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一则

2013-01-24 04:15:49李文雄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3期
关键词:胜者膝眼阳陵泉

吴 栩 孙 赫 李文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患者,女,66岁,2012年1月3日初诊。膝关节肿痛、运动障碍2周余。气候转变时患者关节疼痛剧烈,遇冷痛甚,得热则舒,入夜因疼痛无法宁睡。小腿抽筋,偶有腰酸,无腰痛,口干,纳眠可,二便调,夜尿每晚1次,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滑,尺脉弱。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证属肾阳虚衰,寒湿内阻。宜温阳补肾,健脾除湿。方药:熟附子15g(先煎),车前草30g,干姜5g,盐杜仲30g,泽泻30g,桂枝10g,茯苓30g,白术30g,炙甘草5g。水煎内服,每日1剂,1剂复煎1次,7剂为1个疗程。再配合针灸疗法,单纯针刺选穴:阳陵泉(双),小肠俞(双),水分,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直刺1~1.5寸,留针30min。针后在所刺穴位上用2cm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以温针灸,每穴灸4壮。另外点燃艾条,直接在腰四穴(双侧脾俞、膀胱俞)、腰阳关、膝眼(双)施以熏灸,熏灸时艾条距皮肤2~3cm为度,防止出现烧灼感,时间约20min。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中药服用配合温针灸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按语

中医学认为,由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称为痹证[1]。《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痹即阻闭不通的意思。本病案患者久病及肾,肾阳虚衰无以温煦周身,复因感受风寒湿邪,合而为病。寒湿留滞关节,经脉闭阻,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症状,属痹证范畴。方药由四逆汤加减而成,四逆汤温中散寒,通阳化气;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车前草、泽泻利水渗湿;桂枝温阳通络;茯苓、白术健脾祛湿。配合温针灸,选取足少阳经阳陵泉穴、足太阳经小肠俞,针刺后加艾条灸,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任脉水分利水祛湿。引气归元中,中脘和下脘均属胃脘,可调理中焦,宽中下气;气海为气之海,畅通气机;关元培肾固本,顾护元气。四穴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另取腰四穴、腰阳关和膝眼直接艾灸,温经通络,具有巩固病情以防疾病复发之目的。如《医学入门》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针、灸、药三者并用,共奏温阳补肾、散寒祛湿之功,力达病所,疗效颇佳。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63.

猜你喜欢
胜者膝眼阳陵泉
阳陵泉穴功效主治及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大成》阳陵泉穴临床应用
河南中医(2021年6期)2021-04-17 20:28:04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端午节观龙舟赛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卫拉特研究(2020年0期)2020-01-19 01:21:18
胜者姿态CHECKMATE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世界中医药(2018年9期)2018-09-10 23:18:55
艾灸补阳气
家庭医药(2018年17期)2018-01-30 18:10:56
膝关节疼痛按这三个穴位
按三个穴位缓解膝关节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