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蓉,王 梅
(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 100700)
我国近代名医兼出版家裘吉生先生曾指出,商务书馆出版界有言曰:“学术之进化,随出版物而并行。学术愈进化,出版物愈多。学术愈易发明,出版物亦愈易推广。反之,学术不进化,出版物亦因之而少,盖消行亦未易也。[1]”裘吉生先生还说:“吾国医学代有兴替,然数千年来赖以相继不绝如缕者,出版物耳。[2]”
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总称,与中医学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民族医药学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历程中,形成并保存了大量的医学文献。由于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各个民族医药学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作为民族医学知识主要载体的民族医药文献,从古至今一直是民族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并且是我国有优势的卫生、科技、文化和产业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民族医药文献也承载着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民族医药文献进行保护与整理,也是保护我国传统医药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整理民族医药文献是继承发扬民族医药最基础的工作,将之整理出版,是促进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手段。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前会长诸国本先生在调研的基础上撰文指出:“由于各民族医药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其他复杂因素,我国的民族医药可以分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有文字的民族,它有医学文献,有较多的医药知识积累和医学理论的梳理,也容易得到现代社会的公认。它们的文献整理是现成的、顺理成章的。这部分以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傣医学为代表。第二种情况是历史上没有文字的民族或没有通行文字的民族,其民族医药是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尽管他们有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经验,为本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在“西医化”的法规条件下,很难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这部分民族医药的文献整理是通过田野调查、记录文本、总结经验和理论,然后用汉文表述出来的,我们把它称之谓发掘整理,以壮医学、苗医学、瑶医学、土家医学、侗医学为代表。第三种情况是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他们不但没有文字,而且人口不足10万,生存环境或交通条件较差,其传统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尚待进行。[3]”
依据诸国本先生的论述,笔者将民族医药文献分成三类:一是有民族文字的现成医药文献;二是没有民族文字或通行民族文字的发掘整理类医药文献;三是尚待发掘整理类民族医药文献。由于民族医药文献有不同的分类,其发掘整理出版也应根据不同情况分类出版,逐步施行。(1)对有民族文字的现成医药文献即民族医药古籍其整理出版的原则是:搜罗宏富,惜字如金;取而不滥,舍而不弃;校勘从严,出版从宽;(2)对没有民族文字或通行民族文字的发掘整理类医药文献,整理出版原则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全面发掘、深入细致,有则有之、无则无之,多则多之、少则少之,不轻易否定、也不随意拔高,民族平等、学术平等,使口碑医药从无形成为有形,从口传成为文传,从零散成为系统,从草根走向殿堂。并按医学专著要求出版;(3)对尚待发掘整理类民族医药文献其整理出版原则是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实事求是,形成文本即可。
民族医药发掘整理工作是从1984年第一次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以后全面开展的。这次会议要求“七五期间要继续搞好民族医药典籍的整理出版工作;摸清理论体系尚不完整的民族医药的轮廓”,同时制定了《l984~1990年民族医药古籍整理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五”期间设立了全国民族医药文献整理研究专项,对民族医药文献分3种类型进行整理:一是对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学科齐全的藏、蒙、维、傣民族医药文献重点进行经典著作的整理、注释和汉文翻译,孤本的保存、各派有代表性的著作、经验的收集;二是对壮、回等民族医药文献重点进行文字的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总结提高,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对一些口头相传、无文字记载的民族医药口碑资料进行抢救、整理、保存工作。具体是组织对藏、蒙、维、傣、壮、回、朝、苗、彝、布依、瑶、哈萨克、土家、羌、侗、仫佬、毛南、满等19个民族的83种医药文献进行发掘整理,内容包括民族医药发展史、基础理论、临床医学、药物方剂、经验与验方等方面,其中羌、侗、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的医药文献发掘整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4]。
“十一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公共卫生资金项目“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经过近40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工作,中国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出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粗略统计,各民族医药古籍已整理约3100多种,其中藏医药2700种,蒙医药60种,维医药156种,傣医药200种,朝医药8种,哈萨克医药1种,回回医药l种。发掘整理类的民族医药著作的出版也呈现出喜人的势头,出版的内容涵盖民族医药理论、民族医药教材、民族医药临床、民族医名医医案等方面著作。
