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人才计划及其启示

2013-01-29 19:49萍,曹
中国科技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领军科研人员瑞典

牛 萍,曹 凯

(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北京 100045)

瑞典只有900多万人口,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三[1]。航空、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仪器、建筑科技、环保产业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瑞典科技创新的成就,与其历史悠久的创新文化、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富有活力的创新主体密不可分。同时,由瑞典科学研究理事会、部委隶属机构和公共基金会等机构组成的公共财政投入的研发资助体系 (以下简称公共研发资助体系),围绕瑞典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各自的职能定位形成的相互衔接、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资助格局,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中,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 (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以下简称SSF)在瑞典公共研发资助体系中,以资助个人、团队、研究中心和人才双向流动的人才计划为依托,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做法。

1 SSF人才计划

SSF是一家独立于政府的公共基金会,1994年由瑞典议会成立。基金资本来源于1984年社会民主党政府用大约60亿瑞典克朗 (约合目前56亿人民币)的企业红利成立的受雇者基金 (Wageearner Funds)[2]。SSF资助与瑞典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高度战略相关性的研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定期调整其优先领域。当前,SSF每年将基金增值的大约5亿~6亿瑞典克朗资助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技术、信息和传播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学等五个领域[3]的人才及其研究项目。

1.1 SSF是公共研发资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典的研发投入以企业为主,超过全国研发投入的70%[4]。公共研发资助体量较小,不到全国研发投入的30%,其中近60%通过竞争性的方式分配。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占主导,但多围绕自身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近70%的跨国公司[5],更是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不能充分考虑瑞典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此,1994年,瑞典将政府和议会掌握的公共基金直接转为以SSF为代表的独立运行的研究基金会,使其有更大的自由决策权并以多种形式资助事关瑞典战略发展的科技创新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从2000年开始,瑞典政府又组建了科学研究理事会和各部委隶属的资助机构,以瑞典科学研究理事会和瑞典创新体系局为代表,统筹协调特定领域的资助,例如国防科学、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这样,瑞典就形成了政府部门直属的资助机构和政府创办的公共基金会组成的公共研发资助体系,在资助基础研究、促进研究与开发及产业化之间的协调合作、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设优越的创新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瑞典公共研发资助体系中,SSF与瑞典科学研究理事会、瑞典创新体系局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一是在资助的研究类型上,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瑞典创新体系局主要资助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SSF则致力于解决公共财政资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衔接不畅、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困难等问题。二是在资助的形式上,科学研究理事会和创新体系局立足于传统的科研项目,从项目研发的视角推动科技创新;SSF则从资助人才的角度推动科技创新,与研究理事会和创新体系局的资助形成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多元的资助形式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

1.2 SSF人才计划的设计和布局

根据瑞典政府制定的SSF战略规划和“基金会条例”,SSF的使命是创造优越的研究环境、产出国际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和吸引国际顶尖研究人员,提升瑞典的国际竞争力。为更高效地配置资源、避免重复支持和投入,SSF的资助活动应当与其他机构区别开来,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建立研究中心资助跨学科研究,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研发合作,促进研究人员在大学、院所和公司之间的流动,培养研究人员并建立产学研合作网络等。依据上述规划和定位,SSF设立了四类计划。

第一类是资助中青年科学家的个人计划 (Individual Grants),代表项目为“未来研究领军人才” (Future Research Leader,以下简称未来领军项目),旨在资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瑞典未来学术和产业研究领军者的青年科研人员,并帮助其建立学术与产业的交流合作网络,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人员的互通。入选人才将获得每人5年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60万人民币)的资助。最优秀、成就最大的未来领军人才,将获得“成功研究领军人才”项目 (Successful Research Leader)的进一步资助。

第二类是资助研究团队和科研人员群体的团队计划 (或称协同计划,Synergy Grants),旨在发挥团队的优势、针对瑞典产业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技术攻关。该计划一般通过发布公告的方式,就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自上而下招募符合条件的团队。根据项目任务和学科领域的不同,入选团队可获得每年200万~700万瑞典克朗 (相当于180万~630万人民币)的研究资金,连续资助4~6年。

第三类是鼓励大学和企业科研人员双向流动以及国际合作的流动计划 (Mobility Grants),旨在探索促进科技资源特别是科技人力资源高效配置的政策和措施,以人才的流动带动和提升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和增值。具体做法是,高校科研人员在企业从事研究工作期间,或企业科研人员在高校从事研发期间,SSF可为其发放4~12个月工资以及相关开支,包括差旅费、房租、依托单位的补偿等,金额不超过200万瑞典克朗。此外,若瑞典科研人员需要邀请优秀外国科研人员加入研究团队,SSF也可提供1~3年的资助。

第四类是战略研究中心项目 (Strategic Research Centres),优先资助在同一所大学或机构的多个独立团队,在中心主任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多个团队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围绕某一个重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SSF将战略研究中心作为组织模式创新和建设卓越研究环境的重要平台,资助强度为每年700万~1000万瑞典克朗,连续资助5~6年。

