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2013-01-26 01:17卢菊林胡亚涛乌鲁木齐市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变性病理学淋巴瘤

卢菊林 胡亚涛(乌鲁木齐市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型的T细胞淋巴瘤,属于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分布于淋巴结内外的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分布在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比较少见〔1,2〕。本文拟进一步了解累及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特点,并有效分析其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并确诊为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老年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60~82〔平均(69.5±5.3)〕岁。

1.2 方法

1.2.1 试剂和仪器 第一抗体:ALK(Neomarkers,1∶100),bcl-2(Dako,1∶80),bcl-6(Dako,1∶20),CD3(Novocastra,1∶100),CD10(Novocastra,1∶60),CD20(Novocastra,1∶50),CD30(Dako,1∶50),CD43(Novocastra,1∶100),CD45RO(Dako,1∶100),CD56(Dako,1 ∶50),CD68(Neomarkers,1∶100),CD79a(Dako,1∶100),CD117(Dako,1∶100),CKpan(Zymed,1∶100),EMA(Aymed,1∶100),HMB45(Dako,1∶50),MPO(Dako,1∶500),MUM-1(Santa Cruz,1∶300),S-100(Dako,1∶2 000)。

1.2.2 步骤 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切除病变组织,随后送至我院病理科进行进一步检查〔3〕。切除的肿瘤标本采用10%甲醛进行固定并行常规脱水、苏木素-伊红(HE)染色以及石蜡包埋后,使用光镜观察〔4〕。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病变部位在胃部5例,表现为胃部嗳气与隐痛不适、食欲下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8.9℃;病变部位在回盲部2例,表现为右下腹部出现疼痛并伴有发热;病变部位在结肠3例,表现为脓血便反复发作、腹部有疼痛感并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9.1℃。

2.2 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2.1 免疫检测结果 10例老年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均未表达 ALK、bcl、CD10、CD20、CD56、CD68、CD79a、CKpan、HMB45、MPO、S-100;而10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均表达 CD30,6例表达CD3,3例表达 CD45RO、EMA和 MUM-1,2例表达 bel-2、CD43 和 CD74。

2.2.2 病理检查结果 病变在胃部的5例中胃贲门2例,呈现不规则隆起状,边界模糊,大小9.7 cm×11.5 cm,表面出现溃疡,胃壁全层受到浸润;分布于胃窦3例,肿块呈现溃疡形状,分布于小弯侧,边界模糊,大小为4.9 cm×5.2 cm,胃壁全层受到浸润,在其周围未发现淋巴结肿大。分布于回盲部的2例,肿块呈现溃疡形状,胃壁全层受到浸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分布于结肠3例,肠壁变厚,肠腔变窄,黏膜呈现脑回形状,表面出现溃疡,肠系膜发现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

7例患者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均以多形性大细胞为主,肿瘤细胞出现浸润性生长,黏膜受到侵入。肿瘤细胞呈现巢状或不规则分布,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体积大,边界清楚,细胞核呈现大而却不规则样式,呈分叶形或肾形等。3例患者除以上特征外,肿瘤中发现大量反应性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并伴有少量的肿瘤性大细胞。

2.3 随访结果 治疗后6个月内对10例患者进行回访,4例健康,5例病情恶化,1例死亡。

3 讨论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属于一种T细胞淋巴瘤,主要成分为丰富的胞质以及多形性核的大细胞,而肿瘤细胞具有CD30强阳性表达力,多数患者出现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蛋白主要呈阳性表达〔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同时也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包括分子生物学、形态学、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具有表现特征〔6~9〕。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具有体积大、镶嵌式排列等表现,这些特征与低分化癌或恶性黑色素瘤相比,十分相似〔10〕,往往导致误诊,进行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如AE1/AE3或HMB45表达,能够鉴别低分化癌或恶性黑色素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1〕。本研究结果也充分说明,累及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具有可鉴别性。

综上所述,累及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按照患者的免疫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可对该病进行诊断及鉴别,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1 朱晓静,安晓静,马恒辉,等.胃肠道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6(3):325-8.

2 程 静,张正祥,石群立,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预后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11):1187-90.

3 黄榕芳,陈 刚,宫丽平,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形态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3):169-72.

4 Wang FH,Li YH,Zeng J,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primary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 report of 57 cases〔J〕.Ai Zheng,2009;28(1):49-53.

5 沈小雁,施若非,赵肖庆,等.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2012;26(4):336-7.

6 王桂秋,周英琼,官丽平,等.用荧光原位杂交在石蜡切片上检测t(1l,18)和涉及bel-10基因染色体易位的方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7):494-5.

7 金仙梅,夏大文.轻链限制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71-2.

8 孙 健,周皎琳,陈 杰,等.累及胃肠道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3):228-33.

9 辛小川,杨向红,姜卫国,等.儿童淋巴瘤75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3):197-8.

10 高 煜,张永平,张忠祥,等.儿童脂肪瘤及脂肪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7):506-8.

11 杨 菁,金 玲,郑胡镛,等.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8例临床特征及疗效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3):223-4.

猜你喜欢
变性病理学淋巴瘤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征兵“惊艳”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