位的网点值计算其平均值.
对测试版左右两侧进行网点扩大值计算.网点扩大值定义为印张上的网点值与印版上的网点值之差[5-7],根据这个定义,用样张上测试的网点值减去测试版电子文件设计的网点值,即得相应的网点扩大值.处理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纸张不同色别网点扩大值/%
以样张左侧为例,通过表2找出网点扩大最大值发生的网点面积部位,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纸张网点扩大最大值发生部位/%
本次实验通过大量的数据测试与计算,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彩色数码印刷质量受纸张性能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克重对图文再现状况影响很小.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克重的铜版纸和哑粉纸网点扩大状况近似相同.
(2)彩色数码印刷质量受印刷部位的影响不大,在机器的轴向上质量均匀.由表2可以看出,每种样张的每一个测试单元左右两侧网点扩大状况近似相同.
(3)彩色数码印刷质量的网点扩大比较大.由表2得知,本次实验测得彩色数码印刷网点扩大值均超过20%,最大达到31.487%,大于传统印刷国家标准中精细产品,接近国家标准中一般产品要求.
(4)彩色数码印刷质量的网点扩大最大发生在网点面积为20~35%附近.由表3看出,网点扩大最大值分布偏向中亮调区域,这和传统印刷中的网点扩大分布规律差别较大.这点有待进一步地测试和分析.
喷墨数码印刷由于油墨为液体状[8],通过液滴再现图文,因此网点扩大整体偏大;由于是无压印刷,因此受纸张的表面状况及克重影响不大;由于喷墨量是电子信号控制[9],因此图文分布位置受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彩色数码印刷产品质量与传统印刷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10],发展数码印刷有助于减少印刷质量过多受操作人员经验积累的影响,质量稳定,操作简单方便.当然,针对网点扩大较大的不足,适合数码印刷的专用纸张有待开发和研究.
[1] 杨 净.数字印刷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0-45.
[2] 佚 名.数码印刷的优势[J].印易得个性杂志,2011,23(7):65-68.
[3] 佚 名.数码打样的工作原理及打印设备[J].印易得个性杂志,2012,17(12):30-33.
[4] 郑元林.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4-36.
[5] 刘 昕.印刷工艺学[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9:27-31.
[6] 黄颖为.特种印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6-30.
[7] 余节约.胶印工艺与质量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6-58.
[8] 陈 虹.平版印刷[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106-108.
[9] 刘世昌.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5:16-20.
[10] 管力明,林 剑.胶印过程的控制特性分析[J].包装工程,2007,28(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