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南(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湖北武汉 430000)
美从何谈起?从“我发现美”“我认识美”谈起。
大美无言,美是多种多样的,写实的美,夸张的美,抽象的美,含蓄的美,出水芙蓉、错彩镂金都各为其美。林语堂先生曾说:“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我将其理解为:人有人美、物有物美,自然景物有天然美。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提到:“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这就强调美的本质是永恒的,适合于一切时空的,我们可以从任何事物中剥离出其所谓“美”的一面,进而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具备发现美的审美能力和认识美的美感经验。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小桥流水,山野农家,炊烟袅袅,生灵涂炭,颠沛流离,垂死挣扎……生活中任何一种事物和情景都可以幻化成艺术家笔头的生命。但大多数人常常根据惯有的经验缩窄了“美”的范围,片面地认为只有美好的和谐的事物才可以谓之为美,而诸如“断臂”的维纳斯,杜尚的小便池,马蒂斯豪放的抽象派,蒙德里安简单的三元素在很多人眼中总难以与“美”画上等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发现美”的步伐。我认为中国的美学思想对美的界定是非常值得推崇和借鉴的,真正有助于我们发现美。中国兼收并蓄的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将美的类型和范围扩大了,比如将审美对象分为美,悲,喜三大类,美有优美、壮美、典雅美,悲有悲情、悲剧、崇高,喜又可以分为怪、丑、滑诞,这些统统被纳入“美”的范畴。于是就有了米芾父子江南山水画中云雾漫漫、烟雨空濛的优美;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飞流瀑布,丛林嘉树,令人目不暇接的壮美;更有蒙克《呐喊》中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叫嚣着的悲情之美;达利《记忆的永恒》中荒诞,难以捉摸的怪诞之美……“美”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大美既无言,我们何妨去挖掘万千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呢?
对何谓“美”,何称其为“美”做出界定后,我们似乎更应该学会停下脚步,留意这大千世界中的各种“美”,如光潜先生所说“慢慢走,欣赏啊!”恰如我们做行云流水之书法,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米芾的飘逸,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颜真卿的粗犷,如彪形大汉,威猛魁悟;赵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丰韵挺拔;弘一的空灵,如禅房入座,清新幽静……无不表现出艺术家对生活的捕捉,让我们透过单调的黑白交映的作品看到他们心中的绮丽世界。美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但试想如果艺术家们只是匆忙过活,对周遭的事物聪耳不闻甚至蒙蔽双眼,就不会有史诗般的艺术创作,那么我们灿烂的文明、悠久的文化是也应该一并消失。所以,不妨慢慢走,欣赏啊!
如果说了解真美发现真美是迈出“我发现美”的第一步,那么识得真美才是实质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间的审美活动,从而才有艺术家笔下创造美的过程。
早在几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艺术本质的界定上就提出了“理式说”,他认为理式美才是真实的,是美本身,而现实中的美只是对它的客观反映;而黑格尔则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才是美的本质。尽管关于“美的本质”各执其词,至今悬而未决,但从2000多年前学者的理念中不难看到,人们早就不只是停留在发现美本身,而是透过客观现象去斟酌美的本质内核,这是对发现美过程的深化,也是艺术家们挖掘美创作美的前提。基于对美的更深刻的认识,不同主体获得了对美的不同理解和驾驭,在继承、扬弃前人关于“美的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如中国“天人合一”的理念表现在创作美的过程中注重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师承自然,而西方“人定胜天”的思想指引着人们不断探求主宰自然,超脱万物的创作力量。同样,我认为,每个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在发现美后,对其本质进行挖掘和提炼从而转化为自己独特语言的过程。罗丹爱悲壮的主题,于是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从而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达芬奇对美好事物的情有独钟,于是发掘出普通少女人性的光辉,从而令我们每每站在蒙娜丽莎面前,都分外的安逸与宁静;提香心怡大自然中变幻的景象,于是在威尼斯小景中探索光与色波澜壮阔的交织,将我们带回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世俗生活中去;马蒂斯热衷原始的粗犷与激情,于是用粗放有力的笔触创造出生命的快乐,撩拨着我们澎湃的激情……可以说艺术大师们的创作过程恰到好处的诠释了我所理解的审美活动:“我发现美”“我认识美”,并且进一步将发现美的过程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创作美。
曾经在品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时,对这样一段话印象颇深: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而今现在,在新新科技高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替代传统手工艺的今天,琳琅满目、功能齐全、种类繁多的新鲜事物让我们目不暇接,充斥着“美”字样的事物的膨胀很多时候替我们省去了发现美、认识美的漫长过程,而驻足欣赏挖掘出美好事物的本质并外化为我们自己独特的语言更是探索美的道路上一个需要一直延续的课题。
那么,慢慢走,欣赏吧!
[1]《谈美》.朱光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2]《美学原理》.(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