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红
血液细菌污染是人们最早认识的输血治疗并发症之一。目前经输血传播病毒性感染的发生率已经极低,但细菌仍然是最常见的输血相关感染风险。
随着无菌静脉穿刺技术和无菌密闭采血袋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细菌污染的发生率。然而仍还有细菌污染所导致的严重并且常为致命的病例报告,特别是血小板制品,其细菌污染的发生率为1/1000-1/3000单位[1]。由于血小板制品在室温保存,因此其中的血浆成为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营养丰富的培养基。细菌污染所导致的输血反应比病例报告要高出许多,而且其严重性表现不一,从一过性发热、畏冷直至败血症休克。输血不良反应监控系统的出现,使我们能够将由于细菌污染所导致的输血反应和死亡与输血的其他危害诸如输血传播的残留风险进行比较。尽管细菌污染所致的输血不良反应存在报告率低以及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困难,但大量的病例报告均证实了细菌性败血症是输血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
血液制品细菌污染的可能机理包括献血者菌血症、采血过程、采血袋和血液加工过程。在与血小板输注相关的非致死性和致死性不良反应中,属于皮肤正常菌群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所导致的分别占65%和23%[2]。另外,在皮肤上可发现通常不属于皮肤正常菌群的其他许多细菌。这些皮肤常居菌或暂居菌可以在进行皮肤穿刺的时候进入采血袋内。尽管处于细菌感染无症状潜伏期或恢复期的献血者较少见,但已和多起细菌污染相关。存在于血袋外表面或者皮肤穿刺过程进入到采血袋中。如果采血袋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那么细菌就更会进入血袋。
最初的细菌接种量很低,约为1~10CFU/ml。刚献血后的血液中所存在的细菌,可能会被新鲜血液中的抗菌防御因素诸如补体结合货吞噬作用所杀灭,因此在血液贮存过程中,细菌不一定能够存活和繁殖。但是,如果细菌确实能够存活下来,那么在血小板贮存期末,细菌浓度可高达109CFU/ml[3]。在保存3 d以上的血小板制品更常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这可能反映了经过数天的贮存,产生了高浓度的细菌,以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污染时积累了高水平的内毒素。
3.1 献血者的选择 大多数菌血症患者都有临床症状,不会来献血。许多国家规定,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温必须低于37.5℃。在常见的内科和牙科诊疗后能发生短暂的菌血症,因此对刚进行多诸如拔牙这类侵入性牙科治疗的献血者可能要延期献血。自体贮血的献血者存在引起菌血症的潜在疾患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对于患有与血液成分制品的污染有关的活动性皮肤溃疡、骨髓炎和其他感染的献血者不要让其献血。
既然献血者的皮肤是常见的细菌污染来源,那么优化的消毒程序对于减少细菌污染就显得非常重要。除了所使用的消毒剂外,消毒剂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对于达到最佳消毒效果至关重要的。另外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对皮肤表面进行了最佳的消毒,细菌仍有可能通过经采血针进入的小皮片污染血液。当采血针头被污染时,大多数细菌存在于流经采血针的前几毫升的血液中。当最初采集血液转移后,可以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降低30%~50%[4]。
细菌检测颇具挑战性。一是最初的细菌接种量很小,二是可能存在的许多种类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三是在取样时候可能造成血液成分的污染。BacT/ALERT自动血液培养系统用于最短到采集后24 h的成分样品的检测时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在BacT/ALERT系统,大多数的阳性培养结果出现在培养瓶接种后的24 h内。一些比较不敏感的方法如染色技术、PH值的测定和检测葡萄糖的尿试纸条等,可以再更接近输血时采用。因为在血液贮存期间,细菌经过繁殖后,其数量已经提高。然而这些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理想。还有其他检测方法正在研发包括荧光和固相细胞计数的方法、检测细菌细胞壁抗原的方法和细菌的核酸检测。
正在发展中得几种病原体灭活方式均能很有效地杀死众多种类的细菌。病原体灭活技术的使用可能最终解决细菌污染的问题。
[1] Stroncek DF,Rebulla P.Platelet transfusions.Lancet,2007.
[2] Gold JS,bayar S,Salem RR.Association of Streptoccus bovis bacteremia with colonic neoplasia and extracolonic malignancy.Arch surg,2004.
[3] Stramer SL.Current risks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agents :a review.Arch Pathol Lab Med,2007.
[4] Standards for blood banks and transfusion services.24thed.Bethesda,MD: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