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喆
山西省焦煤西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CT室,山西 太原 030053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典型临床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有20%~33% 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由于阑尾及其尖端的位置变异及病变所处的阶段不同,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可误诊为其他疾病,延误诊断可发生阑尾穿孔、阑尾脓肿形成等并发症[1,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性能得到快速提升,以其扫描速度快、照射量较低、空间分辨率高、采集信息量大以及多种强大的后处理技术等诸多优势,使得MSCT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地位越发重要,已成为其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随机选取的急性阑尾炎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检查,其中,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12~53岁,平均年龄36岁。
1.2 检查方法 使用Siemens Sensation 64全身螺旋CT机对58例患者行MSCT轴位容积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扫描参数120kv、180mAs,层厚与螺距为5~10mm.扫描完毕后,将轴位图像薄层重建 (0.6~1.5mm),并将数据传入syngo后处理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 (MPR)、曲面重建 (C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多种图像处理。
58例病例中,49例可见阑尾增粗、管壁增厚,部分阑尾管腔萎陷闭塞,其内可见积液、积气;除阑尾增粗表现外,腔内见粪石者17例;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筋膜增厚38例;阑尾周围渗出、腹腔积液7例;阑尾脓肿11例;阑尾坏疽、穿孔伴周围炎3例,腹腔内可见游离气体及阑尾周围小气泡影;另2例仅表现为阑尾结石;CT检查为阴性结果,但临床术后确诊阑尾炎3例。
3.1 急性阑尾炎MSCT表现①阑尾增粗、管壁增厚:管腔扩张,阑尾外径增粗,直径大于6 mm,管壁增厚大于2 mm,可伴阑尾扩张腔内积液、积气;②阑尾粪石:管腔内单发或多发粪石,粪石阻塞管腔,使远端管腔积液,损伤阑尾黏膜,导致腔内细菌侵入阑尾壁引发阑尾炎;若阑尾穿孔,粪石可位于阑尾腔外;③阑尾周围改变:主要表现为阑尾周围脂肪组织间隙模糊,可见片絮状、条索状影,局部可见渗液,盲肠管壁增厚、模糊;阑尾周围肿胀表现为边缘模糊不清的炎性肿块,与周围组织黏连不清,伴有回盲部的炎性渗出,其周围结缔组织及脂肪内密度稍增高,呈斑点状或条纹状密度增高改变;④阑尾穿孔则可见阑尾壁不连续、完整,腹腔内可见游离气体及阑尾周围小气泡影。
3.2 MSCT后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MSCT的性能得到快速提升,近年来各种高速、超高速CT机不断涌现,与常规CT相比,高速CT具有扫描速度快、检查时间短、照射量较低、线管损耗小、空间分辨率高、采集信息量大等优势。由于MSCT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和良好的解剖结构显示能力,可任意平面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阑尾周围组织空间关系,现已逐渐成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为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3]。
MSCT容积扫描的薄层重建技术可以将较厚的图像重建成薄至0.6mm的亚毫米级图像,以这些极薄的图像做为基础数据,再根据需求运用MPR、C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任意方位、各种间隔重建和三维成像,得到不同侧重的优质解剖图像,通过一次扫描,达到检查多个脏器的目的。
以较厚的层厚进行容积扫描,再以较薄的层厚和间隔进行重建,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扫描时间,减少伪影影响,减少照射量,还可以发现微小病灶以及密度的微小变化。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将普通的轴位二维图像三维再现,实现任意方位旋转,使得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及毗邻关系充分显示,病变的空间分辨率大大提升,从而提高了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
3.3 MS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优势
在常规轴位图像联合MPR、C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的图像优势在于:可将阑尾拉直,便于测量阑尾长度、阑尾最大直径、阑尾壁最大厚度、阑尾腔内液体最大直径,整体观察其在腹腔内旋行情况和指向,为手术医生准确选择切口入路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MSCT优越的性能配合其多种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提高阑尾炎CT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性。
[1]周根泉,何之彦,刘爱群,等.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9):758-760.
[2]王礼同,薛贞龙,李澄,等.MS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J].放射学实践,2008,23(6):643-644.
[3]Lane M J,Liu D M.huynh M D,et a1.Suspected Acute Appendicitis Nonenhanced Helical CT in 300 Consecutive Patients.Radiology,1999,213(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