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俊鹤
(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458030)
中风是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四高”特征,临床对急性期中风研究和报道较多,但对中医提高中风恢复期的治疗和研究相对薄弱[1]。笔者通过自拟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45例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随机将我科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91例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分为两组,经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2]中关于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42~76(53.31±9.54)岁;病程15~48(31.37±9.36)d;原发脑出血19例,继发脑出血27例。治疗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40~78(53.38±9.55)岁;病程15~51(31.42±9.38)d;原发脑出血19例,继发脑出血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疾病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降颅压、降血糖、控制血脂、营养脑神经、抗血小板凝聚、抗感染和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方药组成:白附子(炮)30g,防风(去芦)30g,天麻20g,陈皮20g,地龙20g,全蝎20g,远志(去心)15g,桑枝15g,丹参15g,甘草(炙)15g,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口服困难者给予鼻饲服药。辨证加减:痰热偏盛者加竹茹10g,以清化痰热;兼有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10g,以平肝潜阳;咽干口燥者加天门冬15g,以养阴润燥。两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结合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制定疗效评定标准,在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定。功能残缺评分减少>90%,肢体功能完全恢复,言语流利者为治愈;45%<功能残缺评分减少≤90%,肢体功能基本恢复,言语表达欠流利者为显效;18%<功能残缺评分减少≤45%,瘫痪肢体肌力轻微改善,能够通过语言表达简单词语者为有效;功能残缺评分减少≤18%,肢体功能和语言未见任何改善者为无效;功能残缺评分增加>18%者为恶化;死亡。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46例,治愈1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73.91%;治疗组45例,治愈2例,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见心电图、肝、肾等异常变化,没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
中风又称脑卒中,当大脑血液供应障碍或者营养物质缺乏导致血管爆裂,或者脑血管病变和其他颗粒物阻塞时引起脑部组织或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因此,中风恢复期的治疗当以有效改善脑循环为主要原则。
《内经》对“风邪入中”早有阐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正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即“气虚→风邪入中→经络不通→偏枯”轴系,符合近代中医学者“中风病皆由内虚风邪入中所致”的观点[4]。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首次提出“中风从痰论治”的治疗原则,认为“卒中之际,风火相煽,痰浊内生,风痰上涌,变证蜂起,或蒙蔽神窍,致神志昏聩”。中风后,久病卧床,在内伤积损、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和素体虚弱等基础上,风邪入络,气血逆乱,经脉瘀阻而发为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基本病机为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治疗当以祛风、化痰、通络为主。笔者自拟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方中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痉;防风祛风解表,止血通经;天麻祛风通络,熄风止痉;陈皮燥湿化痰;地龙搜风,通行经络;全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远志安神益智,祛痰,消肿;桑枝祛风,利关节,行水气;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纵观全方,搜风、祛风、熄风同攻,化痰、祛痰、散结同治,兼顾止血通经、安神益智、益气复脉,共奏祛风、化痰、通络之效,符合西医学改善脑循环治疗中风的原则。现代研究证实[5],地龙、全蝎、丹参等活血类中药能够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结合,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脑动脉痉挛,从而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状态。
综上所述,自拟祛风化痰通络汤能够明显提高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孙英勋.补气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2):207-208.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6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20-331.
[3]王志理.祛瘀补气汤治疗气虚络瘀型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67):461-462.
[4]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57-458.
[5]常淑玲.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28(8):65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