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HPV筛查在检测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王莉莉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成为宫颈癌或者高级别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宫颈HPV感染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捕获杂交技术(HybridCapture 2,HC2)在临床检测筛查中应用广泛,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阴性预测值较高,可以减少随诊频率,预测发病风险。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捕获杂交技术
宫颈癌在全球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是人类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1],全球每年约有51万妇女被诊断为子宫颈癌[2],其中约有28.8万患者死亡,在国内,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约有8万人因此病死亡,给女性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3]。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调控,宫颈局部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高危因素之一。Zur Hausen[4]在1976年首先提出HPV是宫颈癌致病因素的假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HPV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Zur Hausen因发现HPV与宫颈癌间的明确关系,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目前宫颈HPV检测作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最新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嗜上皮病毒,有高度特异性,人类是HPV的唯一宿主,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亲和力。人的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极易受到感染,有研究表明,在宫颈癌患者中,99.7%的患者可以检测到HPV的存在,其中70%均发现有HPV16和18型[5]。HPV检测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以提高敏感性、减少随诊频率,可预测发病风险。
青年妇女HPV感染很普遍,临床通过大样本筛查发现,超过20%的青年妇女会有一过性、无临床意义的HPV感染。国内报道,正常人群宫颈HPV感染检出率为11%~37%[7]。HPV感染一般为短期感染,可以被人体免疫,常在6~12个月内可自行消失,少部分持续感染患者,一年后HPV持续感染率为30%,2年后仅为9%。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单纯的HPV感染不一定会发生宫颈癌,对成年妇女有计划的定期进行宫颈HPV检测,能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宫颈癌现已成为病因明确、可以早期预防、彻底根除的癌症,对子宫颈癌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HPV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做好宣传教育、预防保健工作,注重个人卫生,切断HPV的感染和传播途径,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经美国FDA批准上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宫颈癌也将由此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注射疫苗、筛查和早诊早治来预防,并被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HPV感染引起宫颈癌的机制复杂。目前认为,HPV病毒DNA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HPV E6、E7蛋白的异常表达,以及癌基因、端粒酶等都参与其中。根据HPV基因序列结构的不同,人们将HPV分为近130种基因型,其中近百种的基因序列已被摸清。宫颈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HPV感染仅是可能患病的信号,定期进行HPV分型检测补充传统的细胞学普查,对预警宫颈细胞癌变倾向,及早发现和预防、治疗早期宫颈癌极为关键。通过定期HPV检查,浓缩高风险人群,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和治疗,就可以使患者远离宫颈癌的危险[6]。
HPV感染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捕获杂交技术(HybridCapture 2,HC2),在临床检测筛查中应用广泛。在众多HPV类型中,HPV16、18、31、33、45型现已证实具有潜在的致癌性,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PCR技术能在2~3h内,将1个HPV-DNA,扩增至10亿个分子,可成功地通过PCR扩增,将其检测出来。HC2法有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探针,基本原理是对抗体捕获信号的放大和化学发光信号的检测。可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阴性预测值较高[7],经美国FDA认证后,用于30岁以上女性宫颈癌的初筛方法,目前已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
[1] R ao PH,A rias Pulido H,Ln XY.Chromosomal am plificat ions,3qgain and deletions of 2q33 - q37 are the frequ ent genetic changes incervical carcinoma[J].BMC Cancer,2004,4(1):5.
[2] 钱德英,岑坚敏,王丁,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 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J].中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34-35.
[3] 赵文辉,乔有林.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现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3(6):638.
[4] Zur Hausen H.Human papillom a virus: A poss ib lerole in squam ouscell carcinoma[J].J Current Topics Microbiol Immunol,1976,78(1):1.
[5] Stoler MH.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neoplasia:a model for carcinogenesis [J].Int J Gynecol Pathol,2000,19(1):16.
[6] 杨钦灵.宫颈刮片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诊断子宫颈疾病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9):1281.
[7] 乔友林,章文华,李凌,等.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6):50-53.
R737.33
A
1671-8194(2013)16-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