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地理学范畴下的中国武术区域研究

2013-01-29 18:44王东旭
浙江体育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拳种学报武术

王东旭

(塔里木大学 体育工作部,新疆 阿拉尔 843300)

0 前 言

体育地理学是从地理学和体育学中演变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特性,是体育学的一个新的文化研究领域。关于体育地理学的研究,早在1992年百家[1]就对人类体育与地理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与作用。1994年郑勤[2]从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地理环境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关系研究,认为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着运动项目的产生、规范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对体育文化空间扩散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随之体育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有关体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愈来愈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3-5]。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中华武术,武术的发展和生存空间的变化标志着是中国本土体育的发展和继承方向。武术的发展和拳种的派别由于地域的差异性而具有区域性特点,同时作为一种承载不同地域武术丰富内涵与发展归属的文化形态,中华武术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也日益引起着人们的关注[6]。因此,武术区域研究作为地理学、体育学、历史学与武术文化学的交叉学科的共同理论研究,具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对于对挖掘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促进区域武术拳种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1 武术与环境相关理论研究

地理环境是武术拳种聚集和发展的生存空间。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要素禀赋共同形成了地域武术的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地域性是武术的一个重要和主要特征。著作第一部《中国体育史》的郭希汾这样解释道:“技击之有南北二派,实由于天时地理之关系,出诸天演之自然,非人力之能为也[7]。”以身体灵巧、反应敏捷、手势变化多为特色,形成了南派拳术善长上肢搏斗的风格特点,北派拳术则比较着重下肢的踢打作用,所以有“南拳北腿”之说,这也是由于地理条件、文化习俗的原因,在发展民间武术技术体系中形成了南、北流派不同的技击特点[8]。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季节、气候、地形等,它对中华武术拳种起源具有深远的影响,“南拳北腿”高度概括了南北方地域性的差异,南拳北腿的特点是由于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及人的思维、体质和气质的有所不同而形成的。因此,武术界有“拳兴于齐””“剑起吴越” “南拳北腿” “东棍西枪”等说法[9]。武术又是在中国文化母体之下形成的一个分支文化,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武术格局的形成具有地域因素。武术拳械流派的产生,带着因生态类型不同造成的地域色彩,这就是“北人善骑,南人善水”地域特点[10]。

目前关于武术与环境的相关研究有着不同的视点。如刘军[11]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武术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并对武术的起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进行了实证性分析。李龙[12]则发现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传统武术文化区域的多样性,认为传统武术是一种身体活动文化,不同区域地理环境造就不同区域的人体活动特征。陈振勇[13]等则对秦汉大移民和西南巴蜀地区历史上重要的移民活动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移民不仅对巴蜀文化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宿继光[14]等则从从历史学和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探究明清晋商的行为和态度,剖析明清晋商与地方传统武术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地理环境是地域武术拳种形成与传播的生存空间,不同特色的地域环境氛围影响和制约着地域拳种的演变风格和发展传承空间。

2 地域拳种起源及其发展相关的研究

地域拳种指扎根于某一地域,并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武术。关于武术的地域性特征,在明代的兵家典籍中多有描述。唐荆川的《武编》记述:“山西刘短打,用头、肘六套”,“赵太祖长拳,山东专习,江南亦多习之[15]”。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也有记述:“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式枪法与巴子拳棍[16]”等等,均说明当时武术不仅种类繁多,且富有地域性色彩。另外,关于地域拳种的风格特点,很早就有“拳兴于齐”之说,北方民族“好气任侠”、“民风雕捍”,山东之地“怯于众斗,勇于持刺[17]”。

关于拳种的差异和地域特征,近代有学者对武术起源和地域武术特点进行了不同侧面的研究,如崔志强等[18,19]对梅花拳进行了区域分布研究,认为梅花拳是我国古老的拳种之一,流行在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董新亚[20]对形意拳进行了研究,认为形意拳的形成与发展受地域、文化、信仰、宗教、习俗、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代凌江[21]对峨眉武术进行研究,认为峨眉武术产生、发展和流传的成因、地域、特点的复杂性,造成峨眉武术文化研究中分类问题的多样化。赵斌[22]则认为峨嵋武术门派分类中五花八叶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拳种。张银行[23]等从峨眉武术的历史、内涵的界定、峨眉武术的自然环境和川人身体条件特点等几个方面对峨嵋武术的特点及前景进行了相关阐述。牛建强[24,25]等对明清时期河南少林武术生存空间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发现明清两代河南少林武术传播生存境遇差别很大,从明清两代少林武术两种不同的发展生存状况可以看出,少林武术的兴衰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徐虎泼等[26]对中原传统武术的延续状况和岳飞枪拳在河南省的分布传承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目前岳飞枪拳的发展呈萎缩态势,对岳飞枪拳的挖掘与保护迫在眉睫。

