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仕鹏 翟安 傅满姣
结核病的化学药物疗法是目前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其中INH、RFP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相较于其他抗结核药物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其他药物一样,它们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构成了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在其众多不良反应中,药物热比较少见,且容易与原发病或并发症所致发热相混淆,造成诊治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抗结核化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我院2007~2012年32例INH、RFP所致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提高临床医生对INH、RFP所致的药物热及时诊断和处理的能力。
1.1 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因服用INH和(或)RFP后出现药物热的32例结核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0±4)岁。
1.2 分析方法和项目 (1)原发病。(2)INH、RFP与发热的因果关系分析和关联评价:分析内容包括:①用药与发热有无合理时间关系。②发热情况:包括发热的热型,最高体温及伴随症状等。③有无文献资料佐证。④发热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⑤停药后发热是否减轻或消失。⑥如再次试用可疑药品是否又会出现发热。⑦发热是否可用原发病、并发症、并用药或其他因素来解释。
1.3 诊断依据 ①原有发热的结核病患者应用INH和(或)RFP后体温反较用药前升高,或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后体温再次升高,不能用继发感染、并发症、并用药过敏解释。②原无发热的结核病患者应用INH和(或)RFP后出现发热,不能用结核热、继发感染、并发症、并用药过敏解释。③伴有(或不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皮疹,呼吸困难等其他过敏症状。④停用INH和(或)RFP后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再次试用INH和(或)RFP后体温又再升高。
2.1 原发病:继发型肺结核22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2例,颈淋巴结结核2例,腰椎结核1例,其中初治病例28例,复治病例4例。
2.2 临床表现:1.导致发热的药物和出现时间:INH所致药物热3例,占9%,出现时间为服药后1月内者2例,1~2月者1例;RFP所致药物热26例,占82%,出现时间为服药后1月内者22例,1~2月者3例,2月后1例;INH和RFP同时致药物热3例,占9%,出现时间均在服药后1月内。2.发热情况:热型:弛张热20例,稽留热8例,低热2例;单纯型发热12例,伴皮疹21例,伴恶心、呕吐2例。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4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0例,肝功能异常8例,尿常规异常2例。4.处理措施:初步确定药物热者,停用全部抗结核药,体温恢复正常后,在严密监视下,每3~5天逐一试用抗结核药。
INH、RFP是抗结核治疗的主要药物,对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杀灭作用,它们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血液系统损害等[1],少见的还可引起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等。
药物热的机制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全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相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后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引起患者发热。它可发生在用药后的任何时间内,停药后24~48 h应见热退,半衰期长的药物在停药后可能须长时间退热[2]。
本组药物热提示临床医生应全面了解、掌握抗结核药物的常见和少见不良反应,当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发热,而临床上不能用原发病、并发症或其他并用药解释时,应及时考虑到药物热可能,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时停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应注意的是:抗结核治疗均为联合用药,而每种抗结核药都有致药物热可能,鉴别时在停用全部抗结核药,体温恢复正常后,要逐一试用抗结核药,顺序是先试用最不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以构成新的方案,避免长期延误治疗。
[1]谢惠安,阳国太,等.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2.
[2]邓国华,等.感染性疾病诊断与诊断评价,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