根据有民族文字的现成医药文献的特点,民族医药古籍的整理出版可采取影印出版、校注整理出版、汉译出版、汇编出版等方式。
影印出版是是保存、保护和研究利用历史文献的最佳手段。民族医药古籍影印出版的基本原则与中医古籍影印出版的原则类似。首先是选择最佳底本,其次是配补描修正确,同时要注意对底本拍摄完整清晰,版面安排合理,扉页编制翔实。具体整理出版的程序与方法为:(1)确定底本;(2)核查底本(核对书目、检查书品、检查卷数、检查书页);(3)配页与补页;(4)底本描修;(5)扫描拍摄;(6)确定开本与版面(原大影印、缩小影印、放大影印);(7)编制扉页(内容包括书名、作者、朝代、版本、馆藏);(8)撰写影印说明。
古籍的校勘、注释整理出版,是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的一种文献整理手段。民族医药古籍校勘、注释整理出版的一般程序为:广泛收集所校之书的不同版本和其他相关的校勘资料;通过分析版本源流、比较版本优劣选定底本、主校本、参校本;拟定校勘体例,对校勘过程中一些共性的问题加以统一和规范,使校勘整理后的古籍在体例上保持前后一致;设计校勘表,通过对校的方法,校出和标识底本与校本之间的全部异文;在校出和标识异文的基础上分析异文,确定异文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审定正误、决定取舍并撰写校勘记。校勘内容包括误、脱、衍、倒等错误性异文,古今字、异体字等非错误性异文,难以判定是非的异文。校勘方法有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和综合校法。
汇编也是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出版的常用手段,其基本原则为:设立主题要简明新颖,收集资料要广博,录用资料要准确,剪裁资料要合理,编排体例要有序。汇编出版的程序与具体方法为:策划主题,制定方案,收集资料,甄别资料,整理资料,编排资料和汇总成书。
汉译出版是民族医药文献最常见的一种出版形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注意回避外交、宗教、政治等敏感内容。对于原版书中有民族歧视内容的要慎译或改译甚至可以删掉。对涉及地区、国界等敏感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观点正确,慎重翻译。与我国国情不符的内容如迷信、宗教、医学伦理等应慎译或不译;(2)译文应力求信、达、雅。“信”就是准确,要忠实于原文,正确地表达原文含义;“达”就是通顺,要运用规范的现代语对译原文,使译文畅通无碍;“雅”就是优美,使译文言词优美、文辞并茂。其中“信”是最基本的要求,“达”和“雅”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工作遵循如下原则:(1)尊重被调查民族的文化是进行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工作应遵守的重要原则;(2)使被调查民族从中受益,与被调查民族共同发展是进行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工作应遵守的又一重要原则;(3)真实可靠与效率并重也是进行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工作所应遵守的重要原则;(4)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并重是进行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工作所应遵守的又一重要原则[5]。笔者赞同上述观点,认为民族医药文献的抢救性发掘整理出版工作也应当遵循上述原则。
民族医药著作的出版除了遵守一切出版物必须遵守的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相关的配套规定外,还必须遵守有关管理部门就涉及领土主权、国防机密、外交政策、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问题发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整个编写、修改、审定的过程中,凡触及到这些问题时均应该慎重审查。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历程中,各民族在医药卫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构建出异彩纷呈的健康知识体系,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医药类型和表达范式。民族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性的传统医药的一部分,它与中医学的生命观和思维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民族文化背景、医学理论体系和医技药物应用方面存在根本区别,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各民族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少数民族人民的繁衍、生存、防病治病及健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民族医药知识的发掘与整理,尤其是对没有文字的民族医药知识进行整理出版,是发展这些民族医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传统医学的丰富。民族医药知识比起中医药文献更加珍稀。物以稀为贵,民族医药知识中蕴含有独到的养生保健学术与技术,其出版价值极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更加重大。因此,系统清理中华各民族医药文化遗产并使之整理出版,对完善人类生命科学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裘诗庭.近代名医裘吉生医文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2]华祝考,赵勇华.近代中医出版家裘吉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16(1):34-35.
[3]诸国本.民族医药文献发掘整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1-5.
[4]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64.
[5]伊乐泰.关于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的方法和手段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