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林,史士伟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不断发展成熟,成为中医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愈后、保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骨科临床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样得益于“治未病”思想的指导。将其融贯于骨科临床治疗过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前控制,制订科学、合理、全面的治疗方案,对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治未病”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至殷商时代。《商书·说命》云:“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1]由此可窥探出祖先们已经意识到预防病患的重要。此后,先秦时代经济文化带动医学快速兴起和发展,《周礼·疾医篇》中有“百病怒起”“忧郁生疾”的描述,暗含疾病有法可防的思想。这些思想随着社会发展熏陶着传统医学前进,并逐渐被引申发展。《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灵枢·逆顺篇》曰:“上工,刺其未病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等有关论述表明已经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治未病”理论[2]。此后,《内经》有关“治未病”理论也逐渐被后世医家继承、推崇、不断发展。
现代医学认为:环境、心理因素等影响人体新陈代谢,致使机体脏腑器官功能下降,自身免疫力降低,诱发各种疾病危害健康。中医学对致病因素和“治未病”理论有较早认识,揭示出疾病重在防治的重要原则,也呼应了现代医学模式从治疗延伸至预防,印证了“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的三级医疗系统预防体系的建立[3]。“治未病”也为临床治疗及愈后状况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早制订预见性的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改善病人愈后生活质量,切实发挥“治未病”思想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压力、工作强度的增加,工作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所谓“办公族职业病”呈高发态势。门诊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第一平台。从“治未病”理论出发重视问诊,确认工作性质及详询家族史,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接诊高危易患人群,应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使其认识外邪侵袭致病的规律及特点,并嘱合理饮食、加强运动、调畅情志等以内养正气。有针对性地嘱咐易患人群加强腰背肌锻炼,颈部肌肉抵抗锻炼,避免长期单一姿势低头伏案工作、弯腰负重、劳累久坐等诱因。在未病之时及时给予补肝肾壮筋骨治法,药用补肾壮筋汤加减,药物组成:杜仲15 g,山茱萸10 g,熟地黄10 g,白芍10 g,当归 15 g,茯苓 15 g,五加皮15 g,续断15 g,青皮10 g,川牛膝10 g,甘草 6 g。水煎服,1 d 1剂。配合小燕飞、隔墙望物、游泳等功能锻炼,以强壮腰膝、舒筋活血。如此可有效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为疾病的尽快缓解、痊愈打下良好的基础。
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的积极理想措施。当疾病已经发生或发展,则应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及时、及早发现并治疗病症,积极预测病情变化和转归,防其蔓延为患,杜绝并发症或他病变生,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变。
骨科临床上对骨髓炎的治疗,效果通常不尽人意,但及早发现与治疗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愈后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应格外重视发挥“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作用,制订合理全面的治疗方案,防止骨髓炎的进一步传变、恶化。以往常以在X线片中出现骨膜反应、骨质破坏、脓肿形成为指征,给予开窗引流减压。此时由于骨膜的剥离、细菌栓子的堵塞,常常导致大块的死骨形成,转变成慢性骨髓炎,形成窦道,常年流脓不愈或愈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现在借助磁共振检查,能早期确诊,尽早行开窗减压、切开引流,将脓液毒素排出体外,配合运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消肿的中药,可使病变局限,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挽救病损骨骼的血运,避免死骨形成,进而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
病初愈之康复阶段,余邪未尽,正气尚虚,脏腑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在康复治疗中,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的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对于股骨、胫骨骨折,及骨科髋、膝、腰椎手术术后早期的病人,要高度重视术后并发症。由于骨折或骨科术后患者常处于高凝状态,加之制动,患者肢体活动减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机率增高。此时要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及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配合中药大承气汤加减,药物组成:桃仁10 g,当归15 g,生大黄10 g,芒硝 10 g,厚朴 10 g,枳壳 10 g,红花 10 g,木香 6 g,苏木15 g,陈皮10 g,甘草6 g。水煎服,1 d 1剂,以攻下逐瘀,活血消肿。外用气压泵治疗,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要加强护理,采取综合措施,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切实做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防变。
“治未病”思想丰富的理论依据,超强的实践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其在骨科临床中的运用令人欣喜但亦有所不足。当前“治未病”思想发展滞缓,有关“治未病”诊疗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现行宏观辨证不足,学术界、科研立项研究上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大样本临床试验和研究以支撑医务工作者更好的致力于骨科临床工作[4]。医疗工作者应更加深入学习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并传承与发扬,使其更加紧密地与骨科临床相结合;要秉承未病先防、已病早治防变、愈后防复发的治疗原则,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努力做“治未病”的上工。
[1]张曾亮.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4 -85.
[2]王路.浅谈“治未病”理念的时代优势[J].河南中医,2013,33(4):490 -492.
[3]田杰祥,王钢,王佳,等.从“治未病”思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11-112.
[4]刘进,李国信,李丹.“治未病”学术思想探源及研究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309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