从上述四类人才计划的设计来看,SSF人才计划是一个系统的布局,既有聚焦中青年人才培养的个人资助项目,并对成长绩优者给予持续支持,又有利用团队的协同创新作用针对特定目标开展的技术攻关。同时,一方面通过制定鼓励人才双向流动的措施,为更好地盘活和配置科技创新要素中最具能动作用的人才要素进行机制探索,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多个团队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探索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目前,SSF的人才计划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未来领军项目为例,前两批的入选人才已经成长为瑞典科技和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治疗慢性疼痛、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新方法、根除耐药菌研究、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幅提升了瑞典在医药、信息和新能源方面的国际竞争力[6]。同时,已有受资助者进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担任委员。

2 SSF人才计划的特点

2.1 坚持国际视野全球开放

SSF瞄准的是提升瑞典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其人才计划的实施理念就是在全球视野下配置创新资源,将国际视野和本土需求有机结合。一是申请人的来源国际化。未来研究领军人才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申请,但要求入选后须在瑞典开展研究,以便更好地贴近瑞典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其次,合作研究国际化。通过流动计划吸引国外顶尖科研人员到瑞典从事合作研究。再次,评审专家国际化。SSF充分参考国际同行专家的意见,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人才的学术水平,例如战略研究中心项目就有73名国际同行参与评审[7],未来领军人才评价则按照申请人与国际同行专家1∶3的比例。这种开放的遴选态度和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用人理念值得借鉴。

2.2 评价人才重机制轻指标

SSF认为,人才本身的复杂性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不同类型和研究领域的人才也很难采用统一的指标来评价。因此,SSF不断探索遴选机制,一方面在遴选标准上强调原则性和导向性,不设定遴选指标进行量化打分,由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方式方法判断;另一方面,设计目标性强的遴选程序,发挥不同专家的优势,判定特定内容,提高遴选的针对性。例如,未来领军人才的遴选标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拟开展研究与瑞典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相关性;二是申请者拟开展研究的科学质量;三是申请者的创新和发展潜力、沟通和管理技能等。基于这三个标准,SSF设计了如下遴选程序:第一阶段,由瑞典学术和产业专家评价申请人的研究与瑞典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相关性;第二阶段,由国际同行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提出咨询意见;第三阶段,由第一阶段各小组组长组成评估委员会,审读国际同行咨询意见;第四阶段,由非科研人员的管理专家对申请人面试,判断其发展潜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此面试阶段与我国人才或项目等评审中的答辩不同,评审专家不是学术同行,避免了对项目先入为主的评价干扰对人才潜力的评价,主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了解和感知申请者的科研动机、意志品质、科学精神、沟通和管理技能等,判断其从事科研这一职业的发展潜力;第五阶段,由评估委员会和面试官组成新的小组综合前几轮考察内容的结果,确定建议人选。

2.3 建立严格的信息公开制度

SSF严格的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各类人才计划的遴选、资助和项目研究进展都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比如未来领军项目实施过程中,申请者情况、遴选结果及原因、入选者的科研项目进展等必须随时接受公众问询,不得有所隐瞒。因此,无论是申请者还是评审专家都必须客观公正地提交材料、进行评议、发布成果。这种信息公开制度不仅确保了遴选过程公平公正,也约束了科研人员的项目申请:科研人员所获得的项目资助会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中,若金额超过研发的需求,或者获得多重资助、造成资源浪费,这是瑞典社会所不能容忍的。瑞典根深蒂固的平等主义传统,使得获资助和未获资助的科研人员在生活和工作待遇方面基本相似,即便是工资,瑞典的税收杠杆也会使科研人员之间的收入没有实质性差异[8]。

2.4 经费管理灵活,实行预付制与报销制

SSF人才计划的经费管理非常灵活,在研究经费开支方面,入选者都有充分的自主权,可根据研究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并实行预付制和报销制。例如,在研究初期预付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让申请者自由使用,之后一段时间则根据实际支出在总预算的框架内向SSF定期报销,这样既避免了由于无法预见的科研进展而设计不合理的预算,又避免将全部经费拨付后,乱用和挪用经费的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得知,SSF人才计划的经费额度,经过大量的测算,能够保证研发的开展,入选人才针对特定的项目一般不会多头申请经费。同时,一定比例的资助经费可以用于人员工资和绩效,比如未来领军项目资助金额的20%可以作为工资发放给领军人才本人。团队计划也可根据任务特点将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人员工资,例如,2011年,材料科学团队资助经费中,不超过50%的经费可以用于团队负责人和主要成员的工资,但每名成员从资助经费中领取的工资不得超过个人原有工资的50%[9]。

