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晶
出血是消化道溃疡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1]。消化性溃疡出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2]。及时有效的止血治疗和抑制胃酸分泌是成功治疗的关键环节。现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对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和血凝酶共同治疗的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114例,均经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明确诊断。按照数字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1.2±10.6)岁,溃疡部位: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病程3~28个月、平均(6.4±2.2)个月;治疗组中男29例、女28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2.8±11.3)岁,溃疡部位:胃溃疡32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病程2~24个月、平均(5.9±3.1)个月;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置入胃管,补液治疗、调整酸碱离子紊乱、纠正低血容量。对照组使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阿斯利康制药公司)30 mg,2次/d,静脉注射;对照组使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30 mg,2次/d,静脉注射,同时联合使用血凝酶(奥鸿药业公司)1KU,2次/d,静脉注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得到的各种数据,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12 h止血有效率为50.9%,治疗组12 h止血有效率为8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4 h止血有效率为64.9%,治疗组24 h止血有效率为9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6 h止血有效率为75.4%,治疗组36 h止血有效率为9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的原因是溃疡周围的血管逐渐被溃疡侵蚀而引起血管壁的破裂。药物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80%以上的患者能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埃索美拉唑是作为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能够抑制消化道内胃酸的分泌和提高胃内的PH,有利于血浆凝血功能的发挥和血小板的聚集发挥止血作用。文献报道[3],血凝酶的止血机制在于,其主要成分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Х激活酶能够加速因子X转化成Xa,加速血小板的聚集、促进破损血管的上皮细胞增生修复血管;而另一主要成分蛇毒凝血酶能够加速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促进血液凝固。在凝血的第I、III两阶段发挥作用。本组研究中,埃索美拉唑及血凝酶的联合使用,使得在治疗后12 h、24 h和36 h的止血有效率均显著的高于独立应用埃索美拉唑的止血效果。与丁光顺[4]进行的研究结论相符合,进一步的证实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使用埃索美拉唑及血凝酶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起效快、止血作用明显、止血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止血效果,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 谈丰平,杨茂梧.小剂量醋酸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16):44-46.
[2] 贺新国.泮托拉唑针剂联合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40例疗效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78-1379.
[3] 周娥.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浙江临床医学,2012,14(7):793-794.
[4] 丁光顺.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35-2336.