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星罡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甘肃兰州 730021)
渭河发源于定西市渭源县海拔3495米的壑山,由三合口流入陇西境内,在陇西县境内全长46.1km,流域面积2409km2。渭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在陇西县境内所经之地,首阳、巩昌、文峰,均为陇西县精华之地;一级支流大咸河沿岸是陇西县较为发达的北川农业区。其它如科阳河、西河、南河等支流沿岸的川台地均为当地农业及社会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地带。河流两岸,村镇相连,各类民用设施齐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遍布。渭河及其支流是陇西农业灌溉、经济发展和人民繁衍生息的生命之水、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然而,近十几年来渭河河道径流量大幅度衰减,且干流沿川一带,有水皆污,虽经多方治理,取得显著效果,但要想支撑陇西经济长效发展,渭河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渭河上游植被人为破坏严重,水源涵养条件逐年退化。渭河以北大面积为干旱高原,植被稀疏;渭河南部为半湿润森林草原,植被较好,但由于长期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呈现出种类贫乏,植被减少,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植被逐年减少,很容易形成暴雨径流及泥石流;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水势凶猛,一旦发生洪水,对沿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兴利除害,根治河道,让渭河为人民造福,是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
近年来在工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灌溉面积逐年增加的同时,对渭河水量形成无节制的需求和索取;在地表水水量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争相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量开采,补给严重不足,流域内地表、地下水量的相互补充严重失衡。陇西县境内渭河流域尚无一座调蓄水库,而在上游渭源县已建成两座水库,使渭河正常水量用于水库蓄水,枯水季节给予下游河道的补充很少,加快了陇西县境内渭河断流的速度,河道不仅没有了基本的生态流量,河流还失去了自身的净化能力。
着眼全流域,采取的拦蓄措施有:①有条件的河道上游修建小型水库,同时还可修建一种规模较大,但不具备防渗要求的蓄水池,或称“漏水水库”,以拦蓄河道汛期洪水及雨季的水量,既可在一定阶段发挥灌溉效益,又可增加地下水蓄水量。②治理河道要与上游流域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大范围黄土地区搞“集雨灌溉”,增加土壤墒情。③修建河防护岸应将基础部位砼护坡预留地下水入渗孔,而不可因护岸基础插入河底基岩,将河道下渗补充地下水的通道堵死。④护岸工程保护范围以外建蓄水池,也是拦蓄利用河道地表及其地下水的有效方法。⑤建一批地下水回灌井,在各支流沟口修建截潜流工程,以抬高地下水位。总之,在面对洪峰历时较短的山区性河道时,我们应采取的办法是:宣泄洪峰以保安全,拦蓄河水不失时机。
陇西县大部分一级支流沿岸均属交通要道,目前相当一部分村镇间无畅通平直的道路,部分河道属汛期通水,旱期行路,因突发暴雨,曾多次发生行人和车辆被洪水冲走的事例。所以路堤兼顾方面,应加强与交通部门协调,与新农村建设加以衔接,连接渭河护岸工程,通过固堤来护路,建成一条沿河公路,做到堤路兼顾,固堤为先。
适时地开展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是有效降低治河工程造价,提高和扩大治理效果的有效途径。目前修建的护岸工程,均为砼材料,如将冲刷线以下采取工程措施,浇筑成强度高,耐冲刷的铅丝网砼材料,以上部分种植毛细根发达的植物(柠条、沙棘),实践证明,采取近期以工程措施掩护生物措施,使其扎根生长,远期则生物措施巩固和加强工程措施,收到长期稳定的效果。这样即可节约铅丝及砼材料,降低治河成本,又可美化环境,改善生态。
作为陇西县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前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水利、计划、财政、首阳镇、巩昌镇、文峰镇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水务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水务局。为了使渭河干流综合治理这项工程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县里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组织措施,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全力推进水利建设,改善水生态环境条件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件,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工程建成后,由原管理机构陇西县河防管理所管理。
要加强社会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甘肃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水利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制度。加强审批管理,控制河道、渠道、水库排污口设置。加强市界、县界段河道的经常性检查管理,预防突发水事纠纷。依法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规范河道采砂活动,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只有建立健全水利发展机制,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全社会服务的责任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河道综合治理投资体系,加强防洪减灾,才能保护好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陇西县渭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渭河沿川的防洪减灾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灌溉、养殖、水利景观旅游、改善渭河沿川生态环境等各行业全面发展。对陇西县渭河沿川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