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裕涛 魏佳娜 庞玉思 魏静妍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000 2.广州医科大学3.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陈皮是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食养俱佳的著名地方特产,它是广东道地药材,乃“广东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之首和“广东十大中药材”之一。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1]。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中国药典》在性状上明确区分了陈皮和广陈皮,说明两者在临床应用和日常食用中有明显区别。在实际使用中,无论作为药材还是食材,非医药工作者通常会将陈皮和广陈皮混淆,认为两者功效无多大差别。本文就两者在品种、产地、外观、化学成分、功效、历史渊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广陈皮作为广东道地药材是否优于普通陈皮。
1.来源区别:陈皮一般为芸香科的福橘、大红袍和温州蜜柑等的干燥成熟果皮;而广陈皮一般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和行柑的干燥成熟果皮,广陈皮中又以新会陈皮为道地药材。新会陈皮在历史上有多种别名,如新会柑皮、新会果皮、新会青皮、新会黄皮、新会红皮、冈州红皮、新会皮、冈州皮、新会陈、新会红、冈州红等。
2.产地:普通陈皮主要产于福建、四川、浙江等地。广陈皮作为广东省的道地药材,主要产于广东新会、四会。新会皮的产量很大,约占90%,四会县亦有少数出产,四会皮的产量仅占10%[2]。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地域范围为北纬22°05′~22°35′,东经112°46′~113°15′,即江门市新会区现辖下的会城街道办、大泽镇、司前镇、罗坑镇、双水镇、崖门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睦洲镇、大鳌镇和围垦指挥部。
产地的气温、湿度、地形等因素会影响陈皮的产量和质量。同一时期,新会产地的皮形大,质地较软,着色稍迟,略带黄绿色(果实充分成熟后,果皮呈现大红色),表皮油胞突出,有油光感。但由于时受台风影响,机械性硬疤较多,加之气温较高,常见表皮油胞有放射状爆裂现象。而其他地方出产的带橙红色,表面油胞平滑,有光滑感,但有些具丘陵状隆起(与地类、温度、砧木和技术等有关)。
3.性状比较: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厚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4.鉴别比较:陈皮多表现为中果皮厚、实,内可见油胞眼;外果皮层厚、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辛、苦味大而极少香甜味。广陈皮中果皮层海绵状浮松明显,无明显的果肉瓣印痕,用指甲易将其刮去。在中药市场上的广陈皮一定是三裂的。在柑橘类中,并不是所有柑橘果实的皮都能像广陈皮一样制成整整齐齐的三裂,普通柑橘果皮紧实,三裂不易剥下,橘类虽可剥成三瓣,但果小皮薄且在其他地区没有剥成三裂的习惯。唯有广陈皮由于:①果皮柔软与果肉易分离,三裂容易剥离。②当地习惯上广陈皮一定要三裂,否则认为不合规格[3]。一般可以通过这个特点识别购买的药材是否为广陈皮。
5.化学成分比较:广陈皮与陈皮挥发油的成分有明显差异。与普通陈皮比较,广陈皮中挥发油的含量更高,所含的化学成分更多,含柠檬烯、β-月桂烯、α-松油烯等药理活性较强的成分,具有镇咳、祛痰、抗菌等重要作用[4]。
6.功效:陈皮为常用理气药,功效与应用随着实践与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从秦汉时期的理气功效逐渐增加了止呕、健脾利尿、驱虫、化痰止咳、下气调中、解酒毒、治妇人乳痈、燥湿祛郁等功效与应用[5]。广陈皮作为陈皮中的特殊和优良品种,有其独特的功效和药理。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药性辛温可以理气调中,苦温可燥湿运脾。为脾胃气滞湿阻及痰湿壅盛之要药,作用重点在于理气燥湿。广陈皮还有疏肝利胆、解结化痈等作用,配乳香、没药、当归尾、白芷能解疮痈疼痛,配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郁金、川楝子能治胁痛口苦。总之,广陈皮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健胃、发汗、祛痰药,有祛湿、化痰、开胃、消食、治胸中瘕热、逆气、通淋消膀胱热等功效[3]。
由于广陈皮独特的加工炮制方法,按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微红皮和大红皮三种不同药用品种。
