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兰
吉林省和龙市人民医院,吉林 和龙 133500
浅谈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金香兰
吉林省和龙市人民医院,吉林 和龙 133500
目的:提高门诊老年病人护理质量及服务水平,使病人早日康复。方法:根据对780例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等。结果:减轻病人心理负担,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使病人从精神上、身体上、心理上得到最佳恢复。结论:通过加强对老年病人的观察,采取系统的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使其早日康复。
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
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追求永恒的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加关注。目前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为病人的早日康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门诊观察治疗、护理人数为780人次,60岁以上病人占64.4%;其中60~69岁占35.9%,70岁以上占28.6%;女性病人420人次;男性病人360人次。治疗天数7天至14天不等。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治疗天数。
一个人患病后,不仅是一种角色的变化,而且这种角色变化还常伴着许多的心理变化,这一点在老年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老年患者的适应能力、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退,并且老年患者一般多为慢性病、恶性病,且以重症患者居多,病程长,恢复不理想,死亡率高。所以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抑,表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大致归纳为两种心理表现。
①焦虑恐惧:老年患者大多数病情重,恢复时间长,治疗用药多,随着对自己的疾病亦有所了解,尤其是同种病患者,经常会自觉地相互交流病情,将他人症状与自己的症状加以对照,使病情加重。有些病人更怕反复发病,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疾病复发和加剧,以致精神焦虑,惶惶不可终日。
②压抑、自卑:老年患者一旦遭受疾病的突然打击后,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特别是恶性病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患者,生活上离不开他人照顾。回想病前身体健康时生活自如的状况,强烈的对比,心理上出现失衡和扭曲,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甚至厌世心理,加之久卧病床,病人整天昏昏沉沉,情绪极度低落,逐渐出现肌肉萎缩、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自悲感更是油然而生。
护理心理学认为,人患病后心理状态和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性,个体因性格、气质、职业、修养和生理状态的不同,在心理活动方面表现亦有不同。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由于在医院与患者的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1]。因此,护理工作中,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针对早期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心理疏导,这对于患者早日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①重视健康宣教,尊重病人:护理人员应以满腔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同时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掌握病人的心理矛盾,通过语言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往往可以取得药物与其他治疗措施难以收到的良好效果,所以护士在接待病人时要耐心细心、态度和蔼、言语亲切、温和诚恳,切忌粗暴或不耐烦地训斥埋怨病人。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有的耳背。我们要如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行为,给予他们一种安全感和希望,消除恐惧、陌生的心理状态。
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取得心理护理成效的关键。心理护理是在护理人员与病人相互往来中展开的,因此取得的信任和合作是心理护理的基础。老年患者爱唠叨,主诉多,护理人员要进行语言安慰,做到感情真实、诚恳,这样,病人在得到护士的照顾和关怀后,精神上感到满足和充实,也因此感到受到了尊重,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③观察病人的心理动态:要深入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老年人情绪低沉,性格孤癖,反应迟钝,睡眠表浅,在患病时尤为明显。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康复过程,介绍主治医生的技能及合理的营养饮食方法等。例如骨折患者,在功能锻炼中,有些人因耐受能力差,害怕疼痛,锻炼强度不够,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同时还应协助患者一起锻炼,让他们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2]。总之,心理指导应贯穿患者整个康复过程,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从而使患者顺利康复。
心理因素既可成为致病的原因,也可作为治病的手段。心理护理就是应用心理因素对疾病过程的影响,以及心理、生理和环境,辩证统一的原则,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改善病人的情绪,提高病人的认识,解除其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达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减轻病痛和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为了适应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除了具备充实的护理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学习护理心理学,特别是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当今社会,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护理之手段,对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起重要作用。
[1]金永红,李美锋。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2655
[2]许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62
R473
A
1007-8517(2013)01-0113-01
201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