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杰,于可红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 杭州 310028)
个人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受到主体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参与程度可以通过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来解释。体育价值取向是个人从事体育活动时所表达的主体价值观念的总体趋向,它从总体上反映出个人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一般认识。对于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分析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兴趣爱好、参与程度以及习惯产生等问题。同时,关注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对更好地开展我国学校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有重大的意义。
价值涉及到所有人做出的关乎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类型的规范判断,是“值得个人或社会向往的行为或目标的特定方式之信念”。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始终要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价值,一方面一物之所以是使用价值,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属性,另一方面,价值也离不开人和人的需要,物的价值“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观点是: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表现,在这个关系中,客体的属性借助于它满足主体的需要的能力估价。
1.1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人们愿望的观念,是人们寄予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的亦或是不好的基本看法,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各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江畅认为,价值观念就是人们在关于各种事物所具有的各种价值的观点或看法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这些事物所具有的这些价值的信念。他认为价值观念有着错综复杂的内在结构,其结构大体可分为:①由关于目的的价值观念构成的目的或目标系统;②由关于实现目的的手段的价值观念构成的手段系统;③由在运用手段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包括选择手段和确立目的本身)应当遵循的规则的价值观念所构成的规则系统;④由关于保证规则有效遵循的制约机制的价值观念构成的制约系统。
李德顺在《价值论》中概括了价值观念特有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形式,他认为从内容上看,价值观念就是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么为好、怎样为坏,以及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等等的观念、思想、态度的综合;从形式方面看,价值观念的思想形式主要是信念、信仰、理想。基于这样的看法,他将价值观念定义为:价值观念就是观念形态的价值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形态,是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并认为价值观念来源于人们价值生活状态的反映和实践经验的凝结,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关于价值观念的一般内容要素及其基本结构,李顺德将其概括5个部分:主体意识、理想和信念、规范意识、实践意识、本位意识。两位学者对价值观念的定义和结构理解颇为相同,都是通过价值主体对价值目标的定位,在规范条件下以适当手段实现价值。但是两者相比,后者更突出价值主体在价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主体意识是全部价值观念的核心和灵魂,是一切价值观念的出发点,所有的价值观念都必须对价值主体即自我有个充分的认识和定位,包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和使命,包括责、权、利的定位。
1.2价值取向
关于价值取向的定义,迄今为止尚无统一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李德顺认为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一定的倾向性。袁贵仁认为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价值取向是指某一个人所信奉的,而且对其行为有影响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按自行的价值观念对不同价值目标所作出的行为方向的选择。价值取向就是最终决定做什么好或怎么做好,或者说,从价值、好坏的角度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尽管表述各异,但是都揭示了价值取向与人的行为的密切相关。价值取向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以及其它主体都有巨大影响。徐玲(2002)认为价值取向是指一种行为取向,它与动机取向是有区别的,动机取向相对情绪化,往往受感情驱使,而价值取向则比较理性,可见价值取向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取向。
徐玲认为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为需要、价值观念、情境,在价值取向过程中,它们各司其职,但又互相作用,彼此协同,共同决定着主体的价值取向。当自身内部或自身与环境之间失衡时,人们会产生求平衡的倾向,当这种求平衡倾向被主体意识到,就会激起主体求平衡的欲望与动机,产生行为意向,因此没有需要就没有求平衡的行为意向。价值观念是决定价值取向的内在根据,人自身的价值观念起到了筛选各种需求的作用。情境是主体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即主体所认识、所体验的环境,主要通过影响主体对价值目标的选择以及情境的压力作用使主体背离自身的价值观念,做出违心的价值取向两种方式作用于主体。结合以上学者对价值取向的理解,本文倾向于徐玲对价值取向的定义:基于主体内在的客观需要,通过自身价值观念的筛选而做出的行为取向,并受社会环境等情境因素的影响。
新世纪我国的体育价值取向特点是人本化,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追求个人的健康幸福,人格完善,满足个人的需要兴趣,培养现代社会性格和现代意识,适应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对于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也应当沿着时代特征的发展将重点聚焦于活动主体,也就是人本身。本文从价值的主体出发,暂且抛开客观要素,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对我国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进行归纳。
2.1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发展趋于本体化
陈融在《世纪之交中国体育的目标取向》中提到: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才能建立全面的体育目标取向。他认为,本体论是以个体为核心,强调人是体育的出发点,追求人的身心健全、人格完善,满足个人的需要、兴趣。当我们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时,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满足个体的需要;当我们把价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时,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满足社会其他系统的需要。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说明了只有体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必须紧密联系,有机结合才能建立一种全面的价值取向。廖年忠、谭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体育的价值取向》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无论是注重社会的“工具论”价值取向,还是注重个体的“本体论”价值取向,都是片面的,都是不符合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他认为体育与个人的价值源于在活动过程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而过度地强调体育的本体价值,将引导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一味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享乐而牺牲了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因此,应该确立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双本位的体育价值取向,既注重体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又不忽视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
