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生
2019年豫南大部分地区爆发黄粉蚜虫危害梨果的现象,造成大量梨果“膏药顶”,落果严重,给梨农带来严重损失。为什么大家所熟知的黄粉蚜虫会给梨农带来如此巨大的损失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其中的秘密吧!
1 发生规律
黄粉蚜虫俗称黄粉虫,以卵在树皮裂缝、果台残缺、剪锯口、梨潜皮蛾幼虫危害的翘皮下或枝干上伤残处越冬,果台裂缝内最多。黄粉蚜虫1年发生8~10代,梨树开花时,卵孵化为干母,若蚜在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树液,5月上旬开始向果实转移,6月中下旬后,若蚜开始危害果实,7月以后多集中在果柄基部(套袋果)和萼洼处危害繁殖,8月中旬果实接近成熟时危害最为严重,8—9月出现有性蚜进入粗皮缝内越冬。5—6月每20天发生1代,7—9月每25天发生1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危害果实的高峰期。温暖、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其发生繁殖。高温低湿和低温高湿均对其发生不利。黄粉蚜虫转移到果树上以后,套袋果内阴暗的环境更适宜它繁殖、栖息,6—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是黄粉蚜虫大爆发的重要原因。
2 危害症状
被黄粉蚜虫危害部位变成龟裂的大黑疤,表层硬化,俗称“膏药顶”。受害严重的果实,果肉组织逐渐液化、变臭和腐烂。严重时果实表面一片黄粉或成堆似的一团黄粉,在有风或有雨的天气里,造成大量落果,尤其干旱的年份危害程度更为严重(图1)。
3 防治措施
3.1 化学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方法
(1)发芽前喷95%(质量分数,后同)的机油乳油1 000倍液,杀灭越冬卵。
(2)在梨芽萌动期,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2 000~3 000倍液,对植干、翘皮、老皮、树缝、树杈、果台裂缝等处均匀细致喷雾,可大量杀死黄粉蚜虫越冬卵,降低黄粉蚜虫基数。
(3)套袋前、套袋后,可用70%吡虫啉3 000倍液+80%烯啶·蚍蚜酮2 500倍液+5%S—氰戊菊酯2 000倍液+有机硅助剂或20%啶虫脒10 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3 000液+橙皮橘油喷雾防治,交替使用。因黄粉蚜虫喜欢在套袋的袋口折叠缝内大量繁殖,所以应着重喷雾果袋口部位,10~15天喷雾一次。黄粉蚜虫个体小,繁殖快,栖息地点又比较隐蔽,给化学防治带来困难,所以喷雾时要周到、细致、均匀,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喷布,淋洗式喷雾效果最好,能有效降低前期入袋危害率。又因黄粉蚜有忌光钻袋的习性,入袋后药物难以触及,故套袋前的防治最为关键,否则,埋下隐患,给以后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机磷和乳油类农药,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和对幼果的刺激,减少果锈病和次果率。
(4)4月上、中旬,黄粉蚜虫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到6月上旬应及时防治,防止转移到果实上危害。7~10天检查一次梨内袋,若发现少量黄粉虫进入果袋,除用上述药剂防治处,还可以加入5%敌敌畏800~1 000倍液或40%乐果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1 500~2 000倍液防治;若发现果袋内黄粉蚜虫量大,须将果袋解下,杀灭后再套上果袋。
3.2 加强栽培管理
除化学方法防治外,搞好栽培管理对防治黄粉蚜的作用同样重要。
(1)落叶后,彻底清除果园内病虫果、梨袋、枯死枝、支棍、干桩及树体上的残留物,移出果园烧掉,减少生长季节黄粉蚜虫的栖息地点。
(2)搞好“三光”、“两剪”、“一刷”。“三光”:将园内的落叶、杂草全部清光,树干上的粗皮、翹皮刮光,贮果场附近的杂草烧光。“两剪”:剪除秋梢,剪除干枯梢。“一刷”:秋冬季树干、大枝涂白(图2)。涂白剂配方为:V生石灰∶V石硫合剂∶V食盐∶V清水=12∶2.0∶20∶36,清除越冬病虫。
(3)套袋前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浸泡果袋口,以便扎紧袋口防止害虫钻入袋内。
(4)建议果树行间种植生草,如种红、白三叶草(图3、图4)、紫花苜蓿(图5)等,增加土壤营养物质。构建缓冲带,每隔30~40天刈割一次,全部覆盖树下,改变干燥高温的小气候。营造不利于黄粉蚜生长繁殖的环境。
(5)保护培养天敌。如: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草蛉等(图6),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有效减轻黄粉蚜虫的危害。
(6)黄粉蚜虫的食性单一,目前只发现在梨树上危害,且无翅,迁移范围窄,但存在近距离人工传播和远距离苗木、接穗传播,要注意采取防范措施,阻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