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云刘有富
1.广西中医医药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县武鸣中医院,广西 武鸣 530001
历代文献少论脾阴、肺阳、肝阳的原因探析
刘凤云1刘有富2
1.广西中医医药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县武鸣中医院,广西 武鸣 530001
历代文献少论脾阴、肺阳、肝阳的原因有四大因素:一是受易学思想影响,二是受“尊科古法”思想影响,三是受“物资匮乏”的社会背景影响,四是受各脏腑的生理特征影响。本文围绕上述四大因素对历代文献少论脾阴、肺阳、肝阳展开论述。
脾阴;肺阳;肝阳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证明脾阴、肺阳、肝阳的客观存在,然而既然脾阴、肺阳、肝阳在生理、病理上都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历代医家却不论或很少论及呢?通过查阅和分析历代医籍文献,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在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易经》起了很大的影响,中医学很多理论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理论依据和理论模型。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易和医是一种体用的关系[1]。
五脏的肝在八卦里对应震卦,震卦象木,象雷电,雷电对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起着鼓动作用,象征万物发生的力量,古人认为万物生于震。震位于东方,东方者,太阳升发之所也,通于春气,春气主升主动,主生长万物,肝秉雷电猛烈刚强而能鼓动之性,故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肝的生理特征象风木主动,临床上肝的病理变化多见以头晕眼花为伴随症状。另外,雷电作为宇宙能量鼓动的征象是不会盈亏的,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云“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故与之相应的“肝阳”亦不会亏损。
肺卦象为兑卦,兑卦象金,《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言其具有里刚外柔之性。金具有坚固性和可变性,与兑卦的刚中柔外之象相应。因为兑卦的组成,上面一阴爻,下面两阳爻,阳多阴少,从卦象角度来看,兑卦是“刚中而柔外”无疑。另外,肺在五行中属金,金的阴阳属性为阳,火克金,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火邪犯肺时症见咳嗽、发热、痰黄、呼吸不畅等,治法上宜清肺热化痰止咳。因此,笔者认为古人不提“肺阳虚”是从肺具有上述特殊的生理特征根本上出发考虑。另外,肺在治法用药上皆不宜过于辛燥,因为辛燥物具有刺激性,易散气伤气,而肺主气,药性过于辛燥对肺的“主气”生理功能不利,《素问·宣明五气篇》里亦提出“肺恶燥,……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中医的产生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医理论。中医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浓厚的传承色彩,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对中医理论有深远影响。
古医家们受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和注重师承的传承模式影响,故对历史遗留的一些问题多存而不论。如清·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里云:“经中不遗一字,经外不溢一词。”张介宾在编注《类经》时就有“具擅动圣经,犹未敢也”。历代医家虽然认识到肝阳、肺阳、脾阴的存在,但顾及《内经》等中医经典中未明确提及故而不进行深究,或以其他概念代之。尽管历代医家认识到虽有“脾阴”存在之实,却多以“胃阴”而代之;或者以“肺气虚”代替“肺阳虚”;以“肝气虚”代替“肝阳虚”,因为气属阳。以肺气的宣发肃降及呼吸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替代肺阳的功能。以胃阴代替脾阴,因胃与脾相表里,二者生理功能相近,临床上不易鉴别。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封建社会,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一丝一缕皆来之不易,纸张笔墨对古人们来说也是非常珍贵,故古医家们给后人留下的知识皆是精益求精,语言皆经过精简锤炼才下笔,故而不能像今天医学著作者们方方面面皆论述详尽。古人们留给后人的东西皆是其认为最重要的,而对于一些极少罕见的疾病、病症或临床上一些病名的叫法上有出入不同地方的一般存而不论。故出现了论肝病多谈肝阴虚少提肝阳虚,论肺病多谈阴虚不谈肺阳虚,说脾病时多言阳虚少提或不提脾阴虚的现象。
4.1 脾阴
4.1.1 以胃阴统言脾阴 翻阅历代中医典籍发现,不管是理法还是方药治疗上,历代医家多以胃阴统言脾阴对胃阴的论述较为详实,而以脾阴专门立论的篇章却难得一见。究其原因是因为脾阴对胃阴的相互滋生作用,《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指出:“脾主为胃行津液。”且脾与胃及脾经与胃经属于相互表里络属关系。若脾阴不足,则影响胃阴生成;而胃阴不足,胃的受纳水谷功能必受影响,则生成气血减少,脾中所藏营血必然减少,所以两者是相互为用的。加之临床上脾阴虚和胃阴虚不容易区分,常常是脾阴虚和胃阴虚同时存在,如李如辉所说[2]:“脾阴虚证的独立性的缺如还表现在与胃阴虚的相似性上。”在此,笔者援引对脾阴虚证研究较深的汤一新教授的说法以资论证。汤一新[3]认为:“皮肤干燥,面色淡白或萎黄,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或不爽,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微数,是为脾阴虚。”因此,有的医家便用胃阴的概念代替脾阴。
