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肠化当补肾*

2013-01-25 03:28陈小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皮化生化生小肠

陈小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胃病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多种病理改变的中心点。如果肠化、特别是大肠型肠化成为胃黏膜主要而稳定的生物学特征,则需补肾。

1 胃黏膜肠化补肾的原理

1.1 虚证病理的逆向重演律[1]

虚证的病理以逆向重演生物个体发育和生物进化过程为主要特点。逆向重演表现为:一方面有序度高(高层次)的结构、功能强度减弱;另一方面有序度低(低层次)的结构、功能强度相对或绝对增强。甚至胚胎型基因重新激活和表达,导致蛋白质、抗原、酶等产物和功能的胚胎化。逆向重演病理的原因在于虚损导致细胞、组织的能量减少,熵增加。

胚胎乃生命之原始,虚证病理逆向重演至胚胎阶段正是“虚极及肾”。

1.2 局部和整体病理在质和量上可以不同步

整体“虚极”是对整体而言的肾虚证,局部“虚极”是对局部而言的肾虚证。

1.3 胃黏膜肠化的实质是胚胎化

与小肠型肠化比较,大肠型肠化的胚胎化更为彻底。

2 胃黏膜肠化的实质是胚胎化

2.1 胃、肠进化程度比较[2,3]

2.1.1 从器官发育来看 肠早于胃发育形成,进化学上,胃的出现在鱼类才开始,是为吞咽大块食物所需;低等脊索动物如海鞘目类似胃的结构其细胞尚有呼吸功能;胚胎学上胚13周 ~14周胃才最后形成;胎胃黏膜上皮有肠和胃两种抗原,肠上皮抗原只维持到出生后数月,后则只剩下胃上皮抗原。十二指肠及回肠上皮膜抗原(EMA)均阳性,结肠上皮EMA为阴性,EMA存在于人体正常上皮细胞表面及起源于上皮的高分化肿瘤细胞,不合成EMA的肿瘤细胞分化较低,这提示结肠上皮比小肠上皮分化低。

2.1.2 从腺体发育来看 进化学上,大肠腺于脊椎动物亚门软骨鱼纲出现,小肠腺于硬骨鱼纲出现,胃腺于两栖纲出现。十二指肠腺主要在哺乳动物出现。胚胎学上,胎9周~11周从十二指肠至结肠依次形成肠腺原基,13周胃形成胃腺原基,并开始形成贲门腺和幽门腺,14~15周出现十二指肠腺。

2.1.3 从细胞发育来看 进化学上,肠吸收细胞出现较早,从两栖类至鸟类胃腺主细胞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原,至哺乳动物才有主细胞和壁细胞的分化。胚胎学上,胎9至11周出现肠杯状细胞,然后柱状上皮开始分化为吸收上皮,胎15周胃腺原基中可见主细胞、壁细胞和分泌细胞。正常胃黏膜的表面和颈黏液细胞的游离缘虽有微绒毛,但其中缺乏成束的微丝,而肠吸收细胞的微绒毛内含有发育良好的微丝束,因此一般把后者做为吸收细胞特征之一。在胎儿胃的发育过程中,幼稚黏液细胞可一度出现含微丝束的微绒毛,提示它是黏液细胞发育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2.1.4 从黏液发育来看 大肠杯状细胞含硫酸黏液和氧乙酰基唾液酸黏液为主,小肠杯状细胞含氮乙酰基唾液酸黏液为主,胃被复上皮细胞、胃腺上部黏液细胞、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黏液细胞均分泌中性黏液。硫酸黏液是一种胚胎性黏液。胚胎期胃肠道上皮均分泌酸性黏液,随胚胎的发育在出现胃上皮的同时也开始分泌中性黏液。胚胎期十二指肠黏膜分泌硫酸黏液,M3C抗原在胚胎十二指肠黏膜及成人结肠黏膜杯状细胞均可见到。幼稚型十二指肠杯状细胞分泌中性,氮乙酰基唾液酸、氧乙酰基唾液酸、硫酸黏液,但成熟后则失去分泌后两种黏液的功能。

