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水土保持几个重要关系处理的历史经验

2013-01-28 04:14张化民王琳刚范宏年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2期
关键词:文史资料整地

张化民,王琳刚,范宏年

(1.宁县林业局,甘肃宁县745200;2.宁县水土保持局,甘肃宁县745200)

宁县地处甘肃东部黄土高塬沟壑区,当代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0.19%提高到2008年的28%。历史经验证明,搞好宁县的水土保持工作,要妥善处理好林业与农牧副业、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项目实施与群众基础等几个关系。

1 处理好发展农牧副业与发展林业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建设是水土保持的主要内容。但是,陇东传统农业属农牧副综合型,农牧副各业与林业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生态、生产方面看,它们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从对土地和生物资源的利用竞争方面看,它们之间又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因此,水土保持首先应处理好农牧副业与林业间的关系,发挥其“相互促进”的一面,抑制其“相互排斥”的一面,使农林牧副各业关系协调,这样水保林建设的成果才能得到巩固。

1.1 古代宁县水土流失演变与农耕伸缩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有关

宁县是中华文明早兴的地区之一,此地在《史记·周本纪》中被称为“豳”——“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豳”的字形意思是“山谷间多野猪”,今仅在子午岭林区有野猪,可见至少在公刘时代(夏商时期),宁县境内的森林是茂密的。那时宁县城的“公刘邑”称作“京”,因“京”字的形状为北邻北山的高台,3条河流(即今马莲河、城北河、九龙河)绕台南奔,恰与“公刘邑”吻合,《诗经·公刘》说“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岗,乃觏于京……于京斯依”。环绕“京”的两条河流(今马莲河、城北河)当时应称为“皇涧”和“过涧”,“夹其黄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意思是说公刘带领族人居住在皇涧两岸和面对过涧的地方,居住最稠密处河边向内凹进、再向外凸出,这正是“公刘邑”的地理环境。后来周朝都城名称带“京”,其渊源即出于此。周人南下的时间是在公刘来豳后的第10代“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时,《史记·周本纪》记载“熏育戎狄攻之……乃与私属送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这段抛弃故乡远奔的无奈和悲痛心情已化作永久的历史记忆,这就是“沮丧”一词的出处。可见,周人南下岐山前故乡宁县完美的生态环境,使其永志不忘。

到西汉时,由于前几代的开垦、破坏,子午岭西缘地带的林界已经远离发源于子午岭北端的马莲河干流,水土流失使泾河水系浑浊不堪,“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1],马莲河也因此而得名“泥水”。此时虽有2次大旱,但未见“漂没人畜”的洪水记载〔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宁县历代自然灾害》第423页,甘出准019字总1413号(2010)009号〕。

东汉至隋代的600年间,因北方游牧部族大举南侵,境内土地被沦为牧地,自然植被得到相对恢复,至东晋十六国时,素以泥水著称的马莲河水逐渐变清,改称为“白马水”,该河流的终点站——泾河也因此而比渭河清澈[2],所谓“泾清渭浊,泾渭分明”。

汉唐之际,森林植被尚好,故未见“漂没人畜”的洪水记载(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宁县历代自然灾害》第423页)。

唐初,唐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公元624年规定“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各受永业田(世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3],广征戎卒充边,大力鼓励耕垦,屯兵产粮,使林地迅速减少。森林遭受破坏的结果,终于招致大自然的严重报复:唐武则天帝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宁州山水暴涨,漂淹2000余家,溺死1000余人。整个唐宋时期此类特大洪灾4次,大旱2次,大蝗灾1次(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宁县历代自然灾害》第423-424页)。

