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芳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佛山 528300
浅谈大黄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何惠芳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 佛山 528300
通过简述大黄的功效及药理作用,归纳总结大黄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脑血管系统等临床各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大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大黄,又名川军,将军,黄良,锦纹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及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茎。
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经。功能通便导滞,泻火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外敷清火解毒。它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二苯已烯甙类、色酮类、苯酚甙类、鞣质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黄具有止血、抑菌、降血压、降胆固醇和排结石等作用。本文简述大黄的药理作用,总结归纳大黄在临床各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1.1泻下作用 大黄具有泻下作用,用于治疗大便秘结、热结便秘,一般用药后6~19h可排出稀便。其致泻的主要成份蒽醌类衍生物,其中以番泻甙的作用最强,游离型蒽醌泻下作用较弱。
1.2抗菌作用 大黄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最敏感;抑菌的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作用最强。抗菌机理主要是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脱氢过程,并能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1.3止血作用 大黄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能使纤维蛋白原增加,使血管的收缩活动增加,能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因而促进血液凝固。止血成分是大黄酚。
1.4利胆作用 大黄能加强胆囊收缩、奥狄氏括约肌松驰,从而使胆汁排出增加。
1.5保肝和降低胆固醇 大黄和复方大黄注射液能减轻家兔由四氯化碳所造成的实验性肝损害,使坏死病灶数减少,肝细胞变性程度明显减轻,且范围较小。
1.6利尿作用 大黄及大黄酸、大黄素均有利尿作用,用药后能使尿量增加,并促进输尿管的蠕动,尿中钠、钾含量也明显增加。
1.7免疫抑制 大黄能抑制红细胞抗体的产生,并有抑制活性T细胞的作用;但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利于免疫的调节。
1.8毒性作用 大黄毒性较低,但其浸出液或蒽醌衍生物给大鼠长期口服(3~9月),可产生甲状腺瘤性变、肝细胞变性等,故本品不宜久服[1]。
2.1消化系统
2.1.1治疗便秘 农桂枝等[2]对神经内科病人采用大黄液防治便秘50例,取得良好效果。主要方法,将大黄粉4~5g加温水100~200m l冲服,代茶分多次服,除腹泻外住院过程每天服用。结果入院时有便秘的20例中,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无便秘的30例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
2.1.2治疗重症胰腺炎 郑晓华等[3]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按重症胰腺炎的处理原则常规治疗,B组在原治疗的同时给予生大黄30g捣碎,加入温开水100m l浸泡至深褐色,经胃管注入胃中,每日3~4次,注入后夹管2h,疗程为1~2周。结果显示B组在大便次数,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方面均明显优于A组(P<0.001)。
2.1.3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邹交平[4]用生大黄粉胶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将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病人均采用常规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组再加用生大黄粉胶囊,口服,1~5粒/次,2~3次/d,大便隐血转阴即停用。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90.63%,对照组为65%,2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为(3.9±1.92)d,对照组为(5.77±2.62)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1.4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唐俊[5]将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注射用氨苄西林3.0g,加甲硝唑注射液0.5g静脉滴注,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大黄12g(后下),牡丹皮10g,桃仁10g,冬瓜仁30g,芒硝10g,连翘15g,败酱草10g,金银花15g,生薏苡仁15g,赤芍药10g,枳壳10g,甘草6g水煎服,日3次。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1.5治疗肠梗阻 刘方波[6]将7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用中药生大黄粉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泌尿系统
2.2.1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张增建[7]将所有病例在西医基础治疗上采用加味大黄附子汤:附子10g,肉桂6g,虫草粉(冲服)6g,白术10g,茯苓10g,益母草30g,丹参10g,车前子(包)10g,猪苓15g,泽兰10g,泽泻10g,玉米须30g,六月雪30g,白花蛇舌草15g,大黄(后下)以软便为度来调整用量,口服每日1剂。结果53例中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9.25%。
2.2.2治疗泌尿系结石 高志东[8]采用排石汤加重酒大黄(金钱草、内金、生麦芽、当归、枳壳、木香、酒大黄等)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结果:总有效率89.7%。
2.3 脑血管系统 治疗脑水肿 郭玉红[9]将脑水肿患者15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应用复方大黄制剂:大黄10g,瓜蒌20g,红花3g,当归12g,丹参15g。针对不同病情调整各用药剂量。每日1剂,加水500ml,煎至300ml,每次150m l,每日2次口服。同时应用甘露醇250m l静脉滴注,日2~4次。疗程2周。对照组,单纯应用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日2~4次。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2%。
2.4呼吸系统 治疗小儿高热 高燕飞[10]等采用大黄灌肠治疗小儿高热70例,收到满意疗效。治疗方法,取生大黄(1~3岁者10g~15g,4~6岁者15g~20g),加开水100mL浸泡,待水温约39℃时行直肠灌注,保留10~20min,每日2次。为防止高热引起惊厥,对体温过高者可予物理降温,但忌用解热镇痛药及激素类药物。结果总有效率为94.29%。
2.5妇科疾病
2.5.1治疗慢性盆腔炎 祁跃明[11]采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治疗方法,以解毒散瘀益气法治疗为主,采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炒大黄6~10g,牡丹皮15g,桃仁10g,薏苡仁20g,蒲公英20g,金刚藤20g,大血藤20g,延胡索30g,金铃子10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20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1个疗程,月经前10天治疗效果更佳。治疗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68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8%,总有效率为98%。
2.5.2治疗乳腺炎 朱瞻琳[12]等观察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将160例哺乳期乳腺炎伴乳腺肿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给予抗生素及大黄、芒硝外敷;对照组仅用抗生素及热敷、人工挤奶。结果观察组治,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2]。
2.6其他 治疗Ⅰ、Ⅱ度烫伤:李琦[1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黄和蜂蜜治疗Ⅰ、Ⅱ度烫伤30例,并与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制的大黄粉末,经高压消毒后储瓶备用。取大黄粉末1份和蜂蜜3份调成糊状后,分早晚2次外敷局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有效率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大黄享有我国传统中药“四大金刚”之称,是我国四大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正常情况下使用大黄是安全的,但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出现毒性反应,因此长期应用时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1]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社,1984:43-45.
[2]农桂枝,李小红,陆凤余,等.大黄液防治便秘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7):93.
[3]郑晓华,何学彦,冷凯,等.大黄、皮硝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附82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4,28(7):659.
[4]邹交平.生大黄粉胶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2例 [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7):652.
[5]唐俊.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0例 [J].河南中医,2011,31(10):1102.
[6]刘方波,吴静.生大黄粉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35例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1):3977.
[7]张增建.加味大黄附子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53例 [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88.
[8]高志东.排石汤重用酒大黄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 [J].陕西中医,2007,28(8):987.
[9]郭玉红.中药大黄制剂治疗脑水肿75例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5):30-31.
[10]高燕飞,王萍,杨秀平.大黄灌肠治疗小儿高热7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4):42.
[11]祁跃明.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4):53-55.
[12]朱瞻琳,钱浩勇,郭巨江.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4):212.
[13]李琦.大黄配合蜂蜜治疗Ⅰ、Ⅱ度烫伤30例临床观察 [J].河北中医,2009,31(2):172.
R285.6
A
1007-8517(2013)06-0093-02
201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