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髂后上棘骨移植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松动翻修术中的应用

2013-01-25 10:26杨辉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异体骨量包容性

杨辉煌

贵州省松桃孟铁医院骨科,贵州 松桃 554105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而翻修手术的发生也越来越多,与股骨侧的松动率相比,髋臼侧松动率显得更高[1]。翻修术中,对于髋臼骨移植的需求比较明显,而如何选择骨移植物并通过有效的植入方法对髋臼松动进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课题。为进一步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的松动进行处理,我院针对2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松动患者,对自体髂后上棘骨移植进行了运用,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松动患者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5.8岁。24例患者置换病因包括: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有9例,其中有1例患者因激素类药物的长期服用而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分别为6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为3例。临床表现:患者初期髋部不适,数月后,髋部活动出现疼痛及滞后感,下肢活动感不够准确。髋关节及腹股沟区疼痛表现较为明显,行走时疼痛感有所加剧。借助X线片对其进行检查,显示骨水泥与髋臼假体存在的透明带非常明显,透明带于生物型髋臼假体与周围骨之间较为显著,另存在髋臼假体移位的现象。关节假体固定类型:非骨水泥型与骨水泥型患者分别为14例和8例,另有2例为混合型。

1.2 方法

1.2.1 移植骨准备工作 全部患者取俯卧,切口于沿髂后上棘部位进行操作,经肌间隙达骨膜将皮肤、皮下依次进行切开,到达髂后上棘为止,剥离骨膜使骨板充分暴露。术前进行CT检查,并依据检查资料结合AAOS改进分类法对髋臼骨缺损量进行初步的估算。根据患者髋臼骨的缺损程度,对取出骨量进行决定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髂后上棘取出骨量应为l50g),对于双侧髂后上棘骨取骨措施的实施也要根据这一点进行操作。通过宽骨刀的使用,连同髂后上棘大块取下外侧骨板,且保留内侧骨板,借助刮匙最大程度的取出周围松质骨,

1.2.2 髋臼骨移植 患者健侧侧卧位并气管内插管,采用原手术切口进行后续操作,髋臼必须充分暴露,将原已松动的臼杯取出,对剩余骨水泥及空蚀的残骨进行彻底的清除,包括髋臼瘢痕组织和周围肉芽,直至搔刮宿主骨出现点状出血且裸露骨小梁为止。依据髋臼骨缺损的实际状况,将骨颗粒、大片髂后上棘骨植入,之后行髋臼锉倒转打磨夯实,对骨性髋臼进行模造,生物型金属臼杯植入后,将螺丝钉旋入[2]。

2 结果

完成治疗后,对本组患者进行了8~3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5月。根据患者假体固定情况及并发症情况两个方面,分析并总结此次治疗的效果。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植骨块轻度吸收症状,髋臼假体与周围骨的透亮带宽度为1mm,同时并未有相应临床症状的显现;2例患者术后不到一周时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经溶栓治疗后病情得以改善;另有1例患者发生脑栓塞,后将其转入内科进行相应治疗。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容易出现臼杯移位、松动的现象,邻近人工关节的髋臼壁发生的骨溶解缺损症状极其复杂,翻修过程中进一步促使人工关节的坚强固定,在治疗初期存在较大的困难和缺陷[3]。当前,对于明显的节段性及腔隙性骨缺损的治疗,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皮松质异体骨移植。然而通过异体骨进行治疗,容易发生许多不良现象。包括获取、加工、储存异体骨的过程中,存在的骨性质问题都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促使疾病的传播[4]。异体骨的免疫原性较为显著,进行治疗其移植失败率非常的高。相关资料显示,依靠异体移植骨50%以上对假体进行支撑,会进一步促使骨移植失败率的增高。近几年来,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侧松动翻修术的实施,国内外学者采用的方法非常多,在治疗上均能够获得满意疗效。髂前上棘骨质与髂后上棘骨质相比显得较硬,对髋臼的支撑半球的完全性缺失移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自体髂后上棘骨移植方法的运用,能够对异体骨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进行避免,同时不会发生异体骨传播性疾病,可较好的确保治疗的有效和安全。该手术方式的选择,对行取骨术后患者产生的疼痛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另外还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5]。

在某种程度上,骨移植方式的选择和移植范围必须依据髋臼重建的需要与骨缺损的程度进行设定。而更多的学者则将髋臼骨缺损分为非包容性缺损和包容性缺损两种类型[6]。其中包容性缺损被称为腔性缺损,为髋臼腔骨性结构的容量性丢失,然而髋臼柱与髋臼壁均是完整的;而非包容性缺损被称为节段性缺损,为髋臼的支撑半球任一部分的缺失,其缺失是完全性的。我院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松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依据自体髂后上棘骨量的实际状况,与AA0S改进分类法相结合对患者进行了植骨的治疗,其主要方式包括:基于患者的包容性缺损和髋臼底部的包容性骨缺损,分别运用取下后的髂后上棘备用移植骨制成骨浆或颗粒性骨和全厚髂后上棘骨进行打模加压植入的治疗。对髋臼进行重建的过程中,骨量需求较大时,可以对双侧髂后上棘骨移植进行运用,借助生物固定型假体进行固定,无需内固定。对于显著的节段性及腔隙性骨缺损,可以使用骨盆重建钢板加压固定进行治疗。如果患者髋臼内壁的缺损比较明显,可有效分离取下的髂后上棘皮松质骨皮质,在髋臼内壁底部缺损处进行植骨,将底部缺损覆盖的同时,将松质骨取下制成骨浆及颗粒状骨,在边角空隙处进行填塞,然后进行髋臼锉倒转打实加压的操作,对骨性髋臼进行模造,将生物型金属臼杯植入。部分患者的植骨需求较大,而自体髂后上棘骨量则比较有限,对其实施有效治疗还需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植骨量进行补充。

总而言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松动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在翻修术实施的过程中对自体髂后上棘骨移植进行有效运用,作为良好的植入方法及骨移植物,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孙红振,杜全印,等.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置换3l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11):65l-654.

[2]仉建国,翁习生,邱贵兴.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4):252-253.

[3]宋科官,孙远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松动的重建方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5):236-238.

[4]毛宾尧.人工髋关节髋臼侧骨缺损翻修[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l,12(5):12 -19.

[5]熊炎,吴立东.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6,19(6):86-88.

[6]蔡海鸥,张伟明,陆廷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后的康复训练[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1):257-259.

猜你喜欢
异体骨量包容性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二)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一)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EPO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中供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