元代,自然植被有所恢复,未见特大洪水记载。

明代,成批地迁移狭乡农民往本地开荒[3-4],并继续唐以来的屯田制度,屯兵产粮,致使“元末宁州原额民田86.7万亩,明嘉庆二年(1523年)为144万亩(为今农田面积的1.5 倍)”[4],子午岭林区人口猛增,原始森林至明末毁灭。此过程伴随着大自然的严重报复:嘉靖十三年(1534年)5月,宁州三河水溢,入卷关厢,人家几尽[4];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七月,大水,南关居民溺死者万余人,夹河两岸仅数里许,死者亦万人,庐居货市,顷成沙碛(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明嘉靖〈庆阳府志〉》第215页)。明代,有记载的特大洪水3次,大旱10多次,大蝗灾4次 ,沙尘暴1次;因大旱、蝗灾导致“饿死人”的记载有4次,“民相食”的2次(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明嘉靖〈庆阳府志〉》第215页、《宁县文史资料辑录·宁县历代自然灾害》第425-429页)。

清代前期,子午岭田荒人稀,森林团片散布。但清王朝明令耕垦,至清中叶,宁县境内遍行耕垦,子午岭区域内的午亭子、南桂花、芦邑庄、烧锅梁一带成为人口集中的居住区。大自然的报复接踵而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暴雨大作,河水涨溢,漂没田园,城被冲没者数板;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马莲河水暴涨20余丈,泾水加宽3华里,漂没人畜无算(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宁县历代自然灾害》第425-429页)。清代,记载有特大洪水4次,大旱24次,沙尘暴2次 ,因旱“饿死甚众”、“民相食”(1869年)、“夫妻对缢”(1901年)的记载有5次(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宁县历代自然灾害》第427-430页)。

民国时期,宁县发生特大洪水2次,大旱6次,沙尘暴1次。民国十六年至十七年(1927—1928年)的持续大旱,造成民国十八年的特大饥荒,树皮、草根、麦麸、油渣食之以尽,人民十室九空,积尸盈道,狼狗成群,聚食人尸……(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宁县历代自然灾害》第423页)。

清同治动乱(1862—1874)之后的几十年,山中十室九空(《清·创建董志分县城碑记》),子午岭地区又逐渐自生繁衍形成天然次生林。以“同治动乱”开始之年(同治六年,即1862年)作为起算点,从70年后的1933年开始,马莲河“入卷关厢”、“漂没人畜”的特大洪灾再未发生,确因特大干旱饿死人的记载再未出现(马兴文,《宁县文史资料辑录·宁县历代自然灾害》第431-432页)。

1.2 近代子午岭森林的演变史是一部林业与农牧副业关系的演变史

由于历代的开垦,子午岭原始森林于明末毁灭。清同治动乱之后的几十年,子午岭地区人烟稀少,又逐渐自生繁衍形成现在的天然次生林。民国后期到1973年,子午岭林区人口渐增,开荒、放牧、砍柴、割条、解板、烧炭、挖马勺、熏柏叶(制香)、打猎、烧糖引蜂等利用和破坏森林的行为逐渐增多,吸烟、烧荒、烤火和野炊等生产、生活活动引发的森林火灾逐渐频繁,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的森林火灾(1955—1957年宁县子午岭有记载的山火有50起)、1958年“大跃进”中的集中大砍伐、大烧炭及此后国营农垦部门和县、社、队“远耕队”近20年的开荒种粮,使子午岭天然次生林迅速演化成“残败次生林”,林缘线平均后退21.1 km。

1974—1981年,经过多年努力清除了“远耕队”,1980年子午岭全面“改农还林”,后来又经历禁止林区烧炭、驱赶割漆人员、制止乱挖甘草、制止猎捕野生动物、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等抑制林区农牧副业的标志性事件,使子午岭地区的林业建设蒸蒸日上,面貌渐新,宁县子午岭林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976年的21.9%提高到2007年的48.4%。

1.3 宁县水土保持林的发展得益于农牧副各业与林业关系的协调

历史上,宁县子午岭林区毗邻乡村的农民普遍存在一种不良习惯,即砍树当柴烧,砍树作畜棚,火炕为仅有烟道的实心炕,人们日常生活对木材浪费严重。1972年甘肃省农业局《子午岭森林资源管护情况报告》称:林区“每人每年做饭、烧炕用柴1500~1800斤”,其中20%为好木材。1979年11月宁县的清查报告称,林区21个行政村和国营农林场共有3.76万人,每年烧掉好材1.373万m3。