武术拳种的起源和发展研究是地方性传统拳种继承和发扬的理论依据,对区域拳种的特点和风格进行不同侧面和角度的审视和理论探讨将有利于增强拳种的认识,促进地方拳种内在文化和相关精神追求的发扬。武术作为地域的活动产物,是长时期武术与地域文化互动的结果。因此,只有更好地关注武术的地域性特征,探索武术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文化与其互动的过程、机制和特征,才能更科学、客观地来研究武术文化。

3 地域武术文化理论的研究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它是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而形成的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特点的文化。因此,地域文化是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为主要内涵而形成的。中国武术的所有流派都是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从各种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如少林武术依托了中原文化,武当武术则依托楚文化,峨眉武术是以道教和佛教的传播而闻名天下的峨眉山为中心、以巴蜀文化为依托,在四川地方拳术与外来武术流派的交流融汇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四川地方特点的拳术、器械和功法的总称。从拳种渊源和人文环境的角度来说,中国武术的主要拳种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其自身的个性风格和特殊内容,使地域武术拳种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融汇并汲取了诸多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营养,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基础。

近代有关地域武术文化方面的探索最早是关于武术史学考证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以唐豪为代表的武术史学考证较早涉及地域武术文化,其中以《少林武当考》和《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以及徐震的《国术论略》的探讨使武术文化研究初显端倪。1983—1986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开始,从此揭开和促进了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新篇章;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相继发表了相关武术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如蒋松卿[27]的“楚文化与楚国武术”、高正[28]的“武当山与武当武术”、刘绥滨[29]的“四川武术与武当拳的渊源”及秦文忠[30]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武术文化的源头、发展、内容、特点以及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等等。而李德祥[31]则从中国武术的整体文化入手,探讨和阐述了哈尼族武术的发展以及内容、特点和作用;陈荣亮[32]的“闽台武术文化渊源管窥”则考察和论述了闽台武术文化的渊源。此外程大力[33]的“少林武术通考”等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武术的地域特色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和阐述,为促进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然而,关于武术地理学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叙述,对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的不够充分,对武术文化的地域特征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定模式和规律,也没有系统性。正如申国卿先生所认为,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方向,有关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新兴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方向迫切需要理论体系方面的深入探讨和逐步完善[6]。

近年来,一些学者陆续发表相关学术文章,再次从文化的角度对武术与地域文化的内在互动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如2003年郭志禹[34]以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内容框架和地域武术基本理论为研究起点,结合当前中国武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传统武术历史与文化的新时期发展理论,即地域武术文化多元模式理论。2006年郭志禹、郭守靖等[35,36]等再次以地域文化为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对策。马敏卿[37]等从齐鲁文化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齐鲁文化对武术拳种产生和发展的相互影响。裘静芳[38]则站在武术文化旅游的角度上,在“地域武术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地域武术文化旅游的构想,阐述了发展地域武术文化旅游的作用和价值,并为合理开发、可持续性利用地域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李玉兰[39]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并发现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实质是武术与地域文化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造就了不同地域武术文化的差异性。陈振勇[40]在《武术文化继承与发展:地域武术文化发展展望》探讨了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呈现动态的可持续性的继承与发展。

申国卿[6]分析了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并在总结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以“发展”为主题的方向特点,强调了“抽象”和“创造”在该研究中的重要性。韩雪[41]在对中州武术的分布、地域特征和成因以及中州习武人群的武术文化认同现状做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州武术文化划分为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两个部分,论证了地理环境的一般影响、社会风俗的作用、政治经济的左右是中州武术文化的成因;同时认为中州武术文化的特征是主体性、兼容性、辐射性和创新性;且中州武术文化主体对传统武术文化非常认同,并表现出较为开放的文化心态。梅杭强[42]在《武术套路形成根源的人类社会学研究》一文中指出:“南拳北腿高度概括了南北方地域性的差异,由此分析认为南拳北腿的特点是由于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及人的思维体质和气质的有所不同而形成的。由此可见,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武术文化的摇篮,它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4 武术人才区域分布研究

