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瘦肉精”检测方法对比浅析

2013-01-25 03:02:09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7期
关键词:伦特罗免疫吸附瘦肉精

(江苏省连云港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连云港 222001)

“瘦肉精”是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的俗称,因其能使动物体内的脂肪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合成增加,瘦肉率大幅提高而得名,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硫酸沙丁胺醇、盐酸多巴胺等十几种物质。常用的“瘦肉精”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罗,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体粉末,味苦,熔点为161℃,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可由天然儿茶酚胺衍生合成[1]。盐酸克伦特罗于1964年首次在美国合成并获专利[2],20世纪80年代,美国Cyanamid公司农业研究部发现其有增加禽类和肉畜的瘦肉产量,同时,降低脂肪含量的功效后,此类药物被命名为“促生长剂”,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给畜牧业生产和人们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瘦肉精”毒性较强,人食用后会对心脏和神经有刺激作用,出现恶心、头晕、心慌、肌肉震颤、四肢无力等中毒症状。此外,还可引起代谢紊乱、血钾降低,反复食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长期食用还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3],因此被世界各国所禁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β兴奋剂。但因利益驱使,非法使用“瘦肉精”的现象依然存在,国内外因“瘦肉精”致人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如何高效快速地检测出“瘦肉精”成分,成为当前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检测“瘦肉精”的方法主要有4类,即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法(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四种检测方法各有所长,本文结合监管工作 “瘦肉精”检测方法运用的实际,予以对比分析。

1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乳胶凝剂试验、单克隆抗体技术、胶体金免疫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免疫分析方式。该检测方法是一种快速定性的检测方法,检测流程简化,不需仪器设备,省时、经济、便捷,结果易于判读,检测样本一般为尿液或血液。该检测法主要用于大量筛查,检出限相对较高,约3 ppb,检测结果还可能受环境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种初步判定,如出现阳性样品,需进一步确证,还需按照国家检测标准的法定程序进行检测。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是利用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的竞争法来检测抗体。若待检尿液中含有“瘦肉精”成分,包被抗原互相竞争与“瘦肉精”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底物后,结合的酶连接物颜色发生变化,然后加入终止液,在指定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光度值,即可得出检测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较低,一般为尿液0.1ppb(μg/kg),肉类0.3~0.5 ppb,饲料5 ppb。此法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高,费用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初步筛选,但重现性与特异性较高效液相色谱法差,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

3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是我国检测“瘦肉精”的半确证法,其原理是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也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层析法或色层法。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6 部分组成。首先用高压泵将具有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的样品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信号或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分析结果。该检测方法速度快,专属性好,选择性强,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且假阳性率低。一般为尿液、肉类大约0.5ppb(μg/kg),假阳性率低,并且可一次检测多种参数。但不足是步骤多,耗时长,费用高,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在基层检测部门推广应用。

4 气相色谱-质谱法

该方法是我国检测“瘦肉精”的确证性方法,是利用气象色谱法分离并定性与用质谱法定性相联用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将气谱系统与质谱系统通过接口连接起来,气谱系统将复杂混合物分离成单组分后进入质谱系统进行分析检测。该方法把色谱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和质谱高灵敏度的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灵敏度更高,具有更低的检测极限[4,5],假阳性率更低。一般尿液、肉类大约0.5ppb(μg/kg)。其不足同样是步骤多,耗时长,费用过高,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在基层检测部门推广应用。

[1] 刘国艳,柴春彦.如何全面认识“瘦肉精”[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6):1-3.

[2] 赵思俊,郑增忍,曲志娜,等.“瘦肉精”的危害及监管检测技术[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4):1-4.

[3] 黄克群,马艳玲,李冬雪,等.关于“瘦肉精”介绍及监管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9):21-22.

[4] 康笑枫,徐淑元.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快速检测[J].饲料研究,2003(10):25-27.

[5] 黄小洁,朱永仁.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方法的比较和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37-39.

猜你喜欢
伦特罗免疫吸附瘦肉精
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疾病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18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现代食品(2016年14期)2016-04-28 08:10:37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对瘦肉精零容忍 抽检合格率99.7%历来最高
抗盐酸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的固定化及稳定性研究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研究
教你辨别使用了瘦肉精的猪肉
食品与生活(2013年7期)2013-08-20 05:42:02
怎样识别猪肉中是否有“瘦肉精”
盐酸克伦特罗抗体纯化及直接竞争ELISA方法研究
食品科学(2013年14期)2013-03-11 18: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