1976年6月,宁县提出开展以改炕、改灶、改畜棚为内容的“三改”工作,改灶即改烧大柴的土灶为烧枝梢、蒿草的节柴灶,改炕即改实心炕为省柴的空心炕,改畜棚即改木材畜棚为土墙圈、土窑圈,这项工作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并延伸到非林区,涉及到农村家家户户。1982年,随着荒山造林的大规模开展,牧羊毁林事件增多,宁县及时大力压缩农村牧羊数量。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1978年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种草种树、治穷致富”活动,使全县乡村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4年的1.5%提高到1986年的13.5%。

1990年以来,牧羊数量又迅速上升,牛羊入林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工造林的保存率下降。

1999年,宁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项目。这期间,县上大规模推广有塑料膜自然升温设施的暖棚养猪、暖棚养牛和青贮饲料、配合饲料技术,加快育肥出栏,降低饲料成本,减轻了养殖业对林草植被破坏的压力。2003年县政府出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封山禁牧的通告》,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实行林业用地禁牧、牲畜舍饲圈养;2006年开始推广户用沼气池。这些措施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全县乡村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

2 处理好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关系

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经过合理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的作用。宁县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水土保持经验,多是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合的。例如,在“治水保塬”方面,有沟边堆土梁(自然生草)、沟头打矮墙、悬崖水口架“凳槽”、“凳槽”下面铺石板——跌水防护、水路中途挖涝池、沟边保土栽红柳、平田整地、农田麦后复种糜子和饲草等,近年来又试验成功玉米营养钵苗、苏子苗的麦茬地移栽、牛蒡的冬油菜地冬播夏长及其麦茬地移栽;在“护坡保田”方面,有沟坡整修梯田及等高耕作、田埂栽树(以枣、杏等枝叶稀疏的树种为主)、腰岘土桥、沟边矮墙和沟坡地埂修补中于夯土里面放白茅根、芦苇根等耐旱植物种根以生草固土。

然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应用要合理恰当、互为基础,不可顾此失彼、影响综合效益的发挥。

首先,植物措施是工程措施的保障。1977年以前,政府重视沟谷土坝建设,形成村村有坝、队队有坝的局面,仅20世纪50年代宁县就累计打坝1000多座,但由于植树造林规模小,沟坡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控制,淤地坝等工程多被冲垮。湘乐川70年代初打坝淤地投资34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6万元,农民投劳折算279万元),完工3年后库平坝毁,除柏树底村打坝淤地有成效外,其余村出现负效,尤其是湘乐、莲池、宠川、昔家沟4村的近1000亩(66.6 hm2)川地条田因河岸倒塌变成乱石砂滩,损失惨重。然而,从罗山府到白吉坡一带有3个清水荡漾的连环土坝,焦村烂泥沟流域上游的几座土坝和老虎沟流域的牛吴、方尚沟里的土坝也是这时期所建却安然无恙,其成功的原因都是上游有森林覆盖、坝址合理、设计科学。这里,土坝坝址合理的要求之一应是坝基不是红土、岩石,因为红土、岩石不透水,遇水会在其与黄土的接触面上形成滑动层,造成“滑坡”溜坝,这是湘乐镇瓦罐窑村土坝崩溃的原因之一。

