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惠新 任 斌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动物防疫站,常熟 215519)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均为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2009年7月,某猪场2窝(5~20日龄)仔猪(共计28头)相继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仔猪黄白痢。
2009年7月初,某猪场2窝没有进行黄白痢疫苗免疫的5~20日龄的仔猪相继发病,已死亡2头仔猪。其中,一窝5~6日龄仔猪13头发病。
患猪精神沉郁、停止吮乳、迅速消瘦,腹泻,排黄色液状粪便。开始粪便稠如糊状,以后发展为黄色稀水粪便,仔猪快速消瘦脱水,其中,2头仔猪衰竭死亡。另外l窝20日龄仔猪15头。病猪拱背,精神沉郁,行动缓慢,被毛和皮肤粗乱无光且肮脏,有不同程度的脱水、消瘦;排出乳白色、灰白色浆状、糊状的粪便,有的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乳块,有几头发病严重的仔猪粪便失禁,粪便有腥臭味。
患猪严重脱水,颈、腹部皮下有水肿,胃内充满黄色的凝乳块,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小肠黏膜脱落并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尤以十二指肠病变最为严重。小肠内容物中混有凝乳块多呈黄绿色粥样,并有浓烈的腥臭味;空肠、回肠、结肠内充满大量水样渗出液,并混有黄色颗粒状物,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质软而脆,表面有弥漫性小出血点。心脏扩张,肺水肿,肾脏表面有出血点。
4.1.1 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病原为C型魏氏梭菌,临床表现多发于3日龄内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排红色黏液性粪便。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腹膜有纤维素性炎症和小肠粘连,空肠呈红色、发硬,有特殊纹理。
4.1.2 猪痢疾(猪密螺旋体病)
猪痢疾(猪密螺旋体病)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临床表现多发于2~3月龄的猪,排黄色或灰色稀粪,1~2 d后排出血便,粪便恶臭,有血液、黏液和坏死上皮组织的碎片,剖解病变主要在大肠。
4.1.3 实验室诊断
镜检:取病死仔猪的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少量散在、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细菌培养:无菌操作采集病死仔猪肝、脾、肠系膜淋巴结,接种于鲜血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 h观察结果,血琼脂平板上均有菌落生长,为圆形、边缘整齐、微隆起、光滑、灰白色、不溶血的中等大小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为红色菌落;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菌落形态与病料涂片中的细菌相同。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鉴别诊断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
投喂诺氟沙星胶囊,5~6日龄仔猪每次投1枚,20日龄仔猪每次投2枚,再加上复方新诺明片0.25 g/头,复合维生素片0.2 g/头,混合研磨灌服,1次/d,喂2~3 d;同时,对病重仔猪用庆大霉素2万IU交巢穴注射,l次/d,连用2~3 d。防止脱水应灌服补液盐。对重症脱水仔猪,腹腔注射5%的葡萄糖盐水15 ml+2%氧氟沙星2~5 ml+维生素C5~10 ml。同时,还要补充适量的电解质溶液,新生仔猪用生理盐水10 ml、5%碳酸氢钠5 ml、0.5%氯化钾0.5 ml,混合1次腹腔注射;尚有食欲、饮欲的仔猪可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 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葡萄糖20 g、常水1 000 ml);无食欲及饮欲的仔猪可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100~200 ml、5%碳酸氢钠10~20 ml混合1次静脉缓慢注射。采取上述方法治疗后,该猪场除1头仔猪病重不治外,其余全部康复。
一方面,要加强母猪及仔猪的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注重圈舍环境卫生,定时清洗圈舍,定时通风。另一方面,科学制定计划免疫程序,规范接种操作。在饮水、饲料中投放抗菌药物。在母猪预产期前15~30 d,免疫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如遇习惯性难治的病例,可在母猪产前l周至产后3~4周,服用土霉素钙,30 g/d左右,分2次拌服,连续服用不要超过l kg;或在母猪产后第l d,立即给母猪注射青霉素l 200万~l 500万U l次,可预防仔猪黄白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