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洁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院,046011)
艾灸加中药熏洗在痔术后疼痛和便秘中的应用
王燕洁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院,046011)
痔术后肛门伤口疼痛和惧怕排便引发的术后便秘是肛肠疾病手术后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是临床治疗中常常探讨的话题。我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在手术后给予患者艾灸加中药熏洗的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选择2009~2012年混合痔手术患者200例,年龄26~75岁,平均50.5岁;平均住院14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②符合以下依据:痔术后疼痛,痔术后便秘;③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
手术方法均选择腰俞穴麻醉下行外痔剥离结扎、内痔硬化剂注射术,术中加用亚甲蓝注射液点状封闭伤口,术毕加压包扎。术后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
治疗组:术后24h揭去伤口敷料,用1∶5000PP粉水清洗,保持伤口清洁。给予紫草油、艾灸加中药熏洗、饮食调护等。
中药熏洗:外痔剥离结扎较多者,伤口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辨证施治,选择不同的中药熏洗,可起到良好的作用。方剂一:红花、草乌、川乌、赤芍、牡丹皮、冰片,用于气滞血瘀型混合痔。方剂二:蒲公英、野菊花、艾叶、苦参、黄柏、花椒、大黄、冰片,用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中药熏洗每日3次,每次局部熏蒸20min,利用药力和蒸汽的渗透作用渗透入人体皮肤,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消肿祛瘀的目的。
饮食调护:患者术后惧怕排便引起伤口疼痛和出血,常刻意控制排便,而引起便干,发生便秘。根据病情辨证施治,肾虚便秘者可食核桃仁粥,血虚便秘者可食黑芝麻何首乌粥,阴虚便秘者可食地黄粥,气虚便秘者可食郁李仁粥等。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艾灸: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灸。艾灸是以艾绒为原料,借助燃烧时的热力使药力透入人体,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除湿散寒的效果。实证可选择穴位天枢、三阴交、上巨虚;虚证可选择穴位关元、气海、足三里。每日2次,每次20min。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可使肠蠕动增强,肠胀气明显减少,排便畅快。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观察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临床症状,包括肛门伤口疼痛、大便不畅或不通。并进行评分。①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分无疼痛,10分代表疼痛最剧烈。②便秘评分:大便质软通畅为0分,大便质干较为通畅2分,大便质干不通畅为3分,大便困难不下为4分。
治疗组手术后疼痛、便秘经治疗后恢复快,平均住院14d,均痊愈出院,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艾灸加中药熏洗可明显改善痔术后疼痛和便秘,疗效显著。
痔术后出现肛门疼痛和便秘,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运用中药熏洗和艾灸疗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可提高局部血流量,升高局部温度,缓解局部痉挛症状,能调整机体的免疫能力、内分泌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1]。中药熏洗时的热效应直接作用于会阴部及肛门部,并可达盆腔,既能松解盆底肌肉的痉挛,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静脉回流,减轻疼痛[2]。根据中医学的人是一个整体、“大肠灼热、肛门湿热”等理论依据,艾灸治疗肠道疾病有明显优势,可促进肠蠕动,影响便秘反射弧,促进排便。本研究中,治疗组采用艾灸加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疼痛和便秘,与对照组中药熏洗相比较,疗效显著,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大便通畅,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1]陈文松.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1.
[2]徐静芳,王邵臣,何桦波,等,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热水坐浴治疗盆底肌失迟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8):21-23.
2012-12-11)
·古方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