何远梅在《论世纪转换中国体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位》中提出人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她认为社会发展的进步说到底是作为历史行进主体的人的进步,社会发展说到底也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的最高命题是彻底认识到体育自身的价值,使得饱受文明重压肢体不能伸展的脑力劳动者捡回日渐衰弱的肉体力度,摆脱长期以来自觉不自觉地限于“工具”的局限性。而可持续发展对世纪转换中国体育价值取向无疑是具有“范式变革”的意义,突出了协调为本的发展观念。只有坚持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体育与教育、文化等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三个协调发展”思路,才能促进人的发展,才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相适应。陈琦等在《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文章通过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从生物体育价值观到人文体育价值观的嬗变,阐述了人文体育观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他认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观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地域坐标,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准确定位,人文关怀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中国的人文体育观必定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以尊重人作为完备的个体的价值实现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作为当代人文体育观的实践目标。
上述文章阐述了我国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从改革开放到进入21世纪,国家层面的体育价值取向逐渐从注重社会价值的工具论,向关注个体价值的本体论转变,并向着追求两者平衡的目标发展。体育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政治需要,而是开始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个人价值。
2.2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现代体育价值重构必然导致单一价值向价值多元化转变,个体参与体育活动时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已经不再为社会的强制性要求所左右,这种选择的结果不仅仅是简单的项目等外显方式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价值具体选择的多元化上。郑汉山认为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明确、具体,凸显个体化,个性化,趋向于注重体育活动中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人欲望的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体育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参与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邓国良等在江苏省北部五个高校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依次为: 健身价值、娱乐价值、调节心理价值、竞争上进价值、培养意志品质、交往价值、审美与健身投资价值。王立小、陈东、周学兵等人则从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方面入手指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强身健体、消遣娱乐、体育成就等方面。邓永明、赵丽光指出大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运动娱乐、增强体质、个性发展、适应未来和心理健康五个方面,男生比较看重体质的增强方面,女生比较看重运动娱乐、美化形体方面。孙泊等对上海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选择进行了排序: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舒缓心理压力;娱乐、愉悦身心;塑造健美的体形;锻炼顽强的意志;结交朋友;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竞争意识;增进智慧、发展智力。陶勇、代春玲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一文中从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目的入手,指出增强体力和健康、散心解闷消遣娱乐、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精神情绪的调整是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的总体特征总结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大学生在体育价值的具体选择上大致相同,特别是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娱乐身心,促进人际交往,培养竞争意识等方面存在相同的认识。这也意味着在我国的高校体育中,学生对于体育的基本认识是普遍一致的,无论是自身对体育的认识,还是高校体育教学向学生传达的价值理念都是一致的。
随着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于个体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也逐渐趋于细化,当前对于价值取向的研究不再停留于功能价值上的论述,学者逐渐利用跨学科理论、模型来研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以及影响机制,通过规范性研究来预测和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过程中的现象。
3.1阶段变化理论
李繁荣等(2007)从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入手来解释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原因,并了解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身体锻炼量、自我效能感即身体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身体锻炼量也会较大,相应的身体健康也会处于较高水平。孙兴东(2010)则对大学生自我归因、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正确的自我归因和自我效能对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有积极作用。马勇占等(2012)通过跨理论模型中验证了自我效能和变化阶段在变化过程与身体活动之间的中介角色,认为自我效能不仅对身体活动有直接影响,还通过变化阶段间接影响身体活动。当个体有强烈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保持既定的锻炼频率与持续时间时,就会形成投入锻炼的强烈意向,从而可能促发实际的锻炼行为。
程小虎等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特点的调查研究》中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理论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在各阶段上的分布呈现出相同的“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另外,男女生中均出现学生放弃原有体育锻炼的习惯的情况,即回到基本不锻炼,或是没有规律的锻炼阶段,这种锻炼行为的动态性变化深刻地揭示了我国高校体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课题。常生、陈及治(2004)对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其不同锻炼阶段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和强度差别具有显著性。研究发现:在锻炼行为的变化阶段分布中,17.3%属于前意向期,27.1%为意向期,22.3%为准备期,14.48%为行动期,18.5%为维持期,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年体育消费水平、接受媒体体育信息状况、参加体育锻炼的同伴人数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
司琦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和心理因素研究》中通过阶段变化理论来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变化特点,并提出用于解释影响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心理决定因素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模型。研究表明处于不锻炼或不进行规律性锻炼的大学生占86.8% ,而进行规律性锻炼的大学生仅13.2%。研究还发现影响我国大学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心理因素共有锻炼的益处、锻炼的弊端、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反条件化、环境再评价和互助关系等8个,而在各阶段转化的过程中,影响锻炼行为的心理因素也有各有差异。漠视阶段向条件依存阶段转化时,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反条件化和环境再评价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意识提高与自我管理、自我效能存在负向因果关系;条件依存阶段向准备阶段转化时,对锻炼利弊的正确认识是影响反条件化、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对锻炼利弊的判断直接影响到变化过程因素,并最终造成自我效能的变化;行动阶段向维持阶段转化时,影响阶段转化的3个心理因素分别为锻炼的弊端、自我管理和锻炼的益处。
