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实践

2013-01-28 04:12林正添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3期
关键词:麻阳坡耕地项目区

林正添

(怀化市水利局,湖南 怀化418000)

(责任编辑 张培虎)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武陵山脉延伸部,是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2006年被水利部列入湘资沅澧中游国家级重点治理区,享有“中国冰糖橙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全县土地总面积1 568 km2,辖23 个乡镇、312 个行政村,总人口38.8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77 万人,水土流失面积468.3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0%。全县耕地面积214.93 km2,其中坡耕地面积74.67 km2,占耕地面积的35%,坡耕地是主要土地类型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厚度减小,粮食产量锐减,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 工程建设成效

麻阳县2010、2011年分别在舒家村项目区和兰里项目区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扶持、纠纷上协调,各级领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多次深入工程现场检查指导,使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间,全县共治理坡耕地984 hm2,其中新修梯田641 hm2、整修加固梯田343 hm2,配套建设截排水沟35.2 km、沉沙池160 处、蓄水池144 座,整修生产道路52.7 km,工程总投资2 510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 000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10 万元。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项目区内坡耕地“跑土、跑肥、跑水”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保土、保肥、保水”作用十分明显,初步实现了“三个改善”:一是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项目区内实施坡改梯,布设排灌沟渠、蓄水池、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了坡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引进龙头企业、大户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或农民抱团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二是人地矛盾得到改善。通过综合治理,打破了困扰当地农民多年的农田紧缺的瓶颈,人均基本农田由过去的0.032 hm2提高到0.052 hm2,同时当地农民也由过去的广种薄收改为少种高产多收,当地农民谋发展、干产业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地质灾害减少。据测算,项目区综合治理后拦蓄泥沙效益达到70%以上。2011年4—5月在遭受近50年一遇的春旱天气下,兴建的蓄水池发挥了重要的抗旱保苗作用。2012年6月,久旱过后的急降暴雨使不少地区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垮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但项目区内无一例地质灾害发生,种植的各种农作物长势良好。

2 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做法

2.1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县政府高度重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及项目区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项目区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小组。二是明确各级责任。县政府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了相关乡镇和部门的年度责任目标考评内容,签订责任状,乡镇政府与项目村也签订了责任状,明确县、乡、村各级各部门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的职责。三是完善管理制度。麻阳县制定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质量管理制度、公示制管理办法、农民投工投劳管理办法、监理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涉及项目申报、工程建设、检查验收、资料归档等环节,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2.2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通过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按照“各负其责,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了小农水、人饮安全、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农业、国土等方面资金,积极配合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按“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对项目区各村组山塘、农村人饮、农田灌溉、水保林、经济林及新开梯田品种改良等工作进行了项目上的倾斜和扶持,进一步配套改善项目区村组的基础设施,支持项目区产业发展,提升项目综合效益;发改、财政、公安、审计、监察等部门积极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2.3 规范运作,强化管理

一是规范工程建设管理。麻阳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公示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工程招标投标制、监理制、财政审计制,从而保证了从工程立项、审批、实施、竣工验收到资金拨付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二是强化工程质量管理。麻阳县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竣工验收制度”,健全了“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监督做到县有工程技术员、乡有质量检查员、村有质量监督员。同时,实行了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投资总额5%的比例,向项目法人交纳工程质量保证金。在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若无质量问题,方可全额退还质量保证金。

三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麻阳县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财务制度,设置专账,配备专人,专户管理资金,坚持资金跟随项目走、按工程进度拨款的报账制度和审查制度,确保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资金和干部“三安全”。

2.4 尊重民意,公众参与

麻阳县在项目规划时确立“谁积极、谁主动,就支持谁”的择优扶持原则,充分调动项目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项目在建设之前就具有了良好的群众支持基础。在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多次召开有县乡政府领导、水利技术人员、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的征求意见会,充分听取并吸纳项目区群众意见,赢得群众的支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工程监督。群众的广泛参与,极大地增强了老百姓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他们自觉维护项目建设秩序,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2.5 探索建后管护,推行“股田制”

在2011年的兰里项目区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建后管护工作机制,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市场运作、企业管理,农民自愿、企业自主”的原则,引进了“股田制”,即农民用土地入股,农业公司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入股,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结合项目区实际,大力发展冰糖橙、葛根、金银花、猕猴桃、核桃等产业,建立高标准、高效、无公害的农业生产示范园。

为了使农业公司和入股农民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中实现“双赢”,县政府一方面整合发改、农业、国土等部门项目资金,开展生产基地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并提供技术、信息和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农业公司发展壮大,增强农业公司带富农民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协调入股农民成为农业公司员工,参与农业生产劳动,既增加了入股农民的劳务收入,又解决了农业公司季节性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3 结 语

麻阳县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中,立足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中国冰糖橙之乡”的优势,在坡改梯基础上大力发展冰糖橙、葛根、金银花、猕猴桃、核桃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同时推行“股田制”,增强了农业公司的责任感,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了政府的引领作用,较好地落实了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成功破解了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投入主体单一、管护主体缺位、建后管护困难三大难题,同时又有效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打破了由政府包办投入的模式,降低了投入成本,使建设成果能持久发挥效益。

猜你喜欢
麻阳坡耕地项目区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麻阳: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麻阳现代民间绘画分析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