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
肾脏钙质沉着症(尿钙沉积)是指肾窦部除正常高回声(肾盏、肾盂、血管和脂肪等组织的回声)外的钙盐沉积的强回声光点、光斑和微小光团(直径﹤3 mm)[1]。如任其发展,终将形成结石。是超声工作者根据肾脏结石形成前肾窦部声像图表现而做出的较早超声诊断。在预防肾结石形成和小结石成为大结石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肾结石对人体的伤害是不言而语的,预防重于治疗[2]。因此,对形成肾结石前的肾脏尿钙沉积和微小结石形成的检出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在形成肾结石前的声像图改变,本文就我院近年来就诊检查的68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1.1 一般资料 68例均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大多为门诊患者,超声检查均在二次或二次以上,其中男45例,女23例;当超声诊断肾脏钙质沉着症且无明显临床症状者,经过严格饮食控制和合理用药,3~6个月不等进行B超复查,大多数患者钙质沉着减少或消失。极少数形成结石,且有腰背部不适、胀痛及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正常者65例,尿中带红细胞者3例,合并感染、白细胞升高者1例。
1.2 方法 选用MEDISON-SA8000SE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根据需要采取不同体位进行不同方位的超声切面探查,对于胃肠道气体较多者应从背部、侧腰部探查,以便清楚地显示肾窦部[3]。对超声检查出有尿钙沉积的患者从饮食、用药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指导随访,对被检出患者具体方法如下:多喝水,水能稀释尿液,并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补充纤维素,控制钙(包括牛奶、干酪、奶油及其他乳制品)的摄入量;对同时正在服用含钙量高的制酸剂的患者,更换用无钙或低钙抗酸剂药物;限制摄入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多活动。不爱活动的患者使钙质容易瘀积在血液中,运动会帮助钙质流向它所属的骨头;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绿花椰菜、杏果、香瓜、南瓜、牛肝等;少吃盐;减少钙的吸收,因为镁和钙一样,皆可与草酸结合;注意蛋白质的摄取。
本组病例中超声发现有肾钙质沉着的患者,大多数并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极少数患者有轻微症状,如腰部不适等。此阶段如让患者采取以上必要的预防措施后,经3~6个月后复查,并将二至三次检查前后声像图对比分析,结果在68例肾脏钙质沉着症病例中52例钙质沉着消失或减少,10例声像图无变化,有6例患者形成肾脏微小结石,1例为较大结石(8 mm以上)。鉴别诊断:位于肾皮质或肾包膜下的强回声多为钙化灶;结石则位于肾窦内或肾窦边缘;肾结核空洞并局部钙化的强回声常位于无回声或低回声区的边缘或外周;肾窦灶性纤维化可呈点状强回声,而肾窦内钙质沉着和直径小于3 mm的结石也多无声影。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正常者62例,尿中带红细胞者6例,合并感染、白细胞升高者1例,合并输尿管结石的1例。
诊断肾结石的方法有多种,如B超、CT、MR及实验室检查等[4],但对形成结石前的肾钙质沉着症和微小结石的诊断,超声则具有快捷、简便、低价、无创伤和相对准确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5]。根据本组资料显示和患者声像图的改变,笔者认为对形成肾结石前的肾脏钙质沉着症和微小结石形成的早期及时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对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组资料显示和从以上几种易形成肾结石的因素及结石的不同成分来看,要预防肾钙质沉着和结石的发生,就必须改变单求一种营养和追求营养过剩的观念[6]。
B超在前期大多数可发现钙质沉着症(尿钙沉积),经过严格饮食控制和合理用药,大多数患者钙质沉着减轻、减少或消失。从68例患者的预防过程和结果来看,如果在早期发现有肾脏钙质沉着时就进行饮食和用药等方面的控制,是完全可以预防和减少结石形成和微小结石发展为较大结石的,超声对肾脏结石形成前钙质沉积的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莉萍,夏晓辉,敖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髓质钙质沉着症中的应用分析.医学临床研究.20l0,27(9):1772-1773.
[2] 黄颂敏.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20.
[3] 张素敏,富玮,富京山.超声显像在肾脏钙质沉积症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全科医学.2007,7(15):1686-1687.
[4] 陈九军.肾脏钙质沉积症的声像图特征.中原医刊,2007,34(4):53-54.
[5] 李唤民.现代肾脏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4:534-549.
[6] 韩秀婕,郭发金.维生素D中毒肾钙质沉着的超声表现.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7):60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