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盛忠倪绍兔
(1浙江省磐安县林业局 322300;2浙江省金华市北山林场 321000)
磐安县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成效与对策分析
韦盛忠1倪绍兔2
(1浙江省磐安县林业局 322300;2浙江省金华市北山林场 321000)
回顾了磐安县生态公益林工程的建设历程,在总结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磐安县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思想认识、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创新管护机制、抓实公益林建设管理,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公益林建设投入等对策措施。
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建议
目前,磐安县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68.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152.8万亩的44.9%,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37.2万亩,省级重点公益林31.4亩。自2001年实施公益林建设以来,磐安县通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开展绿化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阔叶化发展,全面落实封禁管护措施,全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显著。磐安县被省林业厅命名为首批“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示范县”,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全省省级以上公益林建设管理先进单位;2011年县林业局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公益林建设先进单位”。
1.1 建设历程
磐安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整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保护探索阶段、区划界定阶段、完善阶段与扩面阶段。
(1)探索保护阶段:1998年,为保护好森林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磐安县开始对“三沿”(公路、河道、城镇沿线)、“三区”(库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四源”(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源头)和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范围内的山林率先实施禁伐封育。
(2)区划界定阶段:2001年,根据《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认定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磐安县成立了林业分类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全县共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79.6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56.4万亩,省级重点公益林23.2万亩,将钱塘江、瓯江、灵江源头汇水区范围内的森林纳入公益林建设体系。
(3)完善阶段:2004年,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按照上级要求,磐安县组织人员开展了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完善工作,对2001年区划界定成果进行了调整,确定全县重点公益林面积42.3万亩,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37.2万亩、省级重点公益林5.1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钱塘江源头与自然保护区,省级公益林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
(4)扩面阶段:2009年以后,根据省林业部门的统一部署,磐安县组织开展了2次省级重点公益林扩面工作,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26.3万亩(其中2012年新增16.4万亩),使全县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了68.6万亩。
1.2 建设成效
(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全县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达到68.6万亩,比2001年净增26.3万亩,其中交通干线两侧增加2.1万亩,具有保护价值连片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增加4.5万亩,重要景区周边增加1.5万亩,重要城镇周边增加13.1万亩,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增加4.5万亩,下山移民区增加0.3万亩,生态型国有林场增加0.3万亩,纳入公益林保护的重要生态区位由原先5个增加到11个。
(2)资源总量稳步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公益林扩面前,全县公益林森林蓄积达到166万立方米,比2001年净增74万立方米;全县重点公益林中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面积达到20.1万亩,比2001年增加7.8万亩,增长62%;全县郁闭度0.5以上公益林面积达到48.5万亩,占公益林总面积93%,比2001年增加14万亩,其中郁闭度0.7以上的面积17.8万亩,比2001年增加6.2万亩;全县优质林分面积达到36万亩,比2001年增加21.2万亩,增长143%。
(3)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日益增强。经过10余年的建设与管理,一些原本遭受破坏的森林植被特别是低山浅山地区的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野生动植物种类日益增多,森林群落结构日趋优化,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74.6%提高到2008年的80.1%,其中公益林区贡献2.8个百分点。
(4)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色产业稳健发展。通过实施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县空气质量与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高,最高的点达到7.2万/每立方厘米,有“浙中绿肺”和“天然氧吧”之美誉,“生态”已成为最大的品牌、优势和潜力。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磐安县的森林旅游蓬勃兴起、生态农业势头喜人,花溪、夹溪、百杖潭已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特别是林家乐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和新亮点。据统计,全县已建成林家乐特色村19个,特色点31个,有经营户267家,直接营业收入3040万元,经营户人均增收1万多元,森林旅游已成为磐安县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县已建成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8万多亩,成为全省农业产业综合强县之一。
(5)补偿机制健全完善,林农收益日臻增多。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2004年的每年每亩8元提高到去年的每年每亩19元。自2004年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以来,全县已有2个国有林场、206个村、25000多户农户得到了直接补偿。按照“指标统一下、资金一户管、服务一站办、补贴一卡发、收支一本帐”的运行方式,截止目前累计下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659万元,等于户均累计增收2365元。随着公益林补偿标准的逐渐提高,农户直接的收益还会增加。
2.1 健全组织机构,层层落实监管责任
在成立县生态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设置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配备了2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全县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与建设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计划指导、政策制订、奖惩考核等工作;同时各乡镇、村均相应成立生态公益林建设领导小组,重点乡镇设立公益林监管站,确保公益林建设有人抓、有人管。将公益林建设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逐级签订管护责任书,细化分解公益林建设目标任务,加强部门之间协调联系,形成了职责明确、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2.2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坚持“静态”宣传和“动态”宣传结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农民信箱等各种媒介,制作公益林建设专题片3期,在公路沿线安装大型彩色广告牌21块,在乡镇上墙牌17块,在路口、村口、林区主要入山口设置大大小小生态公益林分布图、公告和公示宣传牌、警示牌、界桩界碑计258块,广泛开展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相关内容的宣传,方便群众监督。同时通过护林员给重点村、重点人员进行公益林法律法规上门宣传,并利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正反典型的现身说教,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规范公益林建设与管理行为。
