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化强 贺淑文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132012)
腰腿痛主要是由于慢性劳损、外感、跌仆损伤、用力不当所致,多缘于椎间盘的损伤、破裂、突出或在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产生椎间盘和相应椎间关节及其附属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而引起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临床症候群。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的“腰痛”。通过近两年来的临床观察,运用中药载体埋线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我院骨伤科住院患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载体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埋线治疗。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1994年版)的诊断标准拟定。
治疗组:采用中药载体埋线治疗。将羊肠线放入野木瓜注射液浸泡24h后进行穴位或神经后根埋线,然后观察外周血液中的5-HT、NA(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变化及β-EP(β-内啡呔)、DA(多巴胺)的浓度变化。1周治疗1次,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
对照组:采用常规埋线治疗。将羊肠线放入生理盐水注射液浸泡24h后进行穴位或神经后根埋线,然后观察外周血液中的5-HT、NA的浓度变化及β-EP、DA的浓度变化。1周治疗1次,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总评分最高为29分[日本骨科协会(GOA)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量表],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临床控制:改善率≥75%;显效:改善率≥50%且<75%;有效:改善率≥25%且<50%;无效:改善率<25%。
治疗组30例中临床控制10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中临床控制6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腰痛病主要是由于慢性劳损、外感、跌仆损伤、用力不当所致,缘于椎间盘的损伤、破裂、突出或在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产生椎间盘和相应椎间关节及其附属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而引起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外周血中的5-HT是一种强烈的致痛物质,当受损的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其致痛作用更为显著,并能提高血管通透性,加剧炎症反应。NA是α受体激动剂。对小动脉、小静脉均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可使病变处血液供应不足,加重循环障碍。5-HT也有缩血管作用,NA还是一种致痛物质,二者在致痛、致炎方面起着协同作用。5-HT的致痛浓度是100ng/ml。β-EP是一种内源性的镇痛物质,通过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和吗啡一样的生理功效。DA属于扩血管物质,能舒张内脏的小动脉、小静脉,增加病变局部的血液供应。
采用中药载体埋线可减少致痛物质和缩血管物质,增加镇痛物质和扩血管物质,促使炎症吸收。使外周血中的5-HT、NA 的浓度直线下降,β-EP、DA浓度升高,无疑会起到镇痛、消炎作用。通过减少致痛物质,增加镇痛物质发挥止痛效果。炎症介质、缩血管物质的减少和扩血管物质的增加,活跃微循环,促进局部致痛、致炎的降解和运转,加速神经根内外水肿的吸收,降低组织张力,减轻神经根压力。同时缓解痛觉神经末梢的过敏状态,提高痛阈,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野木瓜注射液浸泡炮制后的医用羊肠线穴位埋线是治疗腰腿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