2.1.5 胃黏膜被复上皮和腺上皮两种上皮成分比较 被复上皮原始于腺上皮,进化学上胃出现于鱼类,而胃腺在两栖类才出现;胚胎学上胚9周形成胃小凹,13周小凹底部才出现胃腺原基。被复上皮代谢形成与肠上皮完全相同,即增殖带位于上皮底部,细胞更换方式是同步的。与胃腺完全不同。

综上所述,胃肠道黏膜上皮组织按进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约为:结肠被复上皮和腺上皮→小肠被复上皮和腺上皮→胃被复上皮→胃中性黏液腺(如贲门腺和幽门腺)上皮和胃体腺上部黏液细胞→胃体腺中下部由壁细胞、主细胞等组成的腺上皮和十二肠腺上皮。

2.2 所以说

胃黏膜肠化的过程(包括从小肠上皮化生到大肠上皮化生的过程),就是胃黏膜上皮去分化和逆向重演而胚胎化的过程。这一理论可以解释:

2.2.1 肠化的顺序大多是:胃体腺→假幽门腺→小肠型肠化→大肠型肠化[4]。其发展方向是去分化。

2.2.2 肠化比未肠化易癌变,大肠型肠化比小肠型肠化易癌变[4]。因为形态上逆向重演病理的终点是癌变。如毛荣军综述: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分为完全型(Ⅰ型)和不完全型(Ⅱ型)肠化生,后者又分为胃型(Ⅱa型)和结肠型(Ⅱb型)化生。在胃黏膜标本中,可见Ⅱ型肠化生与癌灶混存或移行过渡的状态,特别是Ⅱb型肠化生,故认为Ⅱb型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许建明等研究结果亦表明:胃黏膜异型增生加重或癌变组几乎均为Ⅱb型肠化生(14/15),提示异型增生伴Ⅱb型肠化生属高危病变,与 Murayama等研究结果一致[5]。

尹光耀等观察88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发现细胞核与核仁增大、分叶核增多、染色质密集、核内DNA含量,随下列顺序递增:肠化生完全性小肠型→不完全性小肠型→完全性结肠型→不完全性结肠型,说明Ⅱb型肠化生是癌前病变[6]。

Correa等清楚地勾画了肠型胃癌的自然史,即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肠型胃癌[7]。

2.2.3 肠化与未肠化比较、大肠型肠化与小肠型肠化比较,伴有更多的其他逆向重演病理。

如不典型增生以往称为间变(anaplasia,nan:退回,plasia:发育),表现为似乎细胞退回到未发育成熟的阶段[8]。肠化与不典型增生关系密切:肠化往往在形态和功能方面都不成熟[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胃黏膜肠化生血型物质ABH血型抗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16例肠化生上皮与正常胃黏膜相比较,肠化生上皮血型物质明显减少或消失。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大多有血型物质的明显减少和消失。在胚胎期胃肠上皮也都无ABH血型抗原的表达,因此,胃上皮肠化生时血型抗原的消失是细胞的免疫学去分化(immunolog icdedifferentiation)的表现之一[4]。

癌基因的保守性即说明其原始性[1]。毛荣军综述:Ras原癌基因突变可形成质、量异常的P21ras。Czermiak 1989年对21例小胃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在胃癌中有P21ras高表达,肠型胃癌旁肠化生和异型增生黏膜中也有P21ras高表达且染色强度大于相应的癌组织[5]。

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胚胎酶谱以M亚基增加、H亚基减少为特点[10]。黄介飞综述,Carda等曾用同功酶研究,将肠化生的胃窦部黏膜与正常胃窦相比较,发现前者的LDH同功酶重新定向倾向于“M”型,LDH5的百分比显著增加,“H”亚基成分的百分比显著减少。胃癌黏膜中LDH5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胃体黏膜和正常胃窦黏膜,LDH1、LDH2和“H”亚基成分的百分比也显著低于正常组织[11]。