武术人才区域分布的研究是武术人才资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武术事业的重要财富和发展动力。随着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文化等外部和内在观念的变幻,武术人才的流失与发展分布现状研究是我国武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指标。早在1993年,胡兆量[43]等人就对中国武将的区域分布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文武人才分布的主要差异之一是经度地带性堆异,分析认为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在空间上的扩散性的差异性是引起中国民国时期“文东武中”,“文一武二”的重要原因。然而,近年来关于武术人才区域分布的调查和相关研究内容则表现较少。郑强芬[44]对太极拳发派地温县现有的太极拳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温县有大量的太极拳师、社会指导员,太极拳后备人才充足,但还缺乏高级的太极拳研究人才。张继生[45]从我国优秀武术分布区域的视角进行了相关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是我国目前武术运动发展的主要地区,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有关,中部地区武术优秀运动员的年增长率最高,西部地区也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同时研究认为人才分布的差异主要是各省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和地方武术运动员选拔引进了竞争机制。

5 小 结

传统武术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封闭性和排它性的特点,拳种的集中区域存在性,受地域地理环境、地域历史文化、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域文化熏陶和滋养着中国武术拳种的产生和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武术拳种的技术风格特点和武术文化特色。以地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传统武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和其变化中种种环境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是现代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文化学、社会学新的研究方向之一;地域武术的研究必将有利于挖掘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促进区域武术拳种的继承、弘扬和发展。

[1]百家.试论人类体育与地理环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2(2):1-5.

[2]郑勤.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28(3):419-423.

[3]史兵.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8):3-24.

[4]史兵.体育地理学理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5):84-85.

[5]史兵.关于体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讨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1):1-5.

[6]申国卿.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4):65-68.

[7]程大力.武术门派流派形成直接与宗法社会结构有关[J].搏击·武术科学,2007,4(7):1-3.

[8]郭旭茂.地域文化对武术拳种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6):26-28.

[9]朱永光,蔡宝忠.对传统武术三个关联性问题的科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102-106.

[10]程大力.论生态类型与传统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1):16-19.

[11]刘军.中华武术起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诠释[J].武术科学,2001,1(2):26-28.

[12]李龙,虞定海.中国传统武术教育的区域性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67-70.

[13]陈振勇,温佐惠.论历史移民对巴蜀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6):42-45.

[14]宿继光,刘定一.明清晋商与山西武术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学刊,2008(4):86-88.

[15]唐顺之[明].武编(前集卷五)[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784.

[16]戚继光[明].纪效新书(拳经捷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308.

[17]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中国之武士道序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151-2157.

[18]崔志强,崔永胜,刘长军.梅花桩拳派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2):28-30.

[19]罗宇.梅山武术的挖掘与发展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92-93.

[20]董新亚.对形意拳形成与发展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2):86-88.

[21]代凌江.峨眉武术分类问题的现状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79-81.

[22]赵斌,代凌江.关于峨嵋武术分类中五花八叶的历史渊源考证[J].四川体育科学,2008(2):77-79.

[23]张银行,李成银.峨眉武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1):103-105.

[24]牛建强,赵长贵.明清时期河南少林武术生存空间之演变[J].中州学刊,2007(4):162-166.

[25]刘世翔,郭磊,刘年伟.明清时期武术发展出现高潮的因果[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147-149.

[26]徐虎泼,车勇,蒋庆生.岳飞枪拳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122-125.

[27]蒋松卿.楚文化与楚国武术[J].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1990.

[28]高正.武当山与武当武术[J].武术健身,1991(1).

[29]刘绥滨.四川武术与武当拳的渊源[J].武当,1993(4).

[30]秦文忠,刘汉杰.沧州回族武术文化探源[J].西北民族研究,1997(1).

[31]李德祥.中国哈尼族武术文化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6).

[32]陈荣亮.闽台武术文化渊源管窥[J].中华武术,1991(11).

[33]程大力.《少林衣钵真传》考证[J].体育文史,2001(1):36-39.

[34]郭志禹.传统武术历史与文化信息内容构架的研究[R].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课题.

[35]郭志禹,郭守靖.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体育科学,2006,26(10):87-90.

[36]郭守靖,郭志禹.从地域文化学视角透视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5):71-75.

[37]马敏卿,张艳霞.地域文化对武术拳种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以齐鲁文化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40-1342.

[38]裘静芳.我国地域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价值、策略与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9,30(2):44-47.

[39]李玉兰.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初探[J].搏击·武术科学,2008,5(4):38-39.

[40]陈振勇.武术文化继承与发展:地域武术文化发展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8,29(2):3-36.

[41]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8):86-95.

[42]梅杭强,邱丕相.武术套路形成根源的人类社会学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31-33.

[43]胡兆量,王恩涌,李向荣.我国武将地理分布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2):57-60.

[44]郑强芬.温县太极拳人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3):4-6.

[45]张继生.中国武术优秀运动员区域化的分布特点[J].体育学刊,2003,10(1):75-76.

猜你喜欢
拳种学报武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以中国传统文化全息缩影的视角浅析武术拳种发展
致敬学报40年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