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娟 谷宁飞 张 红 潘 洁 孙瑞英 赵 灿 杜其敏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急诊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因心脏起搏功能障碍和 (或)传导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室上性和室性逸博等一大类疾病,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低下,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使患者出现严重不适症状甚则昏厥、猝死。近年来,中、西医对该病的研究都有一些新进展,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1 药物治疗 岑强[1]等认为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无严重毒副作用,其作用机制通过拮抗腺苷、促进钙离子内流、兴奋受体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从而使窦房结、房室结自律性增加、传导加快,提升心率。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断剂,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从而引起心率增快,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但有时可致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一些心血管副作用,如诱发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致一过性高血压、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等[2]。吴金灿[3]对班布特罗片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临床观察,发现班布特罗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85.7%,平均心率<50次/min、最长间歇>2S患者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班布特罗组明显减少,说明β2受体激动剂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心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1.2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起搏器的植入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常瑜[4]等人对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0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前黑矇晕厥等症状消失;主要并发症为电极脱位、囊袋血肿、胸膜反应、起搏器突然失灵,说明人工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该手术为有创操作,要考虑患者手术承受能力、经济负担情况等,目前普及情况欠佳。电子起搏器的电池寿命有限,对机体神经激素调节缺乏反应等缺陷,使人们在努力构建更加符合生理功能的“生物起搏器”,随着基因和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已有众多体内和体外实验成功地利用基因表达、基因抑制、干细胞基因修饰、细胞融合、成体心肌干细胞等技术对机体受损的自律性节律点或传导系统进行修复或替代,为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带来了新的希望[5],但是目前仍是实验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
中医古典医集并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名记载,但有“迟脉”的记载,《脉经·卷一》曰:“迟脉,呼吸三至,来去极迟。”《素问·五藏生成篇》中曰:“心之合脉也”,可见,心动过缓则脉率不足,由此可以说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迟脉证”,由于心跳缓慢导致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则可归于“心悸”、“胸痹”、“头晕”范畴。若病情严重,引起阿——斯综合征,则可归于“厥证”范畴。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的认识是多方面的,《心血管专科中医临床诊治》[6]提出外邪侵袭、七情刺激、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病因作用于心,使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心之血脉痹阻、心失濡养而发为此病;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证多见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气阴两虚、心阳不足、心阳虚脱、心神不宁等,实证多见痰扰心脉、心脉淤阻等。各证型间可发展转化或相兼。
现代医家在传统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该病见解独到。北京中医药大学郭维琴教授[7]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阳气虚损,阴寒内盛;其病位在心,涉及脾肾,以虚为本,表现为心阳不足、心肾阳虚或兼脾阳不足;在虚的基础上可有血瘀、寒凝、痰湿等实侯。郭文勤[8]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机是以虚为本,心肾阳虚为主。其病位在心,病本在肾。心得肾阳温煦、激发、推动,才能心气充沛,血脉鼓动有力,心、肾阳虚又可导致脾阳不足,脾虚失运,进而痰湿内生;心阳不振,血行无力,久而形成瘀血。痰瘀交阻更进一步阻碍血脉运行。因此,心肾阳虚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所在,或兼见痰湿阻络、疲血阻滞、痰疲交阻等证。顼志兵[9]将龙华医院顾仁樾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成文,顾老分两个证型进行治疗,对于心肾阳虚,心气不足,兼有痰瘀互结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运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的治法,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参附细辛桂枝汤、温阳回脉汤加减;对于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夹痰夹瘀的房室传导阻滞和窦缓等疾病,运用温阳育阴、益气活血的治法,常用四逆汤、生脉散加减。
各个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各有侧重,但均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诊治此病,临床疗效显著。马丽红[10]收集了11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回顾性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该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显示长期中药治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而巩固。
除中药治疗外,中医的一些特色疗法应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亦有疗效。徐连登[11]等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该病,结果显示患者24h平均心率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症状与心率水平的程度与心宝丸相仿。
近些年,中、西医的专家们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疗都给予了重视并进行了相关研究,那么中、西医联合治疗该病疗效如何,中、西医相较临床效果如何,有人就此进行了临床观察。管健[12]等人采用随机对照的科学方法观察联合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2例,结果显示联合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参附注射液的治疗组疗效优于仅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的对照组。湛守青[13]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用心宝丸同时用西医的方法,已置临时起搏导线者用临时起搏器起博,否则用阿托品或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药治疗,共治疗286例,总有效率98%,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应用。谭子富[14]对纯中成药和单味西药分别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将81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照组予西药阿托品,观察4周后,对症状改善和心率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参仙升脉口服液有显著提高心率作用,且疗效优于西药阿托品。
从以上研究者的结论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个别中成药和西药的治疗对比显示,中药效果优于西药。
[1]岑强,赵丽.茶碱治疗患慢性心律失常的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2001,22(4):544-545.
[2]王福军,慈书平.阿托品致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2(34):8553-8554.
[3]吴金灿.盐酸班布特罗片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10):120-122.
[4]常瑜,路长鸿,赵玉红,等.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及随访程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1):34-36.
[5]董皓,李萍,李璇.细胞工程和基因技术修复已损害的房室传导或建立人工房室通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167-170.
[6]黄春林.心血管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6-230.
[7]郭维琴.郭维琴临证精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2-71.
[8]任建丽.郭文勤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特色掂拾[J].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90-1891.
[9]顼志兵,顾仁樾.顾仁樾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J].四川中医,2008,26(3):1-2.
[10]马丽红,焦增绵,曲家珍,等.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16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7):646-648.
[11]徐连登,张宇霞,郑艳华.内关、心俞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0,30(3):192-194.
[12]管健,吴彪,雷菊蕊,等.参附注射液联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54-155.
[13]湛守青.西医常规配合心宝丸治疗心脏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286例[J].陕西中医,2007,28(2):132-134.
[14]谭子富,方孝俊,黄金星,等.参仙升脉口服液与阿托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