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杰
慢性心衰中医病机及临床辨证治疗
肖群杰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长寿重要疾病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为中医本虚标实之证,属心悸、水肿、痰饮、怔忡、喘证、积聚等范畴,病机是心气虚,实症为瘀血、痰饮、水停,血脉瘀滞贯穿始终,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的原理,根据病机与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行辩证分型,根据不同的分型进行治疗,可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对慢性心衰中医病机及临床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慢性心衰;病机;辨证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指患者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1],不能及时搏出足够的与身体组织代谢及静脉回流所需血液[2],不能满足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慢性心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患者居多[3],常见于心血管疾病的最后阶段,是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存活率低的特征[4],在对35至74岁居民的相关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约0.9%[5],我国目前约有400万的慢性心衰患者[6],而且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慢性心衰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本文就慢性心衰的病机进行分析,针对病机分型,对辩证治疗的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慢性心衰的发病原因多且错综复杂,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气短、心悸、乏力、疲倦、头晕、心慌、咳嗽、咳痰、腹胀、食欲不振、肢体水肿、颜面紫绀等,同时伴有浮肿、乏力、纳呆等。慢性心衰在《内经》中早有记载,“夫不得卧,卧则喘”。中医学认为,病机是心气虚,包括阳虚、阴虚、气虚,凡是影响到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包括饮食劳倦、风热病邪、外感风寒或七情所伤,均可致病。慢性心衰病位在心,实症为瘀血、痰饮、水停,血脉瘀滞贯穿始终,是为本病之标;并与肝肾肺脾密切相关,为本虚标实,本为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心气亏虚在该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病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心气亏虚,主要由于外邪引起,邪侵犯血脉,耗伤阴血,从而伤及心气,可致心脉不足,气虚血少,随着病程的增加,从而波及心脏,出现气短、心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当患者发生慢性心衰时,首先表现为心气亏虚,随着心气亏虚时间的延长继而发展为阳虚或气阴两虚。其二是血脉瘀滞。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情轻后,在临床表现上各不相同,轻者,表现为心血瘀阻、面色瘀暗、唇甲青紫、舌有瘀斑或瘀点;重者,临床表现为肝血瘀或肺血瘀。患者可出现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其三是水邪为患。正常情况下,津液出入于脉道与血交换,而慢性心衰患者会出现血脉瘀滞,使正常的津液与血交换难以正常进行,导致津液与血留滞,血不利则为水。水津运行无力而导致气虚水停。水火失济可致水邪泛滥,致水液运化及脾、肺、肾功能失调,致水液内停。
2.1 心肺气虚型 该型患者临床的主要表现为气短、心悸、乏力,活动后加重,患者往往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晦暗、神疲、咳喘,脉沉细、虚数,舌质淡,唇甲青紫。该型的治疗以益气活血为主。主方为人参12 g、五味子15 g、肉桂12 g、川芎15 g、麦冬15 g、当归15 g、黄芪15 g、甘草6 g、桃仁15 g、赤芍15 g,根据患者的症状加减。
2.2 血瘀水停,气阴两虚伴痰热型 该型患者临床的主要表现为两颧泛红、自汗、气喘、心悸、口苦、咽干、烦热,失眠多梦,患者往往表现为面色晦暗,双下肢浮肿,唇甲青紫,舌红少苔,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有瘀点、瘀斑,该型的治疗以活血利水、养阴益气同时兼清痰热为主。主方为太子参15 g、五味子 15 g、黄连 15 g、桃仁 12 g、赤芍 15 g、陈皮 12 g、半夏 9 g、川芎 15 g、神曲 20 g、麦冬 15 g、红花 12 g、车前子 20 g、泽泻15 g、猪苓15 g、葶苈子18 g。根据患者的症状加减。
2.3 心阳亏虚、痰湿内盛、心血瘀阻型 该型患者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肢冷、气短、心悸、畏寒、咳嗽、尿少浮肿及汗出湿冷,舌质绛紫或暗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该型的治疗以健脾化痰、益气活血为主,主方为人参12 g、丹参15 g、川芎15 g、黄芪18 g、枣仁 20 g、陈皮 12 g、云苓 15 g、桂枝 9 g、赤芍 15 g、炒白术15 g、半夏9 g、柏仁20 g、葶苈子15 g、大枣5枚,神曲20 g。根据患者的症状加减。
2.4 心血瘀阻,水饮内停,心脾肾阳虚型 该型患者临床的主要表现为恶寒肢冷、大便溏、心悸、怔忡、下肢有明显水肿、患者气逆喘促致不能平卧,脉沉弱或结代。舌淡或淡暗瘀斑,苔白滑,该型的治疗以活血化瘀、温阳利水为主,主方为人参 6 g、丹参30 g、桂枝12 g、泽泻15 g、猪苓15 g、制附子10 g、大枣 12 g、车前子 15 g、赤芍 15 g、益母草 30 g、葶苈子 15 g、砂仁5 g、大腹皮15 g。根据患者的症状加减。
中医理论认为阳为气之体,气为阳之用。阳气不足则心气虚,心气虚则心动无力,久而久之则心力内乏,乏久必竭。因此,病机是心气虚,实症为瘀血、痰饮、水停,血脉瘀滞贯穿始终,根据该病的病机,进行辨证分型,主要有以下四型:心肺气虚型、血瘀水停,气阴两虚伴痰热型、心阳亏虚、痰湿内盛、心血瘀阻型、心血瘀阻,水饮内停,心脾肾阳虚型,其治疗原则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治标以祛邪为主,治本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为主,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柯元南.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新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07,10(6):433-434.
[2]杨巍,梅育嘉.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6):440-443.
[3]杨文娟.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研究.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21(4):6-8.
[4]吴忠.慢性心力衰竭诊治进展.海南医学,2011,22(3):20-24.
[5]黄峻.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9):773-774.
[6]吴学思.正确掌握B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时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9):769-771.
541800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