柑青皮为未着色的茶枝柑果皮,通常指采收时间在农历立秋至秋分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此时橙皮苷含量较高,多糖的含量较低,油室较小并不十分饱满,果皮青绿色,药材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耐贮。广东及沿海地区的中医认为青皮可配茯苓、炙甘草、法半夏治上焦咳嗽痰多色白。
微红皮为正在着色但未完全着色的茶枝柑果皮,通常指采收时间在农历秋分至立冬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此时多糖含量高,橙皮苷、油室大小和饱满度则介于青皮和大红皮之间,果皮黄色至黄绿色,药材黄褐色至黄棕色,质较硬,皮较厚,性温,味辛、甜,气芳香,较耐贮。中医认为黄主入脾,所以微红皮可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法半夏治中焦脾胃虚寒、痰湿咳嗽病,还可配生姜、大枣、竹茹治呕吐、呃逆证。
大红皮通常是指立冬至冬至前后采收已成熟的茶枝柑的果实所加工的皮,此时橙皮苷含量较低,多糖的含量较高,油室大而饱满,果皮色泽鲜红色至大红色,药材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性温,味甜,气香,不耐贮。广东地区中医认为大红皮能治下焦虚寒证。
广陈皮具有源远流长的药用历史,深受各代医家的青睐和尊崇。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广陈皮有如下记述:“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新会)采者为胜”。这是医家指名以新会产为“胜”之源。《本草纲目》言:“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而清末著名中医学家张寿颐曰:“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故曰陈皮……其通用者新会所产,故通称曰新会皮,味和而辛不甚烈。”从这段话中可见医家对广陈皮提出“陈年”的要求,这与中药材中的“六陈”相吻合。清代温病派大师叶天士运用起源于宋代的“二陈汤”时,明确要求方中的陈皮为“新会陈”。
广陈皮在药用食用上有着珍贵的价值,历经千载而经久不衰,已经融入了新会人乃至广东人的生活文化中,是广东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陈皮几乎每天被用作食用调味料和保健药膳,还衍生出了有效的民间偏方,如将陈皮点燃,淬入花生油里,如是反复十多次,制成的油用来擦背部,对小孩夜间咳嗽特别见效;用三个新会陈皮加一撮黑豆煎服治顽咳等。由广陈皮制作的陈皮普洱茶有顺气理中、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等作用。总之,广陈皮的用途很广,除药用外,是广东群众及华侨的生活必需品。新会人一直以来都有保存广陈皮的习惯和经验,往往将广陈皮挂在灶尾受烟熏,以防虫蛀发霉。
广东新会人对广陈皮怀有一份特别情感。今天,食用广陈皮不仅是新会一个独特的地方习俗,还是旅外乡亲时刻不能忘怀的乡情,更是广东新会人的精神文明象征。
虽然广陈皮与陈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讲普通陈皮无法取代广陈皮的药用价值,更取代不了在广陈皮影响下的人文精神,但广陈皮作为广东新会的地方特产,产量有限,容易造成市场供不应求、市价抬高的现象。对此主要的解决途径除了大力发展新会市的广陈皮生产链,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其他产地推广生产广陈皮。在四会、潮州、四川等盛产柑橘的产地尝试种植茶枝柑,在种植技术、采收时期、加工方法等技术环节可以借鉴新会陈皮。如培植方法的播种法和移木法。②寻求广陈皮的替代产品——八月橘。八月橘挥发油的含量与茶枝柑相似,从总离子流色谱图及化学成分看,在已鉴别的26个成分中,有21个成分相似[4]。③应重视充分开发利用其药物资源,推行“食柑回皮”政策。除了广州市与新会一带有此习惯外,运往外省或国外的茶枝柑均无法收回,而往往出口的果实均属优良品,这样广陈皮的产量和质量无法保证。因此有关机构应通过价格政策来增加回收柑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76.
[2]陈文铭,葛文俊,余蓉卿.广陈皮[J].中国中药杂志,1958,4(12):418-419.
[3]左大动,贺善安.中药广陈皮[J].中国中药杂志,1957,3(5):196-198.
[4]刘文粢,王玫馨,黄爱东,等.广陈皮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I.挥发油的成分研究[J].中药材,1991,3(14):33-36.
[5]汲守信.陈皮的功效沿革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77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