4.1.2 受“脾喜燥恶湿”之说影响《内经》以降言脾之生理特性时,皆认为脾为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内经》中关于脾的理论多从脾主运化水湿去讲,认为为脾喜燥恶湿是引起水湿内停的主要原因。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曰:“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些论述的涵义,对于古代精通文言文和诗词骈文的儒医们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但问题出现在对于以现代语言为主的近代医家们来说,若古语言功底不足的话难免会因此对“脾”之生理特性的认识产生局限性,即认为脾虚易生湿,湿为阴邪,当用辛甘温燥之剂以祛湿,殊不知脾虚应有阴虚和阳虚之理,治疗当有温燥和甘寒滋润之别。
4.2 肺阳 综观历代医籍,历代医家多以“肺中冷”、“肺虚冷”等概念替代“肺阳虚”。尽管在《素问·汤液缪醴论》中虽未直言“肺阳”,但已寓有其意:“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已竭也……,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其中“五阳”、“五脏阳”均寓肺阳之意。造成历代医家对“肺阳”一词措词小心含糊现象的原因,印氏[4]认为:“肺在病理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肺阳的升散作用,概括于肺气的宣发功能,肺气的不足即指肺气虚,而不再单论肺阳虚。”李氏[3]认为:“第一,在古代医家的思维中,阴阳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之所以不提“肺阳”是古代医家自觉的选择。第二,由于肺脾同属太阴,肺为人体后天之“天”,脾为人体后天之“地”,天地合气化生万物,故肺脾两脏不可分离;另外肺与脾在五行中是母子相生关系,故用“肺阳”由“脾阳”代替。”笔者认为以肺气的宣发功能替代肺阳的升散作用是不够说服力的,因为肺阳还具有温煦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李氏的观点较具说服力,因为观历代医籍记载,临床上在治疗肺阳虚证候时用药多以温脾阳之药代之,如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主之。”方中干姜、炙甘草皆有温补脾阳的作用,方旨为温振中阳,寓补土生金之意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肺虚冷》提出肺阳虚证治:“治肺痨虚寒……半夏汤方”,其中的半夏有和胃健脾,镇咳降逆作用。
实际上,笔者认为古医家们以“肺中冷”、“肺虚冷”等概念替代“肺阳虚”还另有其由:因为肺为娇脏,在五行中属金,火克金,而火性属阳,若用“肺阳”的概念似乎与“肺为娇脏,阳火克肺金”的理论相互矛盾。鉴于此古医家们选择“肺中冷”、“肺虚冷”等概念替代“肺阳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医家们的治学思维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
4.3 肝阳
4.3.1 以“肝气”代替“肝阳”前贤们多用“肝气”代替“肝阳”,因为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属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具向上生发之性,气属阳,阳化气,因此历代医家形成了将肝气视同肝阳并取而代之的习惯。
4.3.2 “肝有相火,有泻无补”之说 北宋·钱乙最先在《小儿药证直诀》里提到:“小儿纯阳,无烦益火。”治小儿病善用泻肝法,后人因此而提出“肝常有余,有泻无补”,如明·宋濂谓:“钱乙深得张机之阃奥,而撷其精华,建为五脏方。各随其宜。肝有相火,则有泻无补;……皆启《内经》之秘。”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亦认为“小儿十六岁前纯阳为热多也,肝只有余”,使“肝常有余”观点得到进一步发挥。
既然没有肝阳虚,自然也就肝阳无补法之说,然而临床上少腹冷痛,颠顶冷痛等肝阳虚的证候是常见的。细考历代医籍发现,古医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往往将补肝阳之法纳入补肾阳范畴,其中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的论述最为精辟:“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在中医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古医家用自己的智慧把中医的理论和临床水平发挥到极致,把中医的生命创造了几千年的生命奇迹,这是世界历史的任何一门学科、文化无可相比的,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之所以出现历代医家少提或不提“肺阳”、“肝阳”、“脾阴”的原因是因为中医的产生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医理论。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对中医理论有深远影响。三是《易经》乃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易学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四是受当时“物资匮贬”、生产力低下的历史背景影响局限了古代医家的发挥创作。五是受肺脾肝各自的特殊生理特征影响。鉴于以上因素造成了历代医家少提或不提“肺阳”、“肝阳”、“脾阴”的现象。
[1]常秉义.周易与中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71.
[2]李如辉.发生藏象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2.
[3]汤一新.略论脾阴虚、脾气虚证治的区别[J].河南中医,1987,5:27.
[4]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2.
[5]李如辉.历代文献少论“肺阳”的原因再发现[J].河南中医,1998,3(18):140.
R222.19
A
1007-8517(2013)04-0043-02
2012.12.28)
刘凤云 (198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