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吉
在人类同疾病的斗争中,抗生素的作用不可低估,由于某些原因对抗生素的特性缺乏认识或对疾病诊断的明确缺乏依据,诸多报道显示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中仍存在使用不当或滥用的问题。在此,笔者就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病原体的作用是不相同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为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变形、破裂、溶解而死亡;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则阻碍细菌的蛋白合成;多黏菌素类、制霉素则是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细胞内的重要成分如核酸、磷酸盐外漏而死亡;而灰黄霉素、利福平及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则是改变细菌的核酸代谢而杀菌。
如青霉素钠粉针剂,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易水解,口服被胃酸及消化酶破坏,对G+G-球及G+杆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金葡菌除外),为杂菌型,静滴时配制的输液宜量小,并尽快滴毕。肌注时吸收快而分布广,半衰期为0.5~1 h,约8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其中绝大部分以分泌排出,较少部分由肾小球过滤。副作用为过敏性休克及皮疹,偶致神经毒性。
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可用可不用时尽可能不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由于各种抗生素各有不同的抗菌谱,所以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及临床诊断报告,并根据感染的特点来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即“首选药”治疗,合理对待新药、贵重药,不盲目使用。对混合性或严重的感染可联用抗生素治疗。在应用时,应了解抗生素合用对药效产生的相加、增强及拮抗作用,本着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减低细菌耐药性的原则进行。
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取决于药物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剂量过大则易中毒,过小则达不到疗效;在剂型上,注射剂的疗效>液剂疗效>冲剂疗效>片剂疗效,而口服给药最为方便。故应本着有效、安全、方便的原则选择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并保证适当的疗程,不可用药一时效果不佳即更换其他抗生素。另外还应控制局部及预防使用抗生素,以防细菌产生耐药性。
5.1 年龄性别差异 儿童由于处在生长发充阶段,许多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用药量宜少(可用比较体重计算法及比较体表面积计算法确定给药量);而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由于其肝肾功能的减退,体内药物的半衰期相对延长,排泄能力降低,易蓄积中毒,所以也应减少剂量。
5.2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包括肝肾疾患者、早产儿、新生儿,由于其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泄功能低下,更应注意抗生素的用量及给药间隔时间;对肝脏损害的药物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灰黄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等,对肾脏损害的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喹诺酮类、先锋霉素类、磺胺类等,一般也禁用于婴儿及孕产妇。
5.3 遗传因素及过敏反应 遗传及病理状态常导致药物作用的差异,产生过敏反应。如有些患者对青霉素类过敏,故注射前宜进行皮试,以防过敏反应。
抗生素在配伍时,应尽可能避免掺合使用,以防药物间的配伍反应:如沉淀变色等,在联合用药时,要熟悉配伍时对疗效的影响,避免拮抗作用,如磺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药物如维生素同服,以免引起结晶尿,若疗程长时可加服小苏打。而环丙类则不宜与氨茶碱及氢氧化铝等碱性药物合用。另外,像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中,同一类型的药物如庆大与卡那霉素、红霉素与麦迪霉素也不宜合用,因为抗菌范围没有扩大,而毒性却增加。由于大多抗生素均经肾脏排泄,在使用时应尽可能避开利尿剂如速尿等,以免增加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