2.5 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产学研结合

所有未来领军项目入选者必须参加SSF组织的一年两次的研讨会和国外访问,学习和实践领军能力,包括团队建设、沟通交流、管理技巧等。这项措施也帮助了领军人才建立交流与合作网络,促进未来的研究活动。同时,SSF注重促进研究与开发及产业化之间的协调合作,并将其渗透在遴选、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领军人才、团队和战略研究中心的评审需要考察其产业导向和应用前景,而评审专家也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SSF重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以未来领军项目为例,SSF预留30万克朗的资助经费,在领军人才需要将其成果商业化时拨付。

3 对我国人才计划的启示

3.1 加强人才计划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

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才计划的定位和认识存在一定问题,要么是将其等同于一般的项目资助计划,要么是把人才计划作为一种奖励和头衔,忽视了人才在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人才计划的核心,应该是通过资助人才来实现创新突破和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与资助项目互为补充,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人才计划的设计应该更加系统。

第一,要把人才计划放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背景下进行设计。要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特定的问题设计人才计划,形成与科技计划、基地计划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资助形式,形成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资助格局。

第二,要加强人才计划体系的设计。例如SSF针对个人发展、团队协同、环境营造和产学研合作等的特点和问题,从个人、团队、研究中心和人才流动等四个维度设计人才计划,通过建立完整的人才资助体系,把产出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营造卓越的研究环境和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单个人才计划的组织实施也要从整体考虑和布局。根据单个人才计划的特点,从遴选、资助、管理和考核等各方面做好衔接和呼应,避免把重心只放在遴选和拨款上,而忽视跟踪服务和后续管理,造成人才计划和人才培养不可持续。

3.2 加强人才计划过程管理的精细化

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是将管结果升华为管过程,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效益、保证人才计划的实施质量。

第一,通过精细化的遴选程序提高人才识别的准确率。SSF利用国内产业和学术专家对瑞典本国国情和环境的了解,对申请人的研究进行战略相关性评价,其学术水平则放到国际范围内由国际顶尖同行专家判断,避免了国内学术垄断和利益纷争。同时,使用非科研人员作为管理专家集中评价人才的发展潜力,避免了同行专家对科研项目先入为主的判定而干扰了对人才职业发展潜力的判定。我国现行的人才计划评审尽管也设有多个环节,但每个环节的作用雷同,未能突出不同阶段的评审重点和目标,造成每一阶段都围绕学术水平和科研项目进行评价,无法从不同的视角对人才和项目进行要素拆分和综合判断。

第二,通过精细化的跟踪与服务,降低人才计划实施的风险。人才计划并不是简单的选人计划,应该是人才资助模式的设计计划,要通过做好协调和服务,利用多元的支持方式降低人才从事科研的成本、拓展人才成长的空间,比如建立对绩优人才的滚动支持机制,对科研进展的绩效反馈机制,以及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沟通机制等。

第三,设计以人为本和尊重科研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现代科学中的许多重要突破都来自一个看似与当前研究无关的现象。但是,许多科学著作的常规做法是把科学发现展示为受逻辑性驱使,科研朝着特定的目标“定向”前进,依照谨慎制定的程序和实验计划进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形成了僵化的经费管理模式,研究人员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改变研究方向,没有给重大的意外发现留下空间。我国应该在人才计划中探索经费管理制度的创新,设计以人为本,尊重科研规律的经费管理办法,在简化初期预算的同时,加强经费使用的后期管理和审计;同时,探索实施与项目资助计划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的人才计划经费管理办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1]INSEAD.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2:Stronger Innovation Linkages for Global Growth[M/OL].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main/fullreport/index.html,2013 -02 -20.

[2]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About SSF[EB/OL].http://www.stratresearch.se/en/About-SSF/Mission/,2013 -02-20.

[3]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Research Strategy for 2012—2017[F/OL].http://www.stratresearch.se/Global/publikationer/om%20SSF/Strategifolder.pdf,2013 -02 -20.

[4]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Sweden[M].Stockholm:IVA,2008.11,19.

[5]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The 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 announces grants for Strategic Research Centres[EB/OL].http://www.stratresearch.se/global/utlysning_pdf/SFC04_en.pdf,2013 -02 -20.

[6]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The Future Research Leaders[EB/OL].http://www.stratresearch.se/Global/publikationer/rapporter/Hela%20boken.pdf,2013 -02 -20.

[7]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Strategic research centres for industry and society[R/OL].http://www.stratresearch.se/Global/publikationer/rapporter/StrategicResearchCentres2006—2010.pdf,2013 -02 -20.

[8]刘强.瑞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调节政策考察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6,(32):12-20.

[9]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The 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 calls for proposal for research group grantsfor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EB/OL].www.stratresearch.se/Global/utlysning_pdf/RMA11_en.pdf,2013 -02 -20.

猜你喜欢
领军科研人员瑞典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瑞典没有“剩宴”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古老的瑞典
新领军格兰仕参访活动
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