3.2承诺理论
鉴于我国大学生出现中断体育锻炼并且逐渐加剧的现象,锻炼行为的坚持和退出的原因成为了学者研究的焦点。陈善平在《大学生体育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理论模型的检验》中提出通过运动承诺理论模型来预测和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的行为意图,结果显示,运动承诺与个人投入、参与机会和运动乐趣存在正相关,与社会约束存在负相关。他认为大学生的锻炼承诺水平越高,其锻炼行为坚持情况就会越好,越不容易出现锻炼退出。与此同时,相继在《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与《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大学生锻炼坚持机制研究》中归纳出影响大学生坚持锻炼的16个因素,文章认为3个心理决策过程变量中锻炼效果评价对锻炼承诺的决定作用最大,而决策的前因变量中个人投入、参与机会、社会支持、运动能力、锻炼条件、锻炼氛围对锻炼坚持行为具有促进和加强的作用,参与选择、运动风险、社会约束和制度约束则表现出较大的负面影响。
3.3其他相关理论
邱梅婷等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中通过对不同锻炼习惯群体的研究来揭示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文章认为锻炼习惯的产生过程为:需要→动机→行为→效果→行为的持续和反复→习惯。体育的认识水平、对体育的兴趣爱好、锻炼的良好效果和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其中,从锻炼行为到习惯,关键在于锻炼行为的保持,而锻炼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身心效果是促使锻炼行为巩固或维持的关键。吕慧青、王进(2011)在探索体育锻炼行为动机冲突解释模型的研究中验证了刻板印象和自我意识分别在该模型中的中介解释效应。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个体维度在体育锻炼行为动机冲突解释模型中具有不完全中介效应的作用,个体自我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些研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体育价值取向逐渐从工具论向本体论、由单一片面向多元全面转变,其研究的重点也从体育的本质、目的、功能等向价值主体的行为层面逐步深入。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研究都开始借助其它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综合研究,以达到预测行为意向、解释锻炼行为的目的,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广泛开展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供理论依据。
但是,从中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我国对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对于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也有待深入,搜索到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大多。另外,从当前已有的行为层面的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存在体育锻炼行为极不规律的问题,即能够保持固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仅占极小一部分,大部分大学生都处于不锻炼或不进行规律性锻炼阶段。但是,从我国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具体选择的研究中了解到,大学生对体育的基本认识是大致相同的,而到了实际行为当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这表明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即对体育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公众媒介的宣传或是人云亦云,作为主体并没有切身的体会,没有从自身实践去认识、理解体育锻炼对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娱乐身心,促进人际交往促进作用。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通过对主体因素的剖析来探索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为促进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发展大学生体质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汪畅.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4]李德顺.价值论[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汪畅.论价值观念[J].人文杂志,1998(1).
[6]李德顺.价值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401.
[8]毛信德.当代中国词库[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9]徐玲.价值取向之本质探究[J].探索,2000(2):69-71.
[10]徐玲.价值取向的系统内涵[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0(1):20-23.
[11]陈融.2l世纪中国体育价值取向变化之前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3.
[12]廖年忠,谭沽.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体育的价值取向[J].体育学刊,2004:129-131.
[13]何远梅,韩会君.论世纪转换中国体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位[J].广州体育学院院报,2001,21(4):6-9.
[14]陈琦,杨文轩,刘海元,等.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2006,26(8):3-9.
[15]邓兴华,傅砚农.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于体育价值的重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7-10.
[16]郑汉山.广州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8,15(3):76-78.
[17]邓国良,纪丽娟.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及行为状况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59-61.
[18]王立小,陈东,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因素[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7(12):27-29.
[19]邓永明,赵丽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融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3):31-32.
[20] 陶勇,代春玲.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1):141-143.
[21] 马勇占,毛志雄,王东升.跨理论模型中自我效能、变化阶段对变化过程和身体活动关系的中介效应[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71-77.
[22]李繁荣,亓圣华,井厚亮,王辉.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及健康的关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54-56.
[23]程小虎,卢标,张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的调查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19(2):55-58.
[24]常生,陈及治.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9):69-73.
[25]司琦.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2):76-83.
[26]邱梅婷,贾绍华,陈琼霞,等.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87-89.
[27]吕慧青,王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动机冲突解释模型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12):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