其次,工程措施中的整地是植物措施中造林的前提。造林前的整地是一种工程措施,其整地质量关系到造林的成败,脱离实际地过分要求大规格,就会给造林带来危害。1998年,在“宁县生态林业建设项目”(生态县建设项目之一)实施中,由于受当年南方洪灾新闻报道的影响,人们的造林防洪意识普通提高,县委强调造林整地质量,于是“三个60”的整地规格模式出现,一些乡村迎合领导思路,层层加码,按“三个70”、“三个80”(即坑深70或80 cm,坑宽70或80 cm,埂顶宽70或80 cm)的规格标准要求农民实施,结果造成“梯田深坑栽树树不长,坡地不整直栽树不活”的局面。林业部专家看后现场批评说“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宁县在山上大开挖”。分析这种整地的错误实质,一是整地规格违背林木根系主要分布在40 cm以上土层(林木少数根条最深60 cm)的规律,且规格过大陡坡无法实施;二是以前提倡的“自下而上、活土下移”的水平阶整地操作程序在陇东黄土沟坡存在“挖土下溜、边整边埋”的弊病,实际整地操作均为“自上而下、内切外垫、活土作埂”,整地规格稍大即成“死土栽树”。纠正方法是在坡地水平整地中推广“蛇蜕皮整地法”,并根据造林技术规程灵活地确定合理的整地规格。“蛇蜕皮整地法”的要点是:在水平方向上向后移动表土,用表土下的死土筑埂,然后将前方表土翻入后方埂内,再用死土筑埂,如此反复循环、延伸,就可整成高标准水平阶和反坡梯田。

3 处理好技术推广与技术研究的关系

水土保持林建设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区域化,即不同地域的造林树种选择、同一树种的经营管理技术各地自有特点,不可完全照搬。这是海拔、气象、土壤、生物等生态因子不同造成的。由此可见,树种引进、技术引进应该是科研活动,不能完全等同于技术推广;只有经科研筛选、驯化、鉴定的外来树种和经过科研验证、筛选、调整、配套的实用技术才可以推广应用。将外地技术引进、试验,与本地条件和技术相结合、相配套的过程一般称之为“中间试验”,其实就是“技术本地化”。

在林业建设实践中,一些地方的科研和推广工作界限分得不清、急于求成的现象,曾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和深刻教训:20世纪80年代,宁县引进外地白榆种子,未经试验即大规模育苗造林,结果生长不良,只好重新造林。同期,在塬面桐粮间作中未经试验大量引进“桐杂1号”种根、苗木栽植,结果所栽泡桐因不抗寒而大量死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在推广幼树树盘地膜覆盖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已活果树早春树盘覆盖地膜后果苗提前解除休眠,抗寒力下降,一旦遭遇晚霜和寒流则加重冻害。因此,现在有人提出地膜覆盖后于近树干地膜上面要覆土,或改用黑色地膜覆盖,或树盘覆草保墒。

由上述实例可见,作为新的科研成果的新技术、新品种,它们具有两面性。对待新技术的正确态度应是:首先要明确其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论证其利弊,提出兴利除弊的措施,通过试验反复检验、验证,解决新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通过试验调整获得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再行推广。

成功完成本地化试验验证的实用技术如何大规模推广,其思路与技术研究完全不同,除与本地现有条件、技术配套外,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作为或专家作为与群众基础的关系。一方面,要化解农户经济承担力、设施配套、技术基础不足等影响新技术普及应用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群众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考虑近期利益。例如,苹果采用“先密后稀、大苗建园”措施,即可解决“栽果致富”与“种粮糊口”的矛盾,此矛盾产生的原因是旱塬苹果幼苗栽后6~7年才可进入有效经济收获期,果园间作有“四不宜”——不宜高秆、缠绕、秋菜、冬小麦。

[1]班固.汉书·卷二十九[M].上海:中华书局,1962:1675.

[2]史念海.论泾清渭浊的变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111.

[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0,487.

[4]李升堂,王德泰,赵秋来,等.宁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150,224,10.

猜你喜欢
文史资料整地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关于更好发挥文史资料效用的几点思考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试析文史资料工作的历史作用
从还原历史真实角度谈文史资料工作与档案资料工作的关系
融媒体时代如何使政协文史资料“活起来”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冀北山地樟子松整地造林技术分析
穿插文史资料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