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晖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分娩产妇,对拟阴道分娩者随机选择单胎、初产、胎位为枕前位、孕周≥36周、<42周,年龄20~35岁,预计胎儿体重≥2500 g、<4000 g。无严重产科及内科合并症者共140例,其中实验组68例。对照组72例。
1.2 方法 观察组在规律性腹痛(宫缩30秒/5-6分)或宫口开大3 cm时,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点为L2-3,注入1%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量后,头向置管或尾向置管3 cm固定。观察5~10 min,无全麻症状再注入镇痛合剂(配方:布比卡因0.0625% ~0.125%+芬太尼1~2 μg/ml)6~8 ml。随着疼痛疗效的评价,再以10 ml/h的速度持续推注入硬膜外腔至宫口开全时停药,撤掉硬膜外导管。
1.3 疼痛判定标准 根据双盲原则由护士以mulleetr阵痛强度评分法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分为轻度疼痛;2分为中度疼痛,易耐受;3分为强度疼痛,难以忍受;4分为极度疼痛,几乎不能耐受。≤3分为镇痛有效;0~1分为镇痛满意。
1.4 其他指标观察 观察分娩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及副反应情况。
2.1 分娩镇痛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 实验组满意率70%有效率100%,对照组满意率5.6%有效率62.5%。可以看出实验组无痛及轻度疼痛情况明显(P<0.01)。
2.2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实验组总产程9.8 h,第一产程8.87 h,第二产程0.83 h,第三产程0.13 h;对照组总产程11.6 h,第一产程10.85 h,第二产程0.92 h,第三产程0.17 h。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各产程时间均缩短(P<0.05)。
2.3 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实验组1 min评分10分58例,5 min评分10分67例;对照组1 min评分10分60例,5 min评分10分70例。可以看出来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性的差异(P>0.05)。
2.4 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实验组阴道分娩56例、助产4例、剖宫产8例;对照组阴道分娩42例、助产9例、剖宫产20例。可以看出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2.5 分娩镇痛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实验组产后出血2例、产后出血量209 ml;对照组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量256 ml。可以看出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
2.6 母婴预后及其他情况比较 实验组无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对照组也无新生儿及孕产妇死亡,产间胎心率监护、血压及脉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1 产痛的来源 研究表明:第一产程的产痛源于宫颈、子宫下段的扩张及子宫体部的收缩,疼痛的强度与子宫收缩力量、宫内的压力的大小有关;第二产程的产痛,由软产道、外阴及会阴伸展所致。此外,伴随整个产程的产妇精神恐惧和紧张,又可以加重产痛,形成紧张-疼痛-紧张的恶性循环。
3.2 产痛对母体胎儿的影响 ①内分泌的变化:疼痛使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加,肾上腺激素增加。这些激素导致子宫血流减少。②酸碱平衡失调:疼痛导致产妇过度换气致呼吸性碱中毒,而产程中疼痛、肌肉紧张、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内乳酸增加,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二者都可致新生儿窒息。
3.3 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本组资料表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够明显抑制分娩时的产痛,减轻产妇分娩的痛苦,甚至达到无痛状态,使患者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能摆脱疼痛,感觉分娩过程是轻松的、自如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够大大缩短产程,减少助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使因“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的患者,看到阴道分娩的希望,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够提高胎儿的供氧,提高产时的能力,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