2.3 加强日常管理,保障公益林资源安全
在公益林建设管理过程中,主要把好“四个关”:一是队伍建设关。为全面落实封禁管护措施,根据公益林分布状况及管护难易程度,将全县公益林划分成138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配备1名专职护林员,负责公益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同时各乡镇落实1名监管员,负责对护林员日常管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加强护林队伍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磐安县重点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磐安县重点公益林护林员考核实施办法》,实行林业部门、乡镇双向管理,构建了奖勤罚懒、能进能出的护林员动态管理机制。二是资金发放关。建立了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数据库,采取县、乡、村三级核对的方法,确保界定面积与补偿面积保持一致。在资金发放程序上,由县公益林办公室统一为农户、专职护林员开设存款帐户,由财政局委托信用联社直接把补偿资金、管护经费发放到补偿对象的专用帐户上,避免补偿资金、管护经费变相截留或挪用现象的发生,减少中间环节,实行封闭管理,确保了公益林补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激发了林农、护林员管理山林的积极性。三是资源管理关。在狠抓护林队伍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林政管理,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开展林政执法大检查行动,严肃查处毁坏公益林建设的行为。加强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护林员4级森林病虫害测报网络,建立了县森林病虫害实验室和森林病虫害专业防治队伍;在公益林区组建乡镇级森林消防队伍19支,县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5支,公益林区森林火灾发生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全县公益林区发生盗伐、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远远低于非公益林区,切实维护了森林生态安全。四是矛盾纠纷关。按照“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妥善处理林权继承或处置后权益人补偿矛盾,及时变更补偿对象帐户,保护好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另外,加强生态定位研究,在国有园塘林场建立生态定位站,开展森林小气候、森林水文、森林土壤等定位观测研究,确保公益林可持续经营。
2.4 突出提质增效,大力实施营林工程
在公益林区先后实施了阔叶林发展工程、生物防火带建设项目、森林抚育项目及长江防护林建设项目,以提高公益林区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自2001年实施公益林建设以来,在公益林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0643亩,封育改造35434亩,针叶林阔叶化改造1100亩,建设生物防火林带40公里,实施森林抚育30087亩。
磐安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具体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补偿标准偏低
磐安县是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4大水系的发源地,多年来为下游31个县(市)、2000多万人送去了一江清水,但目前的补偿标准还相对偏低,无法弥补林农的全部损失。
2.2 资源保护压力大
目前,不少基层干部和林农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个别地方乱砍滥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受生产水平和刀耕火种习惯影响,森林防火与生产用火的矛盾十分突出,再加之森林植被丰富和上坟烧香烧纸等传统习俗屡禁不止,给森林防火带来巨大压力;松材线虫病防控难,磐安县松林面积占有林地的60%,目前磐安县虽然未发生松材线虫病,但与磐安县相邻的县市均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已形成“四面夹攻”态势,防控形势非常严峻,防不胜防。
2.3 管护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乡镇级管护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专职护林员责任需进一步强化。特别是个别专职护林员责任心不强,对发现的问题未能及时上报和加以制止。工资待遇偏低,制约了护林员积极性的发挥。
2.4 重点公益林范围内林木采伐政策问题
第一批划归重点生态公益林范围中有一部分属林业承包大户,至今承包合同陆续到期,因公益林采伐政策问题(采伐强度不得超过15%),致使林木砍不下来,承包合同不能兑现,承包大户反映特别强烈,妥善解决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都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磐安县山多地少,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对促进林业发展,助推“绿色发展、后发崛起”,加快建设“品质山城、秀美乡村、幸福磐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应以“森林磐安”建设为抓手,规范生态公益林工作和管理机制,推行目标责任考核,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不断提升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水平,建成林种结构合理、物种资源丰富、森林景观优美、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长期稳定的生态公益林体系。
(1)深化思想认识,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磐安县是浙中“绿肺”,全省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不仅关系到磐安县自身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下游和周边县(市)的生态环境。因此,要切实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提高干部群众参与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主动性;要继续做好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地带的公益林扩面工作,拓展重点生态公益林规模,不断巩固和发展公益林建设成果。
(2)创新管护机制,抓实公益林建设管理。坚持建管并重,按照“五个一”封护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组织保障网络、管护网络,通过资金管理与管护责任挂钩、日常动态考核与GPS定位跟踪结合等方式落实管护和监管责任,深化封育管理措施,强化公益林资源保护管理,着力做好森林消防、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公益林权属纠纷化解工作,加大破坏公益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公益林建设水平。按照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通过造林、补植、林相改造、森林抚育等措施,加大对公益林范围内疏林、残次林、低效林的改造力度,扩大公益林优质林分比例,提升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
(3)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着手建立重点公益林生态定位监测体系,通过布设动态监测点,对重点公益林的面积及地类变化情况、蓄积量消长动态、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林地土壤流失情况、碳汇与碳贮量等进行监测。同时,将定位监测和动态监测有机整合,实现对全县重点公益林消长动态及质量状况实时监测。
(4)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公益林建设投入。完善生态公益林政策性森林灾害保险,探索研究生态公益林抵押贷款工作,制订鼓励投资者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政策,在林权流转、建设资金贷款、森林休闲旅游等方面给予优惠。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将其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在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护林队伍建设、低效林改造等给予资金保障,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S718.5
B
1004-7743(2013)03-0016-04
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