2.2.4 非肠型胃癌和无明显肠化病变的其它逆向重演病理常见肠化特征。

如大多数光镜下的胃型胃癌在电镜下也是肠型胃癌[12]。胃型胃癌不仅起源于胃固有黏膜,也与胃黏膜肠化有关[13]。

某些胃癌可见一种对结肠黏膜特异的抗原(M3C)[4]。1/3胃癌细胞中见正常时只出现于小肠黏膜上皮的氨基肽酶[11],39% 胃癌出现小肠性 AKP[11]。

自胃印戒细胞癌中提取的杯状细胞抗原可出现于正常小肠、胃肠化生和结肠杯状细胞以及胃癌细胞中,表明它们之间有共同的抗原成分[4]。

胃癌超微结构研究中,有人把含微丝束的微绒毛统称为肠型微绒毛,这种微绒毛在各种类型胃癌中可不同程度存在着,如果把它视为肠型上皮的特征,则可得出胃癌大多数病例都出现肠化的结论[14]。

房殿春综述:“一般认为,肠化与分化型或肠型胃癌的发生有关。近年研究发现,胃癌的组织学特征和细胞成分相当复杂,肠型与胃型胃癌在很大程度上两者互相交叉出现。晚近的研究提示,胃型胃癌不仅起源于胃固有黏膜,也与肠化有关。[15]”

即使无明显肠化,不典型增生包括球样不典型增生均含有肠型黏液,特别是硫酸黏液[9,16]。

2.2.5 肠化时被复上皮改建先于腺体改建[17],因为前者分化程度比后者低。

2.2.6 老年人易见萎缩性胃炎及肠化。因为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变化特点也是退行性变[18]。

3 结语

3.1

胃黏膜的肠化,特别是大肠型肠化如占主导地位而稳定,即是“肾虚证”,也即“胃的肾虚证”。

“胃的肾虚证”也包括“胃的肾精虚证”、“胃的肾气(阳)虚证”、“胃的肾阴虚证”。

3.2

目前对胃黏膜肠化相关疾病辨为肾虚证者极少[19~21]。

[1]陈小野,邹世洁.虚证病理的逆向重演律[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2]陈小野,李景仁,张盛忠.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反重演律假说[J].医学与哲学,1992(9):1-3.

[3]陈小野,李景仁,张盛忠.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逆向重演律(摘要)[C]//上海: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论文集,2009:204.

[4]张荫昌.胃病理及胃黏膜活检[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8:28,32,139.

[5]毛荣军.胃黏膜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1998,3(2):76-77.

[6]尹光耀,张武宁,何雪芬,等.脾虚证胃病胃黏膜亚细胞结构及微量元素、DNA研究的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1):10-15.

[7]张安田.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J].中华消化杂志,1995,15(3):127-128.

[8]董郡.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7-158.

[9]张文范,等.胃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

[10]黄光琦,谢之荣,刘柏林,等.人体恶性肿瘤组织与胚胎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J].四川医学院学报,1981,12(2):112-118.

[11]黄介飞.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胃癌黏膜组织内酶的变化[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4(1):4-8.

[12]孙永平,等.肠吸收上皮细胞型胃癌细胞的超微结构[J].中华病理学杂志,1985(2):160.

[13]刘为纹.胃黏膜癌前病变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1992,12(1):20-22.

[14]陈丽英,龚华实,梁平,等.从胚胎胃黏膜发育过程探讨胃癌的组织发生(超微结构观察)[M].福建医学院学报,1991,25(2):95-98.

[15]房殿春.胃黏膜不同类型肠化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1(4):194-197.

[16]刘树卿,等.人胃黏膜球样异型增生的细胞黏液、CEA改变及与印戒细胞癌的关系[J].中华肿瘤杂志,1989(3):176.

[17][苏]JI·别尔林,等,编著,韩子文,等,译.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图谱[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8][日]村上元孝,邹元植,等,译校.老年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9]王文仲,苗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研究进展[M].天津中医,1993,(2):46-48.

[20]郭喜军,王芩,王英,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进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9,14(2):43-44.

[21]杨晋翔,邱岳,李志钢.中医药干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2010,51(增刊1):244-245.

猜你喜欢
皮化生化生小肠
胃黏膜肠化生的处理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一根小肠一头猪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养好女人小肠经
小肠深处来“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