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瑾 王晓冰*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把中西医结合贯穿于妇产科教学中
孙 瑾 王晓冰*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教学改革
随着医学科学的国际化,在21世纪医学科学已经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面对人们现在生活环境的复杂化,妇产科医师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这也就促使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新的技术手段在医学科学发展中不断涌现,使得单一的妇产科学科、中医妇科学科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医疗的一些新问题、难问题,越来越多的妇产科医师发现中西医结合理念不仅能够达到提高防治疾病的效果,而且可以产生新的诊疗方法、技术和新的理论或假说[2]。故如何培养出符合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方向,扎实掌握中西医妇产科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技能解决妇产科临床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我们面临的新兴问题。
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是我国医学的一大优势,要想其合理正确的为临床应用,我们首先要从中西医结合理论充分认识和辨别疾病,在中医妇科学中我们是以中医基础为理论,结合妇女一些特有的功能,如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形成其独特的理论基础。而西医妇科学是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等特点结合现代科技治疗方法与手段,认识和掌握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只有深得两种学科的理论精髓所在,在扎实掌握中医理论后,学习相应西医女性解剖、生理、病理特点,运用现代科学的检查方法诊治患者,再运用中医整体辩证,因个人体质施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例如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我们可以以西医的诊断方法对其疾病进行明确的诊断,在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型(肥胖、多毛、不孕等),运用中医理论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多可达到单纯西医治疗达不到的效果。故中西医结合理论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不仅不同于中医对证、西医对病的认识,而且也已从中西医结合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及宏观与微观结合的阶段,深入到人体内外平衡的认识[3]。故在讲授妇产科学时,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的融合点,激发学生对疾病认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诊疗疾病的能力,这样才能为将来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还没有形成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中西医结合的模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不是单独的独立的掌握中医和西医两个理论体系。现在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模式为杂交式[4],也称融入式,即把中医肢解,纳入西医的理论体系中,或把西医肢解,纳入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例如在盆腔炎性疾病的教学讲授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该疾病的西医学病因、病理,并掌握其诊断思路,如何利用妇科检查法及实验室检查法对疾病进行第一时间的诊断,在诊断清楚疾病的的前提下利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及中医的现代治疗方法,如中药保留灌肠、中成药物口服抗炎治疗等,这样才不至于分散的中医及西医知识,盲目追求中医西化、西医中化。现在对于中西医结合模式好多专家仍纵说纷纭,故在教学中根据中西医结合模式调整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逐渐酝酿出新的观念及思路,达到中西医结合妇科教学新的突破[5]。
PBL教学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模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能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6]。该学法要求教师在讲课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目的,准备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并就有关病例提出相关问题。课前将这些病例及问题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上课前带着这些问题到图书馆或英特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和文献寻找答案。课堂上先引出病例,按照主观资料、客观资料、评估、计划的顺序来描述病例,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逐一对课前老师提出问题进行回答,主要回答中西医诊断如何?中医属于哪一种证型?需要与哪些疾病做鉴别?需完善哪些检查? 本病有何临床研究及治疗新进展。问题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积极性,活跃性。讨论结束后,老师对该疾病的病情讨论、病例分析等提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重点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及剖析病例,对学生的独到见解给予充分肯定,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妇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开拓学生思维,掌握辨证要点和辨证规律,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中医与西医两个不同的理论,更容易找到中西医的融合点,不失为一个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有效途径。
中西医结合教育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已经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教育模式,按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作为经验医学的中医学必然要进入实验医学阶段。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独特生理、病理的临床医学学科,她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及其诊疗方法,她融汇了较为抽象深奥的中医理论和较为形象的西医妇产科学。故在培养妇产科学人才时,应具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深厚的中西医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知识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使其广泛涉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也要求我们教师应勇于打破中西结合现有的思路与方法,处理好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辩证关系,启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1世纪新型的医学人才。
[1]白育庭,闵清,荣辉.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6(4):228-229.
[2]肖延龄,马淑然,韩贵清.中西医结合发展前景预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2):88.
[3]俞瑾.中西医结合要为妇女生殖健康创新页[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2):83-85.
[4]赵晓林.由并协走向融入——试论中西医结合发展模式[J].医学与哲学,1994,15(11):30.
[5]崔雅云.浅谈妇产科手术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1):122-123.
[6]Spinello E,Fischbach R.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ublic health instruction:apilot study of an online simulation as a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J].EducHealth (Abingdon),2004,17(3):365-373.
R714
:A
:1671-